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抢救大明朝 > 第280章 郑氏强取广东,各地一致反郑

第280章 郑氏强取广东,各地一致反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也没有注意到,年初出广东的只有一万兵马,此次进入广东的竟然有两万多人。

    陈邦博在广州城下设立接风宴,迎李国邦得胜归来,李国邦气势旺盛,陈邦博有心想打压这个副总兵的势头,把精锐兵马全部集中在广州城下。

    两路兵马在广州城下迎面设立营寨,陈邦博留意到李国邦的兵马多了一倍,顿时有些好奇。

    大明兵马在各处征战,往往会吸收俘虏,甚至会强征壮丁,李国邦敢自做主张扩充实力,表明他不再甘心作为陈邦博的部将,陈邦博很不开心。

    身为下将,李国邦先到陈邦博军中拜见顶头上司。

    随后,陈邦博率一千家丁耀武扬威走向李国邦的兵营巡视,他想看看,李国邦究竟招揽了些什么人,同时也在展示他这个总兵的存在。

    老兵丁都认识陈邦博这个总兵,从陈邦博到达大营门口,一路往里皆是拜见的武将。

    “他们知道广东总兵是谁!”陈邦博暗自得意。

    李国邦一路陪着他,直到走近中军,陈邦博暗自觉得不对劲。

    中军的士卒个头都不高,但一个个精神头十足,一双双眼睛精光四射,那只有在战场磨砺过的勇士才能有这般模样。

    陈邦博清楚年初李国邦带着什么样的兵马出广东,半年不到,就算一直在血里打滚,也无法成长的如此之快。

    况且,陈邦博知道江西根本就没发生激烈的战事,金声桓直接投靠了赵信,把南昌城送到郑芝龙手里。

    陈邦博走近一个士卒,伸手拍着他的肩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

    那个士卒低下头,并不答话。

    陈邦博大怒,甩手一把巴掌打在那士卒的脸上,喝骂道:“没听见吗?”

    陈邦博是军中老将,手劲很大,又是刻意用力,那兵丁被打得转了个圈,倒在地上,半边脸肿的像个馒头,嘴中吐出几颗牙齿。

    李国邦大吃一惊,用身体挡住陈邦博,说道:“陈总兵息怒!”

    陈邦博一点也不给他情面,斥责道:“你就是这样带兵的吗?”

    陈邦博虽然是笑眯眯的入营,真正的目的是来找麻烦的,他要让这些人得胜归来的士卒知道,谁才是广东兵马的老大。

    李国邦没来及答话,陈邦博的背后响起一段严厉的声音:“陈总兵好生威风!”

    陈邦博扭过头来,看见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正盯着自己看,一双深邃冷寒,他有种被眼镜蛇盯上的感觉,这人敢这样对他说话,难道是南京朝中来人?

    陈邦博还在猜测时,李国邦恭敬向那人行礼:“参加王爷!”

    “王爷?”陈邦博像是挨了一记闷棍,如今南明除了宗室,大明只有两个王爷,一个正在两湖与清军激战,另一个竟然暗中到了广州。

    “郑芝龙?”陈邦博发出一声惊呼。

    “嘿嘿!”郑芝龙露出计谋得逞的狞笑。

    “你竟然引狼入室?”陈邦博转身指向李国邦。

    郑芝龙不给他反应时间,下令道:“来人,陈邦博与宗室勾结,意欲谋反,左右给我拿下!”

    郑芝龙的中军都是郑氏子弟,听见命令后,各自抽刀像陈邦博扑过去。

    郑氏不动则已,一动则比赵信嚣张百倍。

    隆武三年,延平王郑芝龙以奉朝廷密旨为由,在广州城外抓捕广东总兵陈邦博,昭示陈邦博与客居广东的益亲王朱慈火勾结,意欲谋反,将其在广州城下斩首。

    粤地郑氏兵马在新任广东副总兵李国邦的支持下进入广州,驱走两广总督丁魁楚,又派兵抓捕益亲王朱慈火。

    才从江西班师的郑氏明军,拐道从赣南进入广东,杀向广州,以接应郑芝龙。

    这场巨变让江南大地震惊,各地的总督、巡抚乃至总兵都呆了,在他们眼中,郑芝龙的行径比赵信恶劣百倍。

    为了得到广东,郑芝龙什么也顾不上了,他以为,江南总督府能在皇城门外策划兵变,郑氏当然可以自取广东,张青诱使的兵变后遗症正在爆发。

    闽军进入广东,郑氏开启了大明内部各派系撕破脸争斗的帷幕,各地讨伐郑芝龙罪过的檄文如潮水般飞向南京城,把这个烫手山芋送到隆武帝手里。

    两广总督丁魁楚,两湖总督何腾蛟,乃至广西巡抚、两湖巡抚都不约而同上书弹劾郑芝龙。

    郑氏兵马在广东与本地的留守明军进行激烈的冲突,两广总督丁魁楚无法容忍丢失最富庶的辖地,从广西调集同样才从江西回归的广西狼兵攻向广东。

    半个月前的战友此刻变成了对手,所有人都做出了反应,唯有权势通天的镇国大将军赵信像是被两湖的战事牵制住,对此事充耳不闻。

    赵信是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人之一,郑芝龙此举其实得到了他的默许,强大的势力最讨厌现行的规矩,赵信也一样。

    不过,如果所有的规矩都被赵信打破,他的恶名一定远扬天下,现在好了,缙绅和士子们要在郑氏和他之间选择一个,赵信以为自己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这不是一个比谁更好的时候,而是比谁更不坏的年代。

    广东的战事一直在延续,郑氏花了大血本,没有朝廷的圣旨,广东各地有不少缙绅和营兵把他们当做叛军。

    远在两湖的镇国大将军可以装傻,南京城内的隆武帝和内阁几位大学士却是无法一直回避下去。

    隆武帝紧急召见郑森,经过两个月的修复,隆武帝和郑森的关系正处于最好的时候。

    秦淮河畔的密议有隆武帝一份,也有郑森一份,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这等事,如何能不让隆武帝抓狂。

    郑森进入皇宫时很冷静,每个人都在逼皇帝,郑氏也不例外,隆武帝没有选择。

    从两湖和两广传来的消息看,何腾蛟和丁魁楚对朝廷也在阳奉阴违,只不过两人是督师,根基肤浅,无法像郑氏和赵信那样在各地说一不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