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贱铜贵,筹备钱庄

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贱铜贵,筹备钱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官员啧啧称奇,入室没多久,便已暖意洋洋,解缙感叹道:“一炉暖春坊,名副其实啊,若百姓之中皆有此炉,度寒冬何愁?”

    黄子澄听着水烧开发出的“呜呜”声,看着少年将水壶取下,不等其盖住火炉,便走近了看,道:“诸位来看,这煤炭似也有玄机。”

    “好规整的煤炭。”

    郑赐看了之后,惊叹道。

    齐泰感叹不已,说道:“刚还寻思什么煤炭能一日二十文,现在看,如此大个煤炭,又有孔洞通彻,燃烧更是温暖,此定价怕还是稳妥的。”

    黄子澄走向老奶奶,关切地问道:“老人家,家中可有存留,买了煤炭,可影响过日子?”

    老奶奶笑了,一道道如刀割的纹路堆了起来,道:“有存留,我家儿子与儿媳都在做工,上月领了四五两银钱呢,这是皇上体恤我们百姓,才给了我们一条活路,想想那些没有迁过来的百姓,还说朝廷坏话,老身恨不得回去唾他们几口。”

    黄子澄转身看向朱允?伞

    以工代赈,迁移灾民,这是皇上听取姚广孝之言,力排众议推行的政策。

    事实证明,皇上是对的,这些灾民进入京师,不仅节省了朝廷赈灾救济的支出,还带来了更多廉价劳力,支撑起了粮库、报恩寺与英烈碑、东水关商道……

    眼下百姓安泰,过冬无忧,老人欢颜,感恩朝廷,这不就是最好的文治吗?

    安民天下,才应是文人之本,而非与武相争

    黄子澄在这一刻,反省与批判了自己的过去,改正了观念。

    “一日二十文,这花销是有些偏高了,但按其所得,还支得过去,一银子足一个月又两旬,熬至开春,也用不是多少。”

    练子宁盘算了下,说道。

    就在齐泰等人点头的时候,老奶奶叹了一口气,说道:“一两银子可支使不了一月又两旬,也就一个月的花销。”

    “为何?”

    齐泰有些不解地问道,其他官员也满是疑惑,先前说一天二十文花销,一个月不就六百文,一两银子一千文,一个月如何也是用不完才是。

    老奶奶微微摇头,有几分忧愁地说道:“眼下也不知怎了,拿铜钱去买东西,人家欢迎,可若拿碎银去购置,人家便挑剔,一两银子也就只能作六七百文用,可足不了一千文。”

    黄子澄眉头紧锁,老人家所说的事,他作为户部尚书是清楚的,虽然朝廷三令五申,一两银子等价一千文,可在商业交易中,没起过什么作用。

    “铜贵银贱,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户部需拿出一个方略出来。”

    朱允?汕嵘?档馈

    黄子澄连忙答下话,说道:“臣回去之后,便召集官属集议。”

    朱允?晌⑽⒌懔说阃罚?溃骸鞍才湃巳タ纯辞??乙????彝?那榭觯?楹笞喑隆!

    黄子澄点头。

    从一户人家中走出,便去了其他人家,很多户人家并没有购置一炉暖春坊的新式炉子,甚至连煤炭也没有,就如此冷冰“眼下银贱铜贵,若中央钱庄成立,便会让银、铜兑换回归正轨,到时候皇后手中的一两银子,便凭空升值三四百文,如何会亏?告诉一炉暖春坊,铜钱与银子都要收,宝钞就少收一些吧。”

    马恩慧眼神一亮,有些疑惑地说道:“臣妾什么都没做,就凭空赚了?”

    朱允?纱有渥永锬贸隽艘涣剿橐??溃骸罢馄渲猩婕盎醣冶嶂涤朐鲋档奈侍猓????螅?且?嶂担??鲋担?粑颐巧?狄??嶂低??绞焙蛘庖涣揭?樱?匀槐憧梢远一桓?嗟耐???部梢圆陕蚋?嗷跷铩J?虬滓???奂浔慊岢晌???耐虬滓???

    投机货币,在后世是常见的,甚至还有人专门做空某个国家的货币,割割韭菜

    不是大明商人看不到这个商机,而是因为铜在大明实在不多,市场中流动的铜钱总量增长跟不上商业需求的增量,尤其是在新商业之策推行之后,宝钞贬值、银贬值的问题就更加凸显出来。

    朱允?汕宄??醣椅侍獗匦氲玫浇饩觯??饩龅奶跫?苍椒⒊墒臁

    江西,饶州,鄱江西侧。

    几座高大的水轮机修建了起来,水流冲击水轮机齿轮,齿轮啮合转动,带动着一根沉重的铁棍升起,至一定高度之后,铁棍顺着圆滚,垂直砸落,叮地一声,铁棍底部凸起的部分,便已砸入底部小小的凹槽内。

    铁棍升起之后,匠头吴大胜将浅浅凹槽内的圆形铜币拿了出来,恭谨地交给宁远侯何福,何福拿捏着有些温热的铜币,看着清晰的“洪武通宝”四个字,凝重地问道:“成了?”

    吴大胜黝黑的脸上浮现出了笑意,说道:“按大人所给图纸,试验了近五百次,终于成了。”

    “可扩大规模?”

    何福问道。

    吴大胜点头道:“只需加配铁棍,增置水车即可,此法以冲压铸币,较之以往之法大不同,不知是哪位匠人如此奇思妙想?”

    “匠人……”

    何福看着吴大胜,心里也是疑惑万分,给自己图纸的人可是大明皇帝朱允?桑?苫噬显趺椿岫?谜庑┬?碌亩?鳎

    吴大胜是铸造铜钱的老匠人,看着冲压制备的装置,眼神中充满了惊叹。

    前朝货币铸造,多采取的是型范浇铸工艺。

    型范浇铸,一开始是平板范浇筑,即制造两个范具,拼合之后浇铸,这也是古代最早的铸钱工艺。

    一开始使用的是泥板,在泥板上雕刻出钱型、浇道,一个泥板雕刻一个或两个钱范,但这种泥板材质并不好用,只能使用一次。

    总不能为了一枚钱,一天天玩泥巴去吧?

    后来才出现了铜范铸钱,可铜范本身的透气性不足,热应力问题不好解决,没用几次,铜范就变形,不能用了。

    一边为了打铜钱,一边耗费铜范,这生意也不划算啊……

    于是,智慧的古人改变了平板范浇筑,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叠铸法,而这一门技术自西汉开始,便成为了铸钱工艺的主角……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