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四百零六章 常百业的漏洞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床榻之上,常百业反思着今日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的画面从脑海中闪过。

    常百业走到今日这一步,绝不是靠侥幸、投机与小聪明,他有着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始终保持着“三省吾身”的习惯。

    人之成长,就是自我认识加深的过程,也是对话自我,解答自我的过程。

    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有时候也是一种智慧。

    晋商商会!

    这个想法来源于京师,来源于英烈商会,常千里曾与侯西域、渠宝等人商议过此事,但在当时大家都忙着出货,赚得盆满钵满,根本就没有抱团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微商中不仅有沈一元,还出现了两个厉害人物,一个名为胡文义,他把握住了朝廷在各地设置粮仓的机遇,于江西、湖广等地买入了无数船只,低价购置大量稻米,运往徐州、淮安等地,专卖官府。

    有人戏言,江中十船有二胡,可见其生意之大。

    另一个是周大匠,听名字就知道他的身份,是一个匠户,具体来说,是一名船匠,在洪武二十年时,曾被征调,在京师龙江船厂打造海船,后因伤了手,安排子侄顶替,自己方返回徽州休宁。大风小说

    此人虽没多少学问,但极有生意头脑,当他从小道消息听闻朝廷即将解禁大海时,便去了徽州府的皇家中央钱庄,抵当了自己的一切,获得了一百贯新钞。

    周大匠就凭借着这一百贯新钞,跑到苏州常熟一个名为许浦的地方,招揽了三百民间船工,又花费了几十两钱钞,买下了废掉已久的老船坞,亲自带人清淤。

    之后,周大匠收到了数百“海船”订单,一个个给钱给得利索、大方,就一个要求:早点造出海船。

    不满订单排到建文四年,周大匠又亲自带人沿海勘查,收拢民间匠人,于扬州海门、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开设了民间船厂,其生意越来越大,俨然名震江南。

    据说朝廷中有不少官员都与周大匠有关联,为的就是求船。

    沈一元、胡文义、周大匠成为了徽商的代表人物,可晋商呢?

    山西人谈起晋商的时候,还知道八大晋商,常家、侯家……多少能说几个来。可出了山西,到了京师,人们根本就不知道晋商的代表人物是谁。

    常千里的知名度算是最高,也不过仅限于商人圈子。出了这个圈,百姓们、士人们,根本没有人提到过晋商的哪位人物,简单地一句“哦,晋商啊……”,从不会说“哦,晋商常千里啊……”

    这种现象与山西距离南京远有关,毕竟徽州府与南京很近,从管辖权来说,它属于南直隶的地盘。

    但常百业认为,晋商太过分散,不够强大,也是外界认为“晋商”不如“徽商”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改变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团。

    翌日,上午。

    常百业走向后院,拿起弓开始练习箭术,自从见识过北元骑兵的强不成想她的眼光竟是如此锐利,一眼便看穿了自己的打算。

    怪不得她虽是女儿身,却可以在侯西域不在的时候,掌握着侯家的大局。也只有这样出彩的女子,才配得上我吧?

    “你就没想过这铁牌子很容易被人仿制?”

    侯浅浅递还让惠铁券,柔声问道。

    常百业摇了摇头,说道:“这铁牌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内部还点蚀了一丝铜箔,只需切准位置,便可辨别真假。当然,日常辨伪是通过刻尺、符文……”

    侯浅浅听得连连点头,补充了一句:“其实在我看来,晋商商会根本无需理会让惠铁券的真伪,哪怕是明知是伪,也不必去管。”

    “这怎么行?”

    常百业郁闷地问道。

    让惠铁券,实际上是晋商给朝廷的投命状,通过“让惠”的方式来换取晋商商会的存在,不受过多干预的做买卖。

    让惠本身,就削弱了商人的利益,这还不论真伪,那岂不是意味着谁都可以到晋商商会占便宜?

    侯浅浅白了一眼常百业,哼了一声便了过去,待常百业跟上之后,方说道:“让惠铁券只是一个噱头,临时存在,若长期存在,对晋商商会有害无利。你知道朝廷在山西移民多少?”

    “五十万啊。”

    “所以你就将目光局限在了五十万人里,而忽视了没有被迁移出去的三百五十万人?让惠铁券赢得了移民之家的人心,是一种补偿。但也不能一直补偿下去,否则会对剩余的百姓不公平,不是吗?”

    侯浅浅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常百业陡然一惊,自己竟然犯下了如此大错!

    过于关注少数,忽视大多数,很容易失去根基,没有未来。

    现在看来,自己的筹划还有很多漏洞,还需要去完善。

    “候小妹说的是,我错了。”

    常百业受教。

    侯浅浅叹了口气,道:“常大哥只是太过心急了,缺乏周祥考虑。一开始这种让惠铁券自是有用,但在移民完成后,让惠铁券就应该大肆制造,普及更多人,共惠山西。”

    常百业连连点头,虽然“共惠山西”会有点压力,但考虑到薄利多销,购买人群巨大,其带来的利润依旧是难以估量。

    “晋商商会,你打算如何整合?”

    侯浅浅期待地问道。

    常百业看着眼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侯浅浅,心扑通通跳动,连忙转过头道:“我打算以八大晋商为主干,以无数晋商为分支,以散户商人为树叶……”

    舒坦的风,携带着轻灵的笑声,翻出了院墙。

    京师,后湖。

    顾三审将十几份资料送上,道:“神宫监掌印丘贺、佥书吴林、掌司刘全……前尚服吕珊等人簿书黄册皆已找齐,可以确系一点,他们皆是洪武十年前后进入宫廷的。”

    朱允?山?腊干系摹短?嫫鹁幼ⅰ氛谧。?闷鹎吧蟹?郎旱牡蛋阜?矗?抗馕⑽⒁缓??溃骸白尴兀∮质巧蕉?矗靠蠢刺啦黄接钟行氯挝窳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