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单挑三国:开局教化张角 > 第九十三章 敲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卫广顿时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宰了董卓。

    可他不能,而且还不得不妥协。

    因为眼下安邑城四方城门皆已被华雄所率督邮兵封闭,未得董卓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按规,普通内地之郡不可有郡兵。

    平日里要维护一郡治安,也是督邮麾下的百人督邮队及借调的衙役负责。

    此外便是向一些要地的坞军求援。

    真要是遭遇了巨大威胁,才能紧急征召青壮入伍。

    但董卓却巧立名目,搞出个督邮青壮来。

    实际上那近千督邮青壮,哪是什么青壮,尽是些亡命之徒,其战力比大部分家族的部曲私兵都要强多了。

    至于指使城内各族部曲袭杀董卓,这点卫广却是根本不曾考虑过。

    一则,卫氏此时已然没了能够跻身朝堂之人,且已被皇帝盯上。

    若是再被抓住马脚,纵是那些大人物能够保得下,他们也多半不愿再保。

    二则,董卓背后同样有势力支撑。

    若不然,又岂能从县令到都尉,到校尉,到并州刺史,再到而今的河东郡太守?

    期间董卓还曾因犯事被罢职闲置,但过不多久不照样启用并升迁?

    像凉州张氏、段氏、成氏,皆是董卓力助,甚至汝南袁氏也隐约对董卓有些上心。

    似前太尉段?、前太常卿张奂,这两位便对董卓极为厚待。

    三则,董卓天生巨力、自身实力不俗,郡衙实权又有大半被其亲信操持在手。

    倘若冒险而为,最终指不定会是何样一个结局。

    是以,卫广根本不敢考虑这个手段。

    “待得渡过此番兵祸,我卫氏愿向董太守资助粮秣万石、银钱六百万!以助董太守安置义士!

    不过,董太守需保证,当樱山亭危急之时,定要及时解救,不可束手旁观!如何?”

    董卓捋了捋上唇的胡须,却是晃着脑袋,大摇其头。

    “不成不成,欲要投奔我董仲颖之义士可非数十数百,卫族长所言数量怎也得翻上五番才可。”

    “好!那便资助董太守粮秣五万石、银钱三千万!”

    卫广虽然恼恨得紧,但生怕董卓再得寸进尺,却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董卓见此顿时脸色一僵,眼中闪过一抹狐疑之色。

    该不会,自己要少了吧?

    正在此时,厅外有数道脚步声快速靠近。

    “报!启禀太守大人!杨县高粱亭所属坞堡尽被攻破!”

    “报!北屈县三樟里之匈奴骑兵已于亥初动身向南,具体目标不知!”

    “报!冀亭坞堡失守!”

    “报!皮氏县耿乡发现匈奴骑兵踪影!”

    接连四道急报喊出,顿时使得厅内气氛紧张起来。

    牛辅霍然起身,自四个书佐的手中将传书接过。

    一一翻看之后,牛辅的眉头却是不由得皱了起来。

    “奇怪,那匈奴骑兵因何只攻坞堡,而不祸害普通百姓?”

    众人顿时一愣,随后神色各异。

    董卓一拍案几,哈哈笑道:

    “此前蒲子县飞鸽传书前来,言称匈奴骑兵只攻坞堡、不动田民,原本本太守还不信。

    可此时瞧来,八成是作不得假。

    啧啧,如此说来,那传言当也为真?”

    说着,董卓还一脸玩味地看向卫广及卫觊。

    牛辅重重一点头,配合道:

    “而今仔细一思量,这南匈奴所选目标也确有古怪。

    柏山亭、三樟里、高粱亭、冀亭,以及那耿乡,哪一个不是卫氏支系所在?

    看来,这匈奴骑兵还真是冲着卫氏来寻仇了啊……”

    卫广顿时脸色一黑,拂袖冷哼一声。

    事实上,直到此时,他仍旧满心迷茫。

    他卫氏何时与南匈奴左部贵族起冲突了?

    看南匈奴这般好似有着深仇大恨的姿态,搞得他都有些不太自信了。

    卫觊双眼微眯,冷静出声道:

    “传言者,假传之流言蜚语,不可当真。

    毕竟,受难的可不止是我卫氏,尚有其他诸多士族、豪强。

    对方之所以会如此,想来是将我卫氏当成了一头肥羊、一块招牌。

    至于不对黎庶下手,想来也是为了节省时间。

    毕竟,黎庶虽多,却油水有限。

    不过,对方如此选择目标,却也可作证一件事。”

    段煨好奇道:

    “何事?”

    “南匈奴此次动作,定然是早有预谋,且极有可能安插了不少探子和眼线。

    若不然,对方远在长城以北,何以对我河东郡士族豪强之分布如此熟悉?

    在下以为,当加强城内守备,并对进出各要害位置者,严加盘查!

    若不然,对方很有可能通过暗线直接赚开城门!”

    听闻卫觊此言,所有人俱是神色一肃。

    倘若南匈奴真的安插了不少暗线,甚至收买了汉人充当耳目。

    那若是不做提防,还真有可能出问题。

    董卓不敢大意,看向牛辅吩咐道:

    “牛辅,之后同华雄交代一番,让他多多留意、加强提防!”

    “是!”

    此时,又有脚步声传来。

    “报!虎贲郎将皇甫嵩将军来信!”

    “念!”

    董卓不由精神一振,挥手示意。

    他在凉州任职时,曾受命与匈奴人有过交战。

    虽然最终取胜,但也领教了匈奴骑兵之厉害。

    老实说,麾下若是没有数千骑兵,他可真不敢出城。

    尤其此番还是数万匈奴骑兵来攻,他心头的压力一点都不小。

    因此,对于朝廷援军,他可是渴望的紧。

    “诺!书河东太守董卓:本将正星夜驰往邵亭,预计明日晚间将率领五千河东骑士抵达安邑。

    本将未至之前,不可擅自出城与敌搦战。

    一切待本将赶至,再做定夺……”

    听闻河东骑士再有一日便可抵达,厅内众人顿时又惊又喜。

    原本按照他们预计,首批援军能在后日赶至便已是不错。

    却不料,会如此迅捷。

    卫广的眼中更闪过一抹懊恼之色,早知如此,他大可不必央求董卓,还付出那般大代价。

    他就不信,樱山亭连大半日都撑不下来?

    只是,不同于众人,董卓的脸上却划过一抹不愉之色。

    那什么虎贲郎将,竟以如此命令口吻向他传书,这将他董仲颖当成了三岁小孩不成?

    心中不喜,董卓的眼神也不由得冷了下来。

    “可知援军主力何时赶至?”

    那名前来报信的书佐顿时被董卓的眼神吓了一跳,低下头去结结巴巴回道:

    “小、小人不知,并无相、相关传书……”

    段煨奇怪的看了一眼董卓,挥挥手让那书佐退下,而后沉吟道:

    “援军主力为北军五营、羽林缇骑,以及两万精壮。

    精壮召集少说也需两日。

    如此,援军主力当可在后日出发。

    只是,其中多为步卒,赶路所需时间起码也要三日。

    以此推算,主力将在二十四日晚间或二十五日早间赶至。

    至于雍营及虎牙营,一在右扶风、一在长安,若是合营共同出发,少说也得五日。

    如此,其抵达时间当与援军主力相近。”

    董卓轻哦一声,抬手打了个哈欠。

    “既如此,那便加强防守,等候朝廷援军吧。”

    说完之后,董卓径直起身,晃荡着有些圆润的肚子离去。

    众人对视一眼,亦是各自散去。

    功曹殿。

    卫广来回踱着步子,看得卫觊有些眼晕。

    “父亲,若不然,还是莫要再迁徙族人了吧?

    河东骑士精悍,一旦明晚抵达,定可对匈奴骑兵带去不小压力。

    届时,匈奴骑兵定然不敢全力攻袭樱山亭。

    眼下冀亭已然被攻破,那匈奴骑兵说不准便会连夜进军。

    而冀亭距离樱山亭仅有五十余里,以匈奴骑兵之速度,即便在夜间行军,也可在大半个时辰内呼啸而至。

    届时若是撞上,后果堪忧啊……”

    卫广步子一顿,脸色有些犹豫不定。

    “伯觎所言也不无道理,只是,如此一来,岂非白白便宜了董卓?

    况且,他匈奴骑兵又非铁打的,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总得要休息吧?

    再则,今夜几无月色、星光同样黯淡,匈奴骑兵不至于连夜进军。”

    说到这里,卫广又咬了咬牙,神情变幻不定道:

    “为父这心里始终有些不安,眼皮一直跳个不停,老是感觉樱山亭会出事。

    你说,坞堡中该不会混入了奸细吧?

    又或者,有其他豪强生出了他心,欲要通过出卖我卫氏,以此换取自身无恙?”

    卫觊不由脸色一变,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父亲之担心,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如此,伯觎这便赶往樱山亭,先将一众嫡系子弟接回。”

    卫觊说着,直接起身打算离去。

    不过却是被卫广抓住胳膊拦停。

    “城内更重要,你留下,为父去。”

    卫觊正欲再劝,卫广摆摆手打断。

    “放心,为父赶回之后,会先行命人探查四周动静。

    确定无虞后,方会动身。

    同时,为父也会调动一千部曲小心护持。”

    卫觊略一犹豫,终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父亲一路小心。”

    之后,卫觊向牛辅讨要来出入城门之传信,目送卫广在心腹门客及亲随的护卫下远去后,这才心事重重的上了马。

    抬头仰望着暗淡的夜空,卫觊失神半晌后忽的自嘲一笑。

    想他卫氏曾经何等风光,哪成想,两日之间,竟陷入了灭族险境之中!

    世事变化,何其荒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