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51章 玻璃镜有多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日之后牙膏和牙刷已经试制成功,聪明的匠人们在原来的基础材料里面又加了几味中药。让牙膏粉的口感更清新舒适。

    同时还具备了消除口腔异味的功效,马如龙试用了一下感觉真的不错,比自己后世的牙膏要舒服多了,这些是纯粹的天然环保无添加,尤其是碳粉的加入,刷起来柔软又舒服。

    现在由于牙膏粉的加入,马家庄里的所有产品,每天净收入可以达到了5000两,实际上已经是比较可以了,但是马如龙想到了自己的图谋,还是要继续扩大规模。

    目前鱼捕鱼业务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毕竟没有机动船而拖网也只能一昼夜拖一网哪怕两班倒的话,也就是两网。

    实际上最多提高一倍,而大量的鲜鱼会被自己的庄园吸收掉。

    但是马如龙短期内是不会提高捕鱼的产量,因为夜间撒网难度太大,得不偿失。

    那么现在最有可能创造出高额暴利的那就是玻璃镜,因为玻璃现在简单的工艺品只有富豪家族才能够使用,毕竟它不是实用东西,而镜子是大多数家庭都需要用的。

    说起镜子,那要先说透明玻璃。1317年附近,意大利人在制作彩色玻璃时,发现加入二氧化锰后,浑浊的玻璃液变得很清澈,于是透明玻璃诞生了。

    当有了透明玻璃,工匠们就开始尝试用玻璃制造镜子。他们将金属板磨得平整光滑,然后将它和玻璃贴合在一起,试着制成玻璃镜子。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照出来人像就变得很模糊了。

    主要原因是密封性不行,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到金属板,金属板遇水就会被氧化了。后来,人们又开始将各种融化后的金属液涂抹在玻璃上,试图制成镜子,但是显示效果都不佳,因为各种金属溶液并不平整。

    1507年,威尼斯人发现在玻璃上紧紧的贴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紧紧的粘在玻璃上,就成了镜子它的出现轰动了欧洲。

    短时间之内就成了王公贵族的新宠,一个个都去抢着买镜子。

    当时也只有贵族豪门才能用得上,一面小小的镜子价格非常昂贵。

    制造镜子的方法,在威尼斯是保密的。为了保密,在一个封闭的小岛上,所有人与世隔绝严格看守。

    后来法国人费尽心机,想尽一切办法收买几个威尼斯镜子技师,偷运到法国去

    1666年,在法国的诺曼底出现了法国的第一个镜子工厂。至此威尼斯对镜子工业维持了150多年之久的垄断局面结束了。

    也就是说目前大明这个时代依然还是以威尼斯商人的玻璃镜,闻名于世,实际上这种玻璃镜的亮度清晰度都是很一般。

    耐久性更不行。后世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成为了主流!

    一提到镀银,也许你会以为玻璃镜上的这层银,是靠电镀镀上去的。实际上根本用不着电,人们利用一种特别有趣的化学反应——银镜反应镀上去的。

    银镜反应非常有趣:在洗净的试管里倒进一些硝酸银溶液,再加些氨水和氢氧化钠,最后倒进点萄葡糖溶液。

    这时候原来清澈透明的玻璃试管,忽然变得银光闪闪了。

    马如龙想到这里摇了摇头,这些方法他根本都不会去用,为什么前者的锡汞是有剧毒的,而且成像效果也并不是那么优秀,质量还不稳定。

    后世德国科学家发明的那种静银技术有点虽不复杂,对他来说要合成的东西很多,而且自己要合成这些材料所形成的成本并不低,依然是不划算,最重要的是用不上百年就有可能泄密。

    他要用的是一种铝镜的制作技术,虽然成效的逼真度和静银比略差,但是亮度会更亮,更讨人喜欢。

    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最核心一点就是别人偷走了这项技术他也做不出来。保密性能好。

    地球是拥有丰富铝土资源的,铝为什么一直到了近代才被提纯出来。

    拿破仑时代,自己的大臣都是用银碗,而只有拿破仑自己用的是铝碗,以显示自己尊贵。

    因为铝的提炼太不容易了,主要原因是由于铝的物理特性决定由于铝比较活泼,它的氧化物生成自由能比较低,也就是说氧化物比较稳定,很难被还原。

    而马如龙制作镜子就是利用铝的特性,通过让铝在密闭的环境中沸腾,铝蒸汽吸附于玻璃面之上,最后形成了镜面。

    而自己的船舱中各种铝制品,拆下来少说也有几百吨。

    如果只制作镜子,至少100年之内,根本不需要自己建设电解铝工厂。很快马如龙就在船舱里,利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制作好了铝镜加工设备。

    但还没等他走出船舱,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镜面玻璃的制作。

    他现在作坊里制作的玻璃都是,将玻璃提纯净化,让玻璃透明无杂质无气泡。然后将高温玻璃溶液倒入,提前雕刻好的玻璃模具中。凝固成型就可以了。

    但是制作镜子,是需要平板玻璃,平板玻璃可是个技术活啊。

    突然马如龙觉得自己好像想当然了,进入实验室继续搞吧。平板玻璃有多难,1317年透明玻璃就问世了,直到1950后才真正制造出,平整的平板玻璃,也就是浮法玻璃。

    当时英国可是组织全世界,对华夏进行技术封锁,嘿嘿,结果怎么样,我们奋战了3个多月,成功地建起了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块浮法玻璃。

    马如龙现在可不要什么奋战3个月,他有精密的车床设备,数据机内现成的图纸。

    先用机床加工出5米的锡槽,这个是用于高温液体玻璃流入锡槽,利用锡的低熔点,高密度,平整的托起玻璃,这样玻璃没有波纹,透光度也好,不是马如龙不想做大的,是原材料的石英石,二氧化锰短期不够啊。

    自己小打小闹一年也能具备40吨玻璃的产能。短期也可以了。

    接着就是给锡槽焊接电加热设备,这个不复杂,主要是耗电有点大。没办法,再做一台高压蒸汽发电机吧。

    电机船上是有很多,稍作改造就好,高压气缸,精密加工都没问题,只是苦了马如龙,一个人哼哧哼哧的忙来忙去。

    两天没下悬崖,终于搞定了。将这些东西一一用滑轮吊下去,然后自己刚爬下去,就看到一众老婆,眼泪汪汪的站在崖底。

    这是什么情况?

    就见醉金枝,嚎啕大哭的扑到马如龙的怀里。嘴里哽咽的说道“我还以为夫君,山中修行,再也不要我们姐妹了呢!”说完又呜呜的大哭了起来。

    马如龙心中一阵感动,轻轻搂住醉金枝的腰肢,把她揽在怀里。

    突然一想,不对啊,自己当时和她们说过了,上去找点东西,制作些工具啊。

    低头一看,顿时发现,醉金枝这娘们,在自己怀里边哭还边嘴角上翘。

    又作妖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