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一十四章北京城中的生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第一百一十四章北京城中的生意

    只是邓镇思忖片刻,说道:“你来晚了,之前北京城最赚钱的,就是营造生意了。只是而今北京城营造工程完成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官衙,皇宫,军营等地方了。这些地方,皇宫决计不能给私人的。这些营造社,不知道要死多少的。不过,我也听到了风声,有两个赚钱的地方。”

    倒不是说营造不赚钱了。

    而是邓镇不想让李景隆进入这个行当。

    营造怎么可能不赚钱?

    不客气地说,在何夕看来,大明的基础建设几乎没有。官道不过是一条土路,平日还好,一旦下雨,就变成了泥潭,甚至还不如何夕发明的煤渣路。最少煤渣路在雨中,影响不大。

    不说别的,单单将煤渣路铺满天下所有的官道,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没有个几千万两是完不成的。

    更不用说,何夕想要的铁路,码头,运河,水利工程等基础建设了。

    这方面根本做不完。

    这些内容,邓镇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比如什么铁路什么的,就不知道。但是对河北水利的修建,邓镇是知道。

    邓镇知道,何夕在动用军队劳役方面,很是抵触。

    邓镇不知道为什么?

    其实,只是何夕并不觉得,不能动用军队修建工程,而今何夕觉得,军队应该分清楚战兵与辅兵,宋代地厢军大部分时候就是做劳役的,这也没有什么。

    但是北京附近的卫所是什么?

    是北方防线的总预备队。

    一旦遇见紧急情况,比如说某个地区遭受大败,北京地区卫所,就要补上去,阻止局势进一步恶化,说不好听,就是挽狂澜于既倒。

    这样的军队,不在日常训练之中,厉兵秣马也就算了,还让他们去做苦役。

    有一些轻重不分。

    而今天津情况是太紧急了。

    比如天津河道不疏通好,将来河北一下大雨,河水一定会倒灌,太过紧急了。何夕不得已才允许的。他宁肯单独从军中拨一部分人出来,专门做这个,就好像铁路兵一样,成立河防军,或者漕兵。

    只是何夕明白,军中太过复杂了。而且军中情况影响太大了。

    一旦出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夕不能预料后果,所以,他也不敢在军中轻易推动改革。

    何夕也与申国公邓镇透过口风,他有意将水利工程与北京城营造工程一样处理。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水利工程从来是贪腐的重灾区,也是百姓避之不及的重役,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朝因黄河治理工程,而失去了天下,这个经验教训,不能不吸取。

    虽然说,何夕也明白,将水利工程交给私人来办,就没有贪污了吗?

    不可能。

    但是最少不会那么明目张胆,也有这样几个好处。

    那就是,百姓不用无偿劳动,因为一旦无偿劳动,官吏对百姓的压榨,都是令人发指的。基本是到后世,很多工程之中,也都会死人的。在这个时代更是,但是问题是,服劳役死了也就是死了。官府压着,百姓什么也得不到。民间故事之中,有太多服劳役,一去不复返的故事。连魂魄都不能归乡。

    而包给其他人,最少死人是要赔偿的。从官府直接压迫百姓,变成了间接。当然了,何夕用脚趾头就能想到,一定有官府帮助这些大公司压迫百姓的。但这是需要成本的。

    这些公司,也要权衡,在动用政治资源平事,或者喂饱贪官,给工人抚恤金这三件事情上,哪个代价更大。

    更不要说,真要出了事情,官府会毫不犹豫地推到这些公司上,而这些公司即便有后台,在整个大明官府体系面前,也是弱势的。到时候,会面临整个公司罚没,甚至牵连后台的可能。

    更不要说,以利润为核心的商业机构,以行政为核心,根本连成本这个概念都没有多少的组织之间,谁更省,功效更高的问题了。

    邓镇是看好这一块地。所以,他不想让李景隆过来抢食。

    毕竟,邓镇看得明白,这样的工程,看似朝廷招标,但是最吃政府资源了。邓镇作为申国公,在这一块上,只要其他国公不下场,邓镇就没有对手。

    而李景隆恰恰是其他国公。

    李景隆立即说道:“哦,却不知道那两个赚钱的生意。”

    邓镇说道:“第一,就是北京城中的土地了。何驸马准备将北京城中的土地卖给私人,让他们修建房屋,而今南京城中房子价格是什么价,你也是知道。而现在的北京,就是将来的南京,坐管收租也好,卖了也好,决计会赚的。”

    李景隆对这个生意并不是太感冒。

    是的,南京城中房子价格不低,毕竟京师居,大不易,自古都是这样的。但是南京城的价格也没有高到什么地方去?

    原因有两点,第一,南京城外来人口少。

    房价高下,本质上是一个供需关系,南京城在朱元璋的努力之下,拼命的扩大,用行政命令引进了无数外来工匠。但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外来人口,也只有官员。

    大明总计才一万多官员,再加上随从,妻小。而且这些官员也不会换的很频繁,整体来说,外来人口并不多。

    第二,南京城其实很大。

    南京城有五道城墙,知道第五道城墙,终大明一朝,都没有填满。这也验证了一件事情,在非工业时代,城市并不是生产单位,而是消耗单位,这种消耗单位的城市,扩建规模是有限制的。

    而苏州是以手工艺为根基的,所以苏州城的规模是要比南京城的大。

    李景隆对于北京城的定位毫不怀疑。

    是大明在北方的枢纽城市,政治中心,对外掌控东北,高丽,日本,漠南,漠北地区,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李景隆对于将来北京的房价会涨到什么地步,还是缺少判断。

    因为,谁也没有看过过,工业化城市会怎么样推高房价。

    所以,在李景隆看来,在房价上做生意,只是一个小生意,再加上,何夕圈定的北京城其实并不小,在规格上,要比历史上的北京城要大一些,更是从头开始,不如南京城修建之前,还有一个集庆城。

    让他涨价,又能涨多少啊?

    李景隆说道:“那另外一个生意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