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470章 人走茶不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羊老大人的身子骨怎么样了?”

    当陈长生问起之时,羊希泓羊老大人只是呵呵一笑:“我这身子骨怎么样,陈指挥还能不清楚么?所谓的伤痛不过是装出来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打紧之处……”

    羊老大人很随意的摆了摆手,在身旁服侍的那几个贴身长随立刻就很懂事的退了下去,羊希泓顺势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奏章,什么话也没有就直接递给了陈长生。

    这是一份“辞职报告”。

    虽说安北卫是个正儿八经的“军事单位”,作为名义上的一把手,羊希泓就应该是“武官”的身份,但他终究是文官出身,文字上的功夫绝对没话说。

    这份“辞职报告”写的四平八稳情真意切,虽然洋洋洒洒好大一篇,其实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感念朝廷恩德”之类没有任何营养的废话,归根到底就只有一个主题:行孝。

    在这篇辞职报告当中,羊希泓自称家中还有年过八十岁的老母,需要他回到老家去尽孝,以全人子之道。

    其实,同样的“辞职报告”羊希泓羊老大人已经递交过一份了,上一份“辞职报告”和这一份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在上一份“辞职报告”当中,羊希泓并没有提到要回家“行孝”的内容,只是“称病”而已。

    在上一份“辞职报告”当中,羊希泓反反复复的说自己“病痛丛生”“气血衰微”,就好像他真的已经病入膏肓老的不能动弹一样,甚至还说出了“年迈昏聩”“举事荒悖”这样的话语。

    其实羊希泓的意思大家都没有,就是在主动揽下责任:和锦衣卫之间的纷争也有他的责任,而且他作为安北卫的督事,无论安北卫出了什么事,他都负有最主要的领导责任。

    其实,羊希泓这种人从来都不会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终究形势比人强。锦衣卫那边的李芳李公公已经主动揽责了,他不这么做也不行。

    而且李芳已经在私下里他沟通过,尤其是在李芳答应他可以让羊家子弟去鸡鸣山读书之后,作为官场上的老油条,羊希泓羊老大人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头了。

    李芳的意思,其实就是万岁爷的意思,说一千道一万,也就只有一句话:体面的退下去。

    既然马上就要退下去了,羊希泓才会主动揽下所有的责任,所谓的“称病辞职”,其实就是引咎辞职的意思。

    既然羊希泓的辞职报告已经递上去了,而且朝廷已经明里暗里的表示过给他一个体面的结局,自然真的不会让他以“引咎辞职”的原因“退休”,而是直接就驳回了。

    按照朝廷的说法,羊希泓羊老大人“勤勉公正”“著有大功”……至于说这位羊老大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劳,朝廷根本就没有明说……不过是一句委婉的客套话而已。

    朝廷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羊希泓干的还是不错的,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犯了大错,就算朝廷真的要换人了,也会象征性的挽留一下。关于这一点,羊希泓早已心中雪亮,他早就知道那份“辞职报告”一定会被朝廷驳回的。

    但这不代表朝廷真的不希望他辞职,只是心照不宣的共同营造一个“君臣和睦”的局面,仅此而已。

    大明朝素来讲究“以孝道治理天下”,真要是把这份以“行孝”为主题的辞职报告交上去,朝廷就没有了继续挽留的可能,也就只能“勉为其难”的批准他的辞职了。

    “老大人真的准备归隐了?”

    “我在官场上混了大半辈子,怎会如此心甘情愿的退隐?”到了这个时候,羊希泓干脆就褪下了官员的伪装,毫不避讳的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陈指挥啊,要说不想当官那绝对是在自欺欺人,你我之间说这样的客套话也没有用。只是形势如此啊,今朝不比往日了呀……”

    “锦衣卫那边的情形你是知道的,李芳李公公已经在事实上接管。”羊希泓无奈的苦笑着:“咱们安北卫这边其实也一样,必然会被宫里头的人接管……”

    由宫里头的太监在事实上接管锦衣卫,安北卫肯定也要面对这样的局面。说到底,羊希泓的辞职并不是因为和锦衣卫的争斗,而是朱棣要把权力捏在手中的必然结果。

    所谓的“锦衣卫事件”,不过是个导火索罢了。

    “陈指挥明白我的意思吧?”

    “羊老大人说的这么通透,我又怎不明白?”对于这一点,连陈长生都非常的无奈:“老公爷也曾对我说起过这一层意思,老公爷说用不了多久,宫里头就会派人下来,到时候我这个指挥使也就只能沦为跑腿的事务官了……”

    只要宫里派一个“督事”下来,陈长生这个指挥使的权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成为只有执行权却没有决策权的事务官。

    “以后这安北卫,就与我无关了,日后如何就看陈指挥你们了。”虽然有些阑珊萧索之意,但羊希泓对自己的这个结局还是算比较满意的:“按照朝廷不成文的规矩,等我卸任之后,除了一些例行的赏赐之外,朝廷应该还会给我一个怀远将军或者是定远将军的头衔,虽然不如亚中大夫的名头那么体面,也勉强可以算是朝廷大员了。”

    按照朝廷里约定俗成的“规矩”,象羊希泓这种主动退下去的官员,通常会给一个很高的待遇……真的只是待遇,连头衔都算不上,基本上就是个荣誉称号而已。

    要是文官的话,以羊希泓的品级,大多会给一个“亚中大夫”甚至是“中大夫”那个级别的待遇。但安北卫终究是属于“武官序列”,所以他也就只能得到一个等而下之的怀远将军,就算是说破了天,也不过是定远将军的待遇而已。

    虽然这样的待遇和权力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关系,但却有“免税”“除役”等等方面的特权,算是相当的体面了。

    对于永乐初年的官员而言,能够安安稳稳的平安着陆,带着朝廷赏赐的体面“辞职归隐”其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局,这主要是受到了洪武朝的影响。

    洪武皇帝朱元璋对于臣子的态度有目共睹,漫说是羊希泓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员,就算是那些个开国功臣,又有几个能落下好下场的呢?

    虽说在朱元璋晚年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但当官的还是把体面退休当成了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最要紧之处还在于,羊希泓原本就不是“靖难功臣”,能够在退休之后捞到一个从三品的待遇,勉勉强强也算是跻身朝廷大员的行列了……虽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和权力没有任何关系的待遇!

    “据我所知,上一次给我送药的那位陈公公,应该就是下一任的安北督事。”

    上一次羊希泓称病被朝廷驳回的时候,为了表示对老臣的关切和关怀,万岁爷还赏了一次药物,让一个姓陈的太监送过来。

    根据羊希泓的猜测,那个姓陈的太监多半就是下一任安北卫督事的人选了。

    “这位陈公公是内官监的人……”

    内官监是宫廷十二监之一,主要负责皇室祭祀、皇帝日常等等琐碎事宜,虽然还不能和司礼监相提并论,但却深得朱棣的信任,比如说对着船队出海的郑和,就是出自内官监。

    毕竟永乐初年的司礼监还和明朝中后期的司礼监还不是一回事,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和影响呢。

    “陈指挥为人谦和,做事沉稳,应该知道怎么和这种人物打交道。”

    在即将退休的时刻,还能透露如此要紧的信息,足以说明羊希泓对陈长生、对安北卫还是很“够意思”的:“多谢羊老大人提点。”

    “自羊老大人履职安北卫以来,处处回护,兄弟们都是知道的,也承羊老大人的恩情。”陈长生面带微笑的说道:“我和王副指挥、康副指挥他们商量了一下,大家凑了一份人心,今晚就会启程送到老大人的老家……”

    一般的衙门里头,往往会存在“人走茶凉”的状况:你都已经要退休了,谁还搭理你哦?

    但陈长生还是专门和众人凑了“一份人心”,其实就是一些礼物,偷偷摸摸的送到了羊希泓的老家去。

    毕竟羊老大人就算不当官了,以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虽然朝廷一定会有所赏赐,估计也不过是几百亩田地或者是布帛之物,充其量也就是“意思”一下而已,并没有多少实惠可言。

    这些年来,安北卫的兄弟们到底捞了多少好处,羊希泓大概也是知道的。

    羊希泓这个人,并没有多大的功劳,在安北卫里头的威望也远远不能和陈长生相提并论,但他却能和安北卫上上下下保持一团和气,从来都不会阻断大家的发财之路,众人对这位“督事大人”还是比较认可的。

    在他退休之前,每个人都出一份丰厚的“份子钱”,也算是对得住这位羊老大人了。

    这是陈长生会做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