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细节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与史学没有关系,而是物候学的内容。放在古代,大抵是训诂,或者博物学方面的东西。但是何夕而今讲的时候,当史学内容来讲,下面的监生们,自然将他当成史学内容来听。
毕竟,这年头并没有详细的学科分类。自然是何夕随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等何夕讲完,太阳也西斜了。
何夕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三天备课,将自己并不是太熟悉的东西。弄得通透,对何夕来说,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好在经过十几年的读书,何夕的学习能力还是可以的。
一番突袭学习之下,在这些人面前总算是没有露馅。
此刻讲完了。他才能轻松一会儿。
此刻何夕背后的黑板上,那张图表早已收起来了。黑板上,有着这样那样的图案,最醒目的是无数个圆套娃一般叠在一起。这就是何夕画的树轮,讲解气候对树木的影响,以及天气越寒冷,树长得越慢,树轮之间缝隙越小这个道理留下来的。
何夕说道:“好了。下面是提问时间。”
而今不复上午时的冷清。几乎一瞬间,无数手臂从四面八方伸出来。连窗户外面,门外面也有无数人伸出手臂。
何夕对早上提问的练子宁有印象。依旧让练子宁来回答。
练子宁问出了几乎所有人想问的问题,说道:“先生,您觉得气温与历史朝廷变迁有联系吗?”
何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两汉人口最多的时候是六千多万,之后唐代人口最多的时候大概是五千多万,两宋人口最多的时候大抵一点四亿。每当战乱之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到最后人烟稠密,然后一场大乱。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增长是无限的。子又生子,孙又生孙,土地产出有限,人口无限,是不是当土地不足以养人口的时候,就天下大乱了?”
这问题,将所有人问得一愣。
很多人都冒冷汗了。因为他们觉得何夕说得太有道理了、
何夕用粉笔,在黑板上打了一大大×。说道;“研究历史,要大历史观,要有时空观。纵观千年,横观八方,从时间空间上把握全局,能见天下,方能见一隅,能见千秋,方能见一时。此其一也,有明白,历史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很多事情都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的问题都很复杂,甚至有些人一念之间,就是两个历史走向,但此人之一念,却非我们后人所能知道的。”
“回到刚刚的问题,气温变化与历史变迁有关系吗?”
“或许有吧。我只能这样会回答你,因为我们学历史的人,决计不能信口开河,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决计不能想当然耳。我之前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个课题上了。至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你们自己去解答吧。”
“不过,即便有关系。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联动,也不会仅仅有气候变化这一个原因的。”
何夕不是学历史的。此刻说嗨了,就真以为自己是历史专业毕业的,其实他说的很多地方是有出入的。
比如何夕此刻说大历史,与后世大历史的概念也是有出入的。相当于后世历史的综合性。只是何夕自己不知道。他只是自己给的定义。
不过,在这里,何夕就是新史学的开山鼻祖,他想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掌握了史学的定义权。自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也是何夕的快意所在。
“先生,气温计该如何做?”
“先生,您觉得南富北穷,是有气候差异有关系吗?”
“先生”
无数问题向何夕砸了过来,何夕仅仅回答了四五个。就不回答了。因为何夕发现他如果一直回答下去,估计明天也回答不出来。
只能结束了提问,准备离开。
国子监监生们也不敢拦何夕的路,只能目送何夕出去。
“先生,您的那幅图可否让学生一观。”还是练子宁有勇气,上面问道。
何夕并不在意,让王千里将那幅图给了练子宁,练子宁双手接过,说道;“三天之内,学生一定完璧归赵。”
何夕点点头,说道:“好。”
其实他并不是太在意这幅图的。只是他也不能表现太过,毕竟这年头,书籍都是非常昂贵且稀缺的。他这幅图也算是非常贵重的。
何夕一走。
练子宁随即被无数监生包围了。无数人上前想要看看这幅图。而练子宁唯恐这幅图受到伤害,整个人抱住这幅图,说道:“等等。我描下来,再让大家看,我描下来,再让大家看。”
只是很多监生对练子宁反复说明根本不在意,好像没有听见一样。
一个时辰之后,乾清宫之中,何夕今日上课时所说所有话,都一一记录在案,放在了朱元璋面前。
厚厚的一叠讲稿,朱元璋看了不止一遍了。他反复观看。最后长叹一口气。他再次肯定了他之前的判断了,未来的知识博大精深,他即便得到很多文献,乃至于得到神奇的电脑,他也不可能完全学会。再领会贯通。
一方面是朱元璋毕竟上了岁数,学习能力下降,再也不能如年轻的时候,一边打仗一边读书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未来的知识自成体系,而且内容繁多,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完全学下来的。估计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有何夕能够掌握更多的精髓了。
虽然何夕没有直接说,但是朱元璋从讲稿之中也看出来,气候变迁,与人口膨胀,定然是亡国重要原因。
这样重要的内容,朱元璋岂能不感兴趣。而何夕也没有有意要隐瞒朱元璋的意思,但是何夕到达这个时代,半年了。朱元璋依然不是太了解的。为什么?
就是朱元璋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之前是明清历史,科学常识,现在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这些东西想要融会贯通,对于一个一直读圣贤书的老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进度缓慢。
如此,何夕在朱元璋内心的地位再次提高了。
朱元璋想了想,对徐正说道:“将这些内容抄写一份,给太子送过去,让太子写一下感想如何?”
徐正说道:“奴婢明白。”
朱元璋说道:“叫何夕,”朱元璋看了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改口说道:“明天早朝后,让何夕来我这里一趟。”
徐正说道:“是。”
朱元璋挥挥手,让徐正去办了。
就在徐正将要出门的时候,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南京周围可有千年古树?”
徐正立即回头,行礼说道:“奴婢不知道,但是想来是应该有的。”
朱元璋说道:“砍一颗,将取树墩给俺送过来。”
多疑的朱元璋,从来不轻易信人,虽然他知道何夕讲的东西,不是他自己的。一定是后世证明过的东西。是很有权威,或者说共识的。但是朱元璋依然怀疑。要砍一颗千年古树看看年轮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可怜这一颗古树,绵延千年,躲过了无数刀斧之灾,却倒在朱元璋一念之下了。
徐正不知道朱元璋这样做是为什么?但是他对朱元璋的命令,从来不打折扣,他立即说道:“奴婢这就命人去找。”随即半躬着身在原地不动,是想看看朱元璋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朱元璋念起奏疏,说道:“你去吧,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了。”
徐正这才退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