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准备好几个月,自己参与的中条山战役算是结束了。
吩咐李达则明天上午召开公祭大会,为烈士送行,上午通知西安和县城的官员、通知周围老百姓和在陕西的烈士家属。
加上重伤不治的三人,烈士总数达到124人。是基地建设以来最惨重的一次伤亡了。
来参加追悼会的人数大约上万人,公祭是李达则主持的。永寿县长代表政府发表了悼词,李明钓代表基地给烈属发放了基地的抚恤金,来到现场的烈士家属基本是陕西李家的,一共有23家。其他省份的烈士抚恤金只能派人去送,敌占区的还没有办法去送。
李家的烈士家属都扶棺将烈士带回祖坟埋葬,其他烈士送到了烈士陵园以军人之礼安葬。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李达则组织的井井有条。只是出烈士陵园,那个振振有词的县长被几个军人控制带走。自己估计是难民救济组织的事情发了。
看见冯司令郁郁寡欢的,自己琢磨要给找些事情干,劝是不起作用的。自己琢磨一会,说道:“冯司令,鬼子这次是玩的歼灭战,估计俘虏不会少,是不是我们筹划一次解救战俘行动。我估计大部分战俘还是会送到山西各煤矿的。而且,彭诚孚的侦察兵能够救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救助。”
果然引起冯司令兴趣,说道:“值得试一试。我安排彭诚孚侦察,如果需要大部队配合,你去联系,救出来的都是抗日老兵啊。”
自己回到家里,也要重新检讨这次战役中自己发挥的作用。让达利娅煮好咖啡,两个人各自想着心事。如果说看得见的战绩就是打掉鬼子不少飞机,足够鬼子心疼半年的。情报的作用基本看不出来,有作用可谓微乎其微,阵地暂短的时间就鬼子突破,结果可想而知。对地配合作战,到底解救了多少人,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数字说清楚,而且功劳也不会给自己,就不会有人和你讲。
值得讨论的是自己的舟桥明显放错了地方,原因是自己的确记不住中条山战役过程,当然,自己觉得也是庆幸,如果真的放在茅津渡,说不定鬼子顺着浮桥直接跑到南岸来。按照国民党的部署和水平,一旦浮桥失守,自己想破坏都难。
算了,怎么算都是一笔烂账。现在就看看他们有没有勇气把屎盆子扣在自己头上了。经此大败,估计他们为了防范鬼子,最近应该不会轻易下决心清除自己,防范还是必须的。
想过了自己的心事,再帮助达利娅想一想。说道:“如果想父母了可以回苏联看看,如果想弟弟了直接回美国看看,等到想我了,再回来好了。”
达利娅说:“没有命令是回不了苏联的,弟弟刚走。就是看了那么多人死于战争,心里感伤,你不用担心我。如果德国人进攻苏联也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保重自己,活到战后,你才会知道。否则你这辈子都不会知道。”
国内的事情自己差不多没有施展的余地了,该想一想国际的事情了。今年大事可谓多,最大的一个是纳粹德国进攻苏联,一个是偷袭珍珠港。两件事对中国抗日战争进程的影响都是意义重大。
美国在前个阶段为了自己从经济危机的泥潭里爬出来。一面为苏联的工业化升级,让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大国;更是和德国大搞贸易,为纳粹德国的经济提升给了不小的助力。
美国看向亚洲的眼光也选择了强大的日本,为扩大和日本的贸易。几乎不遗余力。日本人没钱了,宁可借钱给日本人,也要支持两国贸易。让日本迅速奠定了基本的工业化基础,极大提高了日本的战争潜力。
当然,核心还是当时中国没钱,一次“白银法案”基本吸光了中国的贸易能力,和中国的贸易额度也下降到不值一提的程度。
英国人对纳粹德国绥靖政策,让纳粹德国迅速做大。对待中国和日本,英国人基本思路和德国、美国没有差别,也不想让日本人太好过了,怕影响他们在亚洲的利益,所以抗战之初对中国的支持反而比美国多一些。
日本人的做法也不乏聪明之处。为了得到西方国家支持,反对共产主义是喊得震天了。北上进攻苏联一说,最终没有进行。我觉得是日本人搞出了的最大的国际骗局,美国人相信了,英国人和德国人也信了,而且苏联人也信了。
诺门坎战役本质是演戏,演给这几个国家看的。战役打败了,是因为苏联的强大了,却为进行下一步的战争进程做好政治铺垫。
实际日本关东军对苏联整个姿态都采取的是防御姿态,建设了大量的类似马奇诺防线的永久式军事工事。而且最大力气地发展海军,建成太平洋最大的舰队,都是明证。
高明之处,在于他们自己很多人也信了。德国人相信日本人能够和他一起夹攻苏联,事到临头,终于没有办法再骗下去了。还是做一下小动作继续骗一骗美国人,延缓正面对抗的时间,便于他调整在中国的战略和巩固占领区。
但是,你怎么知道美国人不是心甘情愿被骗呢?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方面让资本家赚钱发财,一方面提升国力?也未可知啊。日本人的资源缺陷那么明显,日本人自己心知肚明,美国人会不清楚?
但是日本人占领中国全部的富裕地区,也是西方人无法容忍的。美国人对日本绥靖政策的破灭,还是不死心。给了日本人最后一次选择机会,已经不是日本人能够把握住的问题了。而是日本上上下下已经目中无人了,根本不会当作选项了。可见日本军人的国际眼光的确不高。而在日本军国主义猖狂时期,其他政客也没有发言权。
总之,这个时代的世界在欧洲打了一场现代工业化战争,在亚洲一个农业大国与一个工业化小国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不对称的战争。除了工业化这个明显因素,背后还检验着每个国家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检验着这个国家有没有英明的领袖人物等等!没有一个单纯的因素能够决定一切。拼到最后胜利的,是包括国运这种说不清楚的因素在内的综合能力强了一点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