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469章 落日余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院子里那棵合抱粗细的老槐树虽然依旧枝叶繁茂,却早已没有了以往郁郁葱葱的蓬勃生机,片片树叶正在渐渐凋零。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在老公爷徐增寿的脸上、身上,为他涂抹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虽然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但徐增寿还是躺坐在那张早已经坐习惯的躺椅上,只是在膝上盖了一条厚厚的毛毯。

    “到锦衣卫衙门去闹事,成何体统?”徐增寿似乎已经没有了发脾气的力量,只是发出了一声无力的叹息:“你不应该这么做啊。”

    “爹,孩儿知道错了。”和以前完全不同,徐静昌并没有做任何的辩解,只是老老实实的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所谓知子莫若父,老公爷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不错是随口承认一下错误,不过是为了敷衍一下而已,其实他并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

    徐增寿这种人,对于眼下的局势看到比谁都要通透,对于他这种人来说,徐静昌到锦衣卫衙门去闹事,本身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但这事的影响却非常的不好。

    “三儿啊。”徐增寿闭着眼睛,呼唤着徐静昌的乳名:“从来就没有不衰之家,咱们徐家自打你祖父跟随太祖洪武皇帝南征北战以来,也算是荣宠备至位极人臣了。眼下却只剩下咱们这一支,你道这是为何?”

    徐达有好几个儿子,但其他的儿子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耀,仅仅只剩下徐增寿这一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徐增寿押对了宝:早在靖难大战之初,在谁也不看好燕王朱棣的情况下,徐增寿就主动站队到了朱棣那一边,这才是荣华富贵的根源之所在。

    那个时候的徐增寿,就真的对朱棣很忠诚吗?

    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大家族自保的手段罢了。

    从来就不把所有的鸡蛋全都装在一个篮子里,绝不做孤注一掷的豪赌。而是把筹码分散开来,一个支持当时的建文皇帝朱允?桑?硗庖桓鲈蛑С值笔钡难嗤踔扉ΑH绱艘焕矗?蘼厶煜碌木质票涑墒裁囱?樱?膊还茏钪兆?诮瘀潜Φ钌系哪歉鋈耸撬??旒易苣苎憾砸淮危??黾易宓母还缶涂梢约绦?嘌酉氯ァ

    这样的话,也就只能对自己的儿子说一说,根本不足为外人道。

    这一次的锦衣卫和安北卫之争,表面上就是“狗咬狗一嘴毛”的鸡毛蒜皮,但老公爷却看的更加深远,他已经从中看到了汉王和太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在这次事件当中,徐静昌以非常鲜明的态度站到了汉王的一边。

    这就犯了大忌。

    正常情况下,应该不支持任何一方,也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将自己彻底置身事外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孩儿知道错了……”

    “错了就错了吧。”以往犯错的时候,老公爷总是火冒三丈,甚至动辄就请出“家法”把徐静昌狠狠的教训一番。但是这一次,身为父亲的徐增寿却没有那么做,甚至没有要发火的意思,只是发出了一声无奈的长叹:“这事需是不能怪你的,因为无论如何,别人都以为咱们家在汉王一党中人了……”

    汉王之所以敢于在太子名份已经定下来的情况下,依旧要和太子一较高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王得到了朝廷当中勋贵派的鼎力支持。

    在整个靖难大战的过程当中,汉王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并且在军中笼络了一大批人。而这些人则在靖难以后因为军功成了永乐时代的勋贵。

    共同的利益之下,这些勋贵必然要站在汉王一边,想当初朱棣征求这些勋贵意见之时,他们也确实极力推举汉王,但汉王最终却没有成为太子,仅仅只是个汉王罢了。

    汉王朱高煦自认军功卓著,又怎么会安于仅仅只做一个王爷呢?太子大位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无论徐家是不是真的站在汉王这一边,因为徐增寿就是因为靖难才崛起的,自然而然的会被别人视为勋贵,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被别人当成是汉王一党中人了。

    你是不是不重要,别人认为你是才重要。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再想左右逢源已无可能,也就只能定下心来,站在汉王这一边了……”对于老公爷徐增寿而言,坚定的站在任何一方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眼下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就算是有些无奈,也只能接受这个局面了:“只希望徐家的列祖列宗在天有灵,能够保佑后世子孙……”

    正在父子二人说话之间,府上的一个下人小跑着过来了……

    还不等这个下人开口,根本就没有睁眼的徐增寿就说道:“是长生来了吧?直接让他过来吧。”

    “是。”

    最多只不过了十来呼吸的时间,背着一个小药箱的陈长生就已经迈步走了过来。

    看到躺椅上的徐增寿闭着眼睛,陈长生就向徐静昌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目光:你爹睡着了?

    徐静昌微微的摇了摇头。

    “老公爷——”知道了徐增寿只是在闭目养神之后,陈长生笑着问道:“老公爷感到哪里不舒服?”

    “我这身子骨真是越来越不堪用了。”徐增寿依旧没有睁眼,只是伸出瘦骨嶙峋的手臂让陈长生给他把脉:“最近时常感到头晕目眩,还一阵阵的恶心,我估摸着是大限将至了吧?”

    徐增寿的身子骨一直都不怎么好,年轻的时候就病恹恹的,这让的面容比实际年龄要苍老的多。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随着天气的转冷,咳喘的老毛病又犯了,还增加了许多其他的病症。

    陈长生眯缝着眼睛,一边给他把脉一边问道:“除了咳喘之外,老公爷是不是还有睡不安稳和食欲不振的毛病?”

    “要是这行易知难,我还是信得过你陈长生,要不怎么专一的找你给我瞧病呢?”徐增寿睁开了眼睛,面带微笑的说道:“你说的很准,就是如此。”

    “老公爷的这个喘病,确实是在加重,不过也算不了什么,多半是因为天气的缘故,阿母也有这样的症状,不过阿母比老公爷要好一些,因为阿母从不出门,整天在炕头上……”

    “你家阿母真是好福气呀。”富贵无边的徐增寿是真心羡慕阿母的生活:“不仅儿女双全,还可以整天在家里颐养天年,我要是能有你家阿母一半的福气,就算是睡着了也能笑醒。只是还有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不操心也不行啊……”

    “你们的那个事情吧……”虽然徐增寿并没有说到底是什么事情,但徐静昌和陈长生二人全都心中雪亮——说的就是和锦衣卫之间的那场“战争”。

    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老公爷徐增寿的神色颇为轻松:“其实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但这事不能没完没了的闹下去,总要有个收场才是,长生啊,你觉得呢?”

    用这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来,而且还征求陈长生的意思,看似十分的随和,但陈长生却很清楚的知道必然是这位老公爷要插手此事了。

    要不然的话,他根本就不会主动提起这个事情。

    “长生遵从老公爷的吩咐。”

    “什么吩咐不吩咐的,没那么严重。”看好像这真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似的,徐增寿眯缝起了眼睛,遥望着西边就要落山的夕阳,下意识的裹紧了身上的厚毛毯:“既然已经说起来了,那就没有必要隐瞒。几天前半晌的时候,李芳李公公来过了……”

    李芳来找徐增寿?

    必然是为了说和安北卫和锦衣卫之间的那点破事儿。

    但陈长生却感到有些奇怪,李芳和自己曾经一起在湖广办差,就算是不说同生共死的友谊吧,至少也算是有些“并肩战斗”的交情。李芳要是真想管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凭借他自己的影响力把这事情强压下来。

    但李芳却没有直接找陈长生这个“当事人”,而是拐弯抹角的找了徐增寿代为说和,这里头……好像是有什么变故吧?

    “果然敏捷通透。”徐增寿笑呵呵的看着陈长生,目光中充满了欣赏之意:“李芳李公公已经把锦衣卫那边的责任揽到了他自己身上……”

    李芳主动揽责任?没有这个必要吧。

    锦衣卫那边乱七八糟的事情多了,李芳是何等精明之人?怎么会主动?这个浑水?

    稍一思量,陈长生就已经意识到了点什么:“是不是朝廷那边……”

    “你猜的很对,万岁已经委任李芳为锦衣卫督事了。锦衣卫的事就是他的事儿,你明白了吧?”

    李芳开始在事实上在接管锦衣卫了?

    太监们掌权的时代终于要来了吗?

    “长生啊,你有没有想到点什么?”

    “老公爷的意思,长生已经明白了,”陈长生淡淡的说道:“只怕是羊督事也要退下去了吧?”

    “要不怎么说你是个聪明人呢。”徐增寿笑道:“既然锦衣卫已经被内廷接管,你们安北卫也快了。据李芳亲口对我说,用不了多少时日,羊希泓就得告老致仕回老家了,朝廷肯定会安排一个内廷人员接替羊希泓,只是眼下没有确定最终的人选……”

    能提前知道这样的重大人事变动,陈长生就可以有很多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

    “长生感谢老公爷提点……”

    “我也没有提点你什么,毕竟你还年轻,你的路得自己走……”徐增寿看了看身边的徐静昌:“三儿和你的交情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你要多多关照他一些……”

    “老公爷言重了,一直都是小公爷在关照长生……”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我的意思。”说完这句话之后,徐增寿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闭上了眼睛,就好像已经睡着了一样。

    太阳已经沉没到了高墙之下,一大片阴影正慢慢的笼罩上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