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38章 誉满京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底,宣府到京的护卫开始从国公府里往外倒腾银子。

    大量的白银入市必定会引起物价上涨,只能一点一点分散了。

    于是,唐琪吩咐裕源商行敞开肚子收购,京郊、北直隶作坊和各地运输来的货物,直接现款支付,然后再转手给兜售的店铺和流动商贩。

    彻底把裕源变成了一个物资周转中心,在外城连开了两个货场,裕源没有利润,反而赔进去不少,买卖双方却大赚,这是商业垄断的前期,没有人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只有不断的叫好声。

    京郊商品市场短短三两个月内就爆发起来,清吏司统计,京郊商税每月都能多收近万两,宣府商税每月多收五万两,裕源的大名上报朝堂、下达黎明,一片赞叹之声。

    唐琪又给老无赖搬过去一万两金子,假称商行半年的利润,大概是七万多两白银。实物比银票更具有震撼性,老无赖彻底对唐琪放心了。

    七月底,许阴人终于从大同府返回,给老无赖又带回20万两白银,上报朝廷百万两脏银,厂卫在两起大案中的表现终于有了一点正向舆论,不再被人一面倒的唾弃畏惧。

    许阴人和唐琪一样升任锦衣卫同知,裴常钰两案并结后接替了许阴人的官位,可惜,没有实领北镇抚司,仍旧是许阴人直属。

    由于在唐琪的所作所为,朝廷凭空增加了将近一年的岁入,远在太原府的母亲和关红缨同时被封为三品诰命夫人。

    ……

    八月,在一片赞誉声中,毕懋康率先来到京城。

    与徐光启和唐琪一顿长谈后,对唐琪的燧发统和炼焦、炼钢的图纸赞叹不已。

    老头也不想做什么芝麻绿豆的官,在二十个护卫的护送下,向西往太原投入伟大的冶炼事业,以便实现他造枪造炮的理想。

    今年土豆因为种的太迟。

    快九月的时候才收获,正好宋应星也到了京城。

    得益于陈于阶的精心照料,亩产达到了近两千石。

    工部好多官员在地里跪谢天地恩赐,可惜,要想全国推广,实在太少了,即使文官们铺天盖地的赞誉,也改变不了天下缺粮的现实。即使全部当做种子都杯水车薪,更不用说作为粮食了。

    倒是老头又加封了一个太子少保,工部官员扬眉吐气。土豆被放到内城精心保护起来。

    唐琪偷偷拿了几颗,悄悄的在老头家里做了一顿土豆炖牛肉,邀请宋应星就席,把两人吃的眼泪汪汪。哎,再好吃,这事也真是急不来。

    席间,唐琪亮出了纺织行业的大杀器,手摇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这种划时代的机械,必将极大提高生产水平,也许,经过裕源的布置,两年后,人们会知道有一种买卖方式叫‘倾销’。

    几天后,宋应星也揣着图纸向西去了太原府,能实现理想,官位算个屁。

    ……

    十月,唐琪还在每天写写画画回忆很多事情。

    朝堂里辽东的争吵越来越厉害,徐光启也被拉下场了。

    由于唐琪这只翅膀煽动的原因,孙承宗比后世提前三个月被迫致仕,接替的辽东经略高第磨蹭了两个月才上任,放弃前任‘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积极防御方略’,改为‘各率重兵驻关,共图防守之策’的消极防御,放弃关外土地400里。

    唐琪虽然恨的牙痒痒,但也知道自己需要这里面一个巨大的机会,来给自己换个身份,不能在魏忠贤倒台的时候依旧是个锦衣卫。名声再好,也会被牵连清算,自保能力不足。

    ……

    就在唐琪想方设法找借口的时候,魏忠贤邀请他到府一叙。

    唐琪现在到魏府非常自在,老无赖也不在意,跟他倒像个朋友一样毫无架子。

    一顿寒暄过后,唐琪主动开口,“不知九千岁有何吩咐!?”

    “唐大人最近很清闲啊,咱家想给唐大人找个事做,但还得你同意才行,如果你不想就算了。”

    “九千岁直接吩咐便可,唐某在所不辞。”

    “哎!~这事还真的先看看你的想法再说。”

    “九千岁请说。”

    “想必唐大人再无心朝事也知道辽东经略的事,上奏反对辽东策略的官员实在太多,最近闹得满城风雨。赞成的虽然也很多,但都是咱们自家人在凑热闹。咱家也不想管他们谁对谁错,只不过是高第听话而已。不知唐大人以为如何?”

    老子知道高第是王八蛋,但怎么说呢?

    “呃…九千岁,您知道辽东也是有很多互市的吧?”

    魏忠贤突然双眼放光,急急问道,“怎么说?怎么说?”

    唐琪刹那间脑子灵光一闪,本来想说利用蒙古牵制东虏的,看这样子老无赖也听不进去,不如直接用钱说事,“九千岁,在我眼里,或者说在商人眼里,辽东和宣大是一样的。就以做生意来说,比如朝廷是个大商行,长城就是商行的柜台,每天面对的都是塞外来来往往不同的顾客,宣大对面的蒙古老老实实与我们做生意,大家彼此各取所需就不说了。但东虏掠夺成性,他们没有银子,也不想用牲畜来交换,只想强。朝廷作为商行怎么办呢?不得已,只好把与东虏做生意的柜子往外面放,以免强盗行凶影响了其他生意。这样即使发生了打斗,也是在商行外面,对商行内部其他生意影响甚微。孙阁老之前筑城拓地,就是想把桌子往外移,顺便挤压东虏的活动范围。而现在,高经略收缩防御,不说他能不能守住,一两年内,必然会影响宣大与蒙古的关系,进而导致整个九边糜烂。”

    “哎呀呀,唐大人一说咱家就明白了,没错,是这么个理,在外面打,输就输了,输了也能再来,在家门口打,输赢都要倒霉,倒大霉。”

    “九千岁明见,就是这个理。”

    “这个高第,原来是个色厉内荏之辈!坏咱家大事。”

    “九千岁,不止如此,军队讲究士气,退,就是在折辱将士,卑职可以肯定,高经略在辽东一定不得人心。”

    “哎!早该叫你过来问问,咱家都提醒自己好多次要多听听你的建议,没想到这次又迟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