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由检:先生,请大胆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聊天群内一片悄然。

    所有的皇帝,胸口好像扔了块巨石似的,此时什么也说不出来。

    可到应了那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

    最终,在一众皇帝的注视下。

    朱由检也放弃了最后的倔强,看着秦瑞死死咬牙道

    “先生,您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朕在背后一定会鼎力相助!”

    刚烧完香的秦瑞转过头,疑惑地打量着朱由检

    “陛下此言当真?”

    朱由检点头应了一声。

    虽然不做声,可脸上坚决的态度,却足以说明一切。

    “好!”

    有了这样一个肯定的答案,秦瑞眼中陡然浮现一抹凶光。

    而后便快步上了马车,催促道

    “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回京吧!”

    一路上,两人再无其他交流。

    他不知道秦瑞具体会怎么做,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只不过,朱由检相信他。

    而秦瑞坐在摇晃的马车中,心却稳如磐石。

    一个大致的计划轮廓,也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开来。

    抵达京师的第一时间,马车外的锦衣卫对着车内的秦瑞问道

    “秦大人,已经到京师了,咱们接下来要去哪里?”

    思索片刻,秦瑞目光如炬,斩钉截铁道

    “去内阁!”

    “是。”

    ……

    朱由检的诏书,秦瑞一步抵达到内阁,让那个所有人都竭力协助秦瑞。

    堵胤锡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孙传庭

    “孙阁老,以前好像也没听说过秦瑞这一号人物,不知是哪里的能人啊?”

    孙传庭耸了耸肩,也颇为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个老夫就不知道了,不过之前好像听陛下提过几次,应该是难为避世的世外高人。”

    “如今大明逢天灾国难,想必是陛下求下来相助的吧。”

    像孙传庭这样见多识广的士大夫。

    大概也习惯了生逢乱世,有大争之臣将士的事情。

    就在众人还因为秦瑞的出现而窃窃私语时。

    一辆马车已经停在了内阁之外。

    当堵胤锡看到马车上走下来的是一个年轻男子,不由得揉了揉眼睛。

    “这,这就是秦先生?”

    本来想着,能够被皇帝如此重视的人,想必是一个年近半百的世外高人。

    可从马车上下来的秦瑞,哪里谈得上年近半百?

    可比自己还要年轻十来岁呢!

    他下意识的将目光落在了旁边的孙传庭身上,却发现他也当场怔在了原地。

    秦瑞走到了他们的面前,王恩连忙体秦瑞介绍了面前的重臣。

    “秦先生,这位是堵胤锡,内阁之人。

    “这位是内阁阁老孙传庭。”

    “……”

    这些名字,秦瑞其实并不陌生,了解他们的方式也十分简单,全部都是从史书上听到的。

    能够见到活的,这也是他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事。

    看到面前几人,秦瑞不由得肃然起敬。

    尤其是堵胤锡。

    他可是少有的在南明一朝从始至终都保持头脑清醒的人。

    根据历史记载,朱由检吊死在煤山,李自成溃败消息传到堵胤锡手上时。

    他保持理智,毫不犹豫的上书金陵各部,劝导各地诸王,还有尚书,切勿被仇恨冲昏头脑。

    汉人江山才是重中之重。

    应该赦免李自成之罪,联合抗贼,姜晴均敌挡在关外。

    而此时的大臣们,还在议论着,下一任的储君该立谁呢?

    金陵真正被攻陷的时候。

    堵胤锡依旧没有自乱阵脚,反而还极力劝阻皇帝,招揽李自成的旧部为己所用。

    本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只可惜因为朝堂内部的问题又被搁置了。

    为了有守国之兵,足以抵抗外敌。

    堵胤锡做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直接离开八闽之地,自己操练军队。

    直至永乐之时,堵胤锡的策略终于被后世之君所采了。

    堵胤锡更是以单枪匹马劝降数万义军。

    只可惜,等到帝王幡然醒悟之时,一切早已为时已晚。

    那个卷在暴风雨中的小朝廷,早就已经淘到了缅王的治理之下了。

    到底是老朱都看中的人啊!

    秦瑞很快恢复了镇定,盯着面前的人低语道

    “晚辈秦瑞,拜见各位前辈。”

    他十分诚恳的冲着面前众人长做一揖,这反倒把那些老前辈给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明明是受帝王所托来辅佐他的,如今却受了如此大礼。

    堵胤锡连忙上前

    “秦大人,你我都是为国家百姓着想,为朝廷做事。”

    “既然陛下看着你,让我等全力相助,不妨你就讲讲自己的想法吧?”

    秦瑞倒也不客气,直起身子干脆道

    “很简单,一共八个字。”

    “不会银钱,宝钞并行。”

    即使秦瑞已经提过了不废银钱的说法。

    可是一听到宝钞这两个字。

    这些内阁们心口猛然一颤,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秦大人,现在的天下百废待兴,宝钞已经逐渐淡出百姓视野。”

    “若是现在再贸然启用宝钞,只怕会民心尽失啊!”

    很显然,宝钞所留下的阴影,还是在深深的影响着这些大臣。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秦瑞挺着身板,从容补充道

    “晚辈说的是,不费银钱,宝钞并行。”

    他再一次强调了不费银钱。

    这些人的申请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堵胤锡却眉头微蹙的问道

    “不废银钱……不废银钱,可现在宝钞的情况你应该清楚,根本没有地位可言,老百姓估计也不买账啊。”

    “两者并行,老百姓真的会去用宝钞吗?”

    秦瑞当即挺松,抬头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为何不会?”

    “你们放心吧,我可以保证,三年之内,大明百姓必然会弃银钱,而用宝钞!”

    说完,秦瑞又看向面前众人问道

    “之前陛下已经跟各位提起了开海之事吧,不知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堵胤锡闻言,瞬间眼前一亮,有些不可置信道

    “难道开海之事,也是秦先生进谏的吗?”

    秦瑞轻叹了口气

    “嗯……算是吧。”

    虽然不是自己直接跟他说,但也是老朱一点一点从自己嘴里套的话。

    听到这里堵胤锡,当时便从袖口掏出一份奏章

    “这是我等你定的市舶司的铸建情况。”

    “已经有五大市舶司都已筹建完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