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今朝有道今朝求 > 第二十章 山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走了一段,天色变得阴沉,铅云密聚,有自然之雷声闷响,听起来好像在远处。

    气浊浓沉,天气霍然变得沉闷,周围恍似凝固,令人透不过气来。

    看来是要下雨了。

    李今朝原与行人同路,渐渐她走得快,远远把行人甩在身后。而且她并没有走大道,而是追着天地灵气变化流动的轨迹,不久又走了山道。

    这山不高,满山墨绿,常年云布雨润,树木郁郁苍苍,主山道用长石块砌成石阶,绕山蜿蜒而上,石阶稍显潮湿,石阶两侧、缝隙间布满青绿鲜活的苔衣。

    清新雅致,令人舒适。

    偶尔还能在苔衣之间寻到一两株幼嫩的小苗,应该是被风带来的种子落于上面,就此生根发芽。

    石阶到了半山腰一分为二,大的那道石阶沿着山腰平行伸展,平整宽阔;小的那条一直往山顶走。

    李今朝沿着山腰边走边玩,大概快要下雨了,水雾严重。突然,眼前霍然开朗,一座半新旧的山观临崖而立,门前一大片空地,几处留出小块方形的土地,长着不知名的花草,剩余的空地铺着匀称的青色地砖,山观后一片苍茂的树木掩淹,远观偶然露出观内的屋檐角,云雾萦绕,乍然之间,晃似闯入仙境。

    李今朝抬头看那观匾,古体金字,写着“矾山观”,端庄威严,正气凌然,有很强的禁制。

    似乎仙关之内的习惯是都喜欢把禁制放在匾额上,大大咧咧告诉你禁制就在此处。不过这类禁制是用来震慑魑魅魍魉,对心怀善意的山灵、活物并无禁忌。

    山观四周灵气氤氲,纯净纯粹,往复循环,不带一息香火之气,这里不是凡间那种敬奉香火的普通道观庙宇,是入了道的修士道场,这类道场只开放给修士进出。

    李今朝所知的现世上的香火道观多半是民间纪念有大功绩的修士所建。别看香火鼎盛,信士不少。实际上这种依靠香火敬奉祈求护佑不过是凡人的一厢情愿,他们并不知道其敬奉的对象已经不知道是经过多少手段后的代替品。

    于修士来说,往往这种缠卷混杂着凡人诸多欲念的源力是比神性还要复杂的污染,稍有不慎,特别容易纠缠不清,深陷其中难以寸进。所以修行之人都特别注意,避免过多参涉凡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如果确实无法避免,往往使用的是代位之法,凡人立观往往喜欢塑泥像或者挂画像,时常用花果香火供奉,只不过这种泥塑或者画像失真厉害,修士便随便往泥塑或者画像中封印一个干净的死灵,再用托梦的形式,告知死灵的名讳,潜移默化之下,愿力便全部转移到了死灵身上,这样一来,修士只对灵有教化监督的责任,而那死灵受一方民众香火,又得修士赐名教化,得道之后,自具神格,这就是封神法则。

    这种封神之法得来的神灵往往只需庇佑特定的群体,比如某某教祖师爷等等,属于一教之神,在凡间的位格自然比不上天之子的各国皇帝所封正的神。

    不过修士才不管这些,不管是一教之神还是一方神祗,都不过是上头那些老家伙研究出来的玩意,本质上其实还是修士,身具的都是伪神性。

    身具真正神格的古神早就抛弃这个世界,还留下一堆祸害。事实上,真神性格都很暴戾,天生目中无人,一直认为自己是神天界的主宰。如果说修士在神灵眼中是一群上跳下窜的野猴子,那么凡人在其眼中便是不值一提的蝼蚁,可以随意践踏捏死。

    只是时间过得太久了,凡人都是善忘的。这也不怪他们,因为一代人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年,多数人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为了生活劳苦奔波,经历着生离死别,并没有那么多精力探索这些神魔鬼怪之事。

    而且历史书写一直都是为政者的权柄,为了歌功颂德,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篡改历史,经历个几十年,历史便面目全非了,一代一代,最终这些面目全非的历史又会被新的历史替代覆盖,最终消失在凡人的认知中。

    凡人都把这个世界的种种诡异之处当做正常,他们出生之时这个世界便是如此,活人死后会起尸,有神仙妖魔鬼怪等等,时间太过久远,即使听到原本的因由,许多人也是当做故事一听,一笑了之。

    那庞大复杂的信息根本无法进入他们被凡尘杂事塞满的脑子。

    仙家把这些人的愚钝叫做无仙缘。

    李今朝笑了一下,其实没有仙缘未必就不好,好好活一辈子,好来好去,干净无烦忧。

    轰隆隆

    雷声越来越密集,不一会终于“淅沥沥”下起雨来。李今朝决定入这道场坐坐。

    不等她上前去敲门,那山观大门一开,里面走出一个身穿小号深蓝道袍的小修士,他大概只有八九岁,脸颊微胖,两眼黑亮灵活,其撑着一柄青色纸伞,手上还拿着一柄。

    他专门冲李今朝过来,行了个礼,道:“这位道友,师尊已在观中备好热茶,若是不嫌弃,不妨入内一坐。”

    李今朝自然是不会推辞,对山观的主人知道自己在前面一点也不奇怪。

    小修士递过雨伞,礼貌一让,恭请道:“山殿稍远,有雨瓢泼,道友请用伞。”

    早闻关中有道修士礼仪极好,在玄清城没有觉得,没想到在这矾山便遇见了。这小修士一看就有股名家之徒的风范,丝毫不会因为李今朝看来平平常常就有丝毫的怠慢。

    李今朝道谢接过雨伞,雨伞打开,雨越来越大,淅沥淅沥落在伞面上,顺着伞骨的弧度流下来,形成一道小小的水幕。

    小修士在前面引路,领着李今朝进入观内。

    踏入其中,李今朝顿觉便如换一番天地。

    外表看起来有些普通的山观,实际内有乾坤。穿过那道山门,并没有见到房屋宫殿,而是一个宽的前院,穿过前院,一条临崖修建的回廊,站在回廊上,能看见对面雄伟屹立的灵峰,树木苍绿,灵气充沛,有蒸蒸而上之感。树木高耸在回廊一侧。

    走过回廊,一座圆台突出山崖,悬空而建。走过圆台,引出一条青石阶梯,沿着山体开辟,绕到后面好像断开一样。

    到了此处,小修士友善地提醒李今朝打好伞。

    李今朝这才发现方才经过的地方只是小雨朦胧,到了此处,山雨骤然来势汹汹,噼里啪啦地砸落在伞面上,山风没有固定的来向,它喜欢哪个风向就哪个风向,吹得人脚下发飘,似乎随时要把人掀下山崖。

    观那小修士下盘稳当,落脚坚定,他没有使用避雨法术,只是随意转动伞面熟练地挡住随风瓢泼的雨水,鞋子,衣摆出有轻微的濡湿。

    李今朝不由佩服他小小年纪便如此稳健。不过她也不差,学会掌控风雨动向也是修士的必须之课,何况关外的那些风雨可是夹带污染的,可比这自然的风雨要凶猛得多,每个牧灵人小孩都被大人按在这腥风血雨中磨炼过。

    李今朝几乎都不用调整,轻松跟在他后面。

    毕竟是小孩,那小修士见到李今朝轻松自如一点压力也没有地跟在后面,心下未免有些沮丧,更多的是好胜之心,不自觉地炫技与李今朝较量起来。

    李今朝先前不觉,尽力跟上,渐渐觉出小修士的心思来。

    她未免有些哭笑不得,只得隐晦让雨水泼一些进来,脚下故意打了一两个浮飘。小修士没有发觉她的小动作,但是肉眼可见地松口气的感觉。

    真是个可爱的小孩子。李今朝心下好笑,暗下里放水,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转过山那头又是一个依着山崖悬空的圆台。风雨霎时变得温和,和风细雨,清气盈润,沁入心脾。

    圆台连接一处浮空青石桥,过了桥,就是李今朝外观外偶观一角的房屋宫殿。

    青峰碧水,桥下两峰之间,是倒映灵峰的清冽水面,这是个阔大的山间湖,湖面灵气蒸蒸向上,往对面的山峰汇聚。

    真厉害,居然能在这么阔大的湖面上面架桥。

    李今朝觉得自己像个撞了大运意外闯入仙山的乡下人,上桥之后连连赞叹。

    小修士暗暗自得。

    别看他一路上很有礼貌,但见到李今朝一直反应平淡,心下是有些不服气的。这里就是他心目中最引以为豪的地方,即使名门仙山所在之处也不过如此,师尊凭一人之力,把一处普通的山峰改造成灵山秀水,仙家名士都要赞叹一声好功力。

    结果来个外人居然不捧场给点反应。

    总算是有点眼力!他这下满意了,就要到灵峰,他上了对面的圆台,等着李今朝一路游览过来,并不催促,这里一年到头都没人能上来,好不容易遇上师尊所说的有缘人,就是期盼能从其口中多听点溢美之言。

    李今朝两眼看不过来,上了圆台,这边居然没有雨,果然是一座山峰一阵云雨。

    走上圆台,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股荡涤尘埃。李今朝吸新吐故,浑身轻灵,百骸舒畅,灵气通过干涸的灵根,居然没有平时那股刀洌之感,金丹也轻缓吸纳,微微发光。

    这真是一处钟灵毓秀之处。

    小修士没有贸然打扰她,等她一轮纳吐完毕,才道:“道友,师尊就在前面的清风殿,请随我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