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二百二十四章 古今,吉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和很好奇,京师商人都没海船,想要出海还需要租赁,来来回回腾挪了几天时间,才准备好出航货物,这广州商人哪里来的船,怎么装的货?

    走出馆驿,站在高坡上,看着西面的码头,果是多出了二十艘船,还有不少人扛着箱子、抬着货物,进进出出。

    “大人,有人阳奉阴违,违逆朝廷海禁啊!”

    朱能有些愤怒,就差直接点了李景隆的名。

    郑和以为李景隆会收敛,拒绝广州商人,让其等待后续朝廷政策,可现在看来,李景隆已经给广州商人开了一道大门。

    “二十艘船可不是少数目,去南洋的船队已是庞大,再增船只,恐会引发南洋诸国的恐慌。”

    张玉一脸严肃地说道。

    郑和长长吐了一口气,张口道:“召集所有人,一个时辰后出航。”

    “可大人,他们……”

    朱能指了指广州商人的船只。

    郑和凝眸,低沉着嗓音道:“将三佛齐使臣与随行人员召集至我的座船之上,准备出航。”

    一个时辰出航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原本在岸上休息的军士纷纷起身归船,沈一元看着黄发财等人,微微一笑道:“时间如此之短,他们又能准备多少货物?”

    广州商人着急了,纷纷找到李景隆,希望他争取一点时间,一个时辰,远远不够。

    李景隆听到了海上传来的军号声,苦涩地摇了摇头,回道:“军号起,万军从,诸位有时间在这里,还不如多搬点货物。”

    看着远处的海面,李景隆彻底清楚了,郑和是一个不会与自己合作的人,他还有原则

    “我们只是答应让他们下海,至于能带多少货物,与我们无关。”李增枝一脸轻松与笑意,问道:“大哥,我们也该回京师了吧?”

    李景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船队的方向说道:“商队下南洋是一个讯息,朝廷极有可能会解除海禁,重开市舶司。虽然我们要离开广东,但这里不能没有我们的人,南洋番香番货多紧俏,利多大,他们,我们,都清楚。”

    “大哥的意思是,留一只船队在这里,准备经商?”

    李增枝不确定地问道。

    “没错,经商。”

    李景隆直言道。

    李增枝摇头,不同意道:“大哥,一旦我们经商,那朝廷可就会收回我们的田产,我们再想掌兵可就太难了。辽王、珉王、代王不就是前车之鉴?”

    李景隆呵呵笑了笑,看着一向精明的弟弟,说道:“我们需要经商所得的银子,可不一定自己去南洋。咱们家还有几个信得过的人,让他们留在这里。”

    李增枝听明白了,李景隆的意思是安排几个掌柜下海,自己坐收海利。

    海面之上,军号声再起,水师船队开始拔锚,商船也开始调整风帆。

    “他们走了。”

    李增枝看着浩荡的船队分散在海面之上,目光中充满了自豪,这里面有些船只,是自己打造的。

    “他们在做什么?”

    李景隆眉头一皱,指着郑和的战船,他们拦住了广州商人的船队。

    李增枝也不解地看着这一幕。

    海面之上,朱能冲着广州商人的船队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船队?”

    “我们是三佛齐使臣采买的船队。”

    有商人回应。

    “使臣在哪里,让他们出来。”

    朱能再问。

    “这个……”

    商卫,希望他能随同前往。”

    “王爷,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克山惊讶地问道。

    朱权一脸自信地说道:“安全局是皇上的耳目,带刘长阁去,便是让皇上看看,本王在大宁府,朵颜三卫便安稳如山,若本王走了,朵颜三卫没了供给……”

    饥饿的群狼,是会吃人的。

    克山眼神一亮,欠身道:“若是如此,王爷必可稳居大宁。只不过营州三卫、广宁三卫将领,大部分都听从房都司的调遣,效忠朝廷,不可不防……”

    “房宽不过是一莽夫,认得几个字,却毫无计谋。只要稍加运作,周围卫所便会臣服。本王担心的并不是他,而是京城里的皇上,他给本王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朱权一拳砸在了桌案上,目光中透着几分畏惧。

    朱允?赡翘觳诺亩醇?朐づ校?缟衩饕谎?ぶ?蠢醋呤疲?Υφ季菹然??谩笆啤背沟籽箍辶搜嗤踔扉Α

    朱棣的臣服,在朱权看来是一种软弱,是缺乏计谋的结果。

    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自己不会重蹈燕王覆辙,大宁虽在关外,一切物资只能靠关内运输供养,但大宁纵深大,就算是闹腾出来一些动静,朝廷也拿自己没办法。

    “王爷,有消息。”

    敲门声之后,有人在门外喊道。

    克山打开门,宁王府长史刘坚走了进来,手中握着一个小小的竹筒,躬身递给朱权。

    朱权取下竹筒,将其中的纸条取出,里面只有两行字:

    开封。

    朱权眼神微微一寒,对刘坚说道:“周王要倒霉了,通知那些人,想办法弹劾开封官员,捎带上周王,莫要直接对准周王。”

    “遵命。”

    刘坚领命而去。

    朱权将纸条烧成灰烬,对克山道:“去通告刘长阁吧,朵颜三卫的供养之事,耽误不得太久。”

    克山离开,将门带山。

    朱权站在桌案旁,提起毛笔,蘸了墨,一笔一划,缓缓写出了两个字:

    古今!

    仔细审视着纸上的字,朱权嘴角微微上扬,又加了两笔,“古今”二字便成了“吉令”。

    一座宅院中,刘长阁正躺在椅子里,享受着暖阳,身旁一女子端坐着,时不时会添下茶水。

    千户杨成走了过来,却没有说话。

    刘长阁挥了挥手,对女子说道:“齐柔,你下去吧。”

    杨成在女子走后,才皱眉道:“大人该不会真的看中这女子了吧?”

    刘长阁坐直身子,端起茶碗道:“她是宁王的眼,有她跟在我身边,宁王便会认为我来这里,只是为了调查房宽,不会针对他。对付智谋高的人,必须让他放松警惕,说说,有什么发现?”

    杨成看了看周围,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了过去,道:“大人,今日上午,有飞鸽从南面飞来,最终进入了宁王府。”

    “南面?”

    刘长阁打开册子,册子之上记录的是房宽之事,与杨成所说内容截然不同。

    杨成严肃地肯定道:“没错。”

    大宁府的南面,是一连串的城关,城关之后,则是喜峰口。

    喜峰口是长城关口,背靠蓟州,向西是北平府。

    “看来宁王与关内有联系,是不争的事实小说

    刘长阁站了起来,面色严峻,缓缓说道:“让松亭关的兄弟盯着点,看看能不能留下一只鸽子,我想看看,到底是谁在与宁王勾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