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一千零二章 冬至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嗯...这胶菜,果然清甜可口。天朝物产果然名不虚传呐。”金尚宪吃了一口开水白菜,赞不绝口。60;62;  “金府君若是爱吃,回头我差人从胶东购些来,文武两班都分发一些。马上快冬至了,吃点胶菜进补一下吧。”60;62;  “冬至?唉...老糊涂喽。这一年都快到头了,老头子我浑浑噩噩,不知终日在忙些什么。殿下,这胶东的大白菜确实是不错,我们想差人去胶东购些。”60;62;  “这简单。你们从釜山出海,渡海以后直接去烟台。现在胶东已经被朝廷收复,你们可以放心去买。这段时间正好是大白菜上市的时节,多买些回来备着吧,反正大白菜耐储得很。”60;62;  “一定一定。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小邦没有这么好的白菜,当然是得多买些。啊,对了,冬至到了,该是往天朝派冬至使的时候了,回头老夫就安排礼曹的使节去南京道贺。”60;62;  “不必安排礼曹去了。金府君,从今往后天朝和朝鲜的所有交流,都由朝鲜宣政府来操办。这个冬至使,也由你的宣政府来派遣,直接跳过议政府那边的机构。你们以往都是怎么道贺的?”60;62;  “冬至是大日子,所以我们派往天朝朝贺的队伍也非常大。以往都是派正使、副使和书状官三名使节带队,通事、军官、医员、写字官、牵马、日伞奉持、驾轿扶嘱、引路、厨子,等等等等,一般在四十人左右。”60;62;  “那公文呢?”60;62;  “公文十二件。五件致以天子,有道贺用的‘冬至表’,分正、副两本。还有记载贡物的‘方物表’也有正副两本。另外还有给礼部的公文,方便礼部对我们的朝贡进行存档记录。还有五件给皇太子,数量和皇帝一样,只是规格不一样,也是五件。另还有两封给皇太后,只有记载贡品方物状,还有交给礼部存档的咨文。”60;62;  “那这次你们寄七件就行了。五件给皇帝,两件给皇后。给皇后的部分就按照给皇太后的贡品来办。”60;62;  “那...我们要不要给吴王殿下也贡一份?”60;62;  “用不着贡。你们给我贡了,福王潞王他们怎么办?你要不要也送一份?贡品什么的倒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得向世人申明大明和朝鲜已经恢复原来的朝贡关系了。”60;62;  “啊,明白明白。因为陆路不通,我们从海上过去,没问题吧?”60;62;  “我建议你们把船开到上海就停船,然后从上海一路走到南京去。动静弄大一点,敲锣打鼓,弄得喜庆一点。”60;62;  “嗯...可以。要不,我国这边再多派些人?”60;62;  “可以多派些人,四五百都行,规模越大越好。我们在南直隶的府级单位都开通了电报系统,你们到上海以后先去松江府一趟,从松江府给南京礼部拍个电报,让沿途的官府接待你们。”60;62;  “电报?”60;62;  “就是能千里传音的东西,我们把汉字编码以后用六根杆子排八卦来传递消息。”60;62;  “天朝真是神了啊!这东西有多快?”60;62;  “理论上半个时辰就能从上海直接发到南京。不过因为数据量太大,还得保证正确,除了紧急军令以外不可能这个速度来传递,得通过几十里一个的大驿站重新解码再发送。所以你们从上海发信去南京的话,大概当天夜间礼部就能收到,第二天早晨礼部就能有反应。”60;62;  “夜间也能用?”60;62;  “夜间比白天要更方便,因为灯光比摇臂更直观一些。只是夜间只有几条线是通的,我们没法安排那么多昼夜值班的人员。还好,上海到南京这条线最繁忙,所以昼夜都有人值班。除开上海,就只有南京到杭州以及江淮前线这两条是昼夜不休。”60;62;  “这千里传音之法,天朝能教授给朝鲜么?”60;62;  “当然可以,这套法子传播得越广越好。你们可以带些儒生一起去南京学,我们免费教。只是...你们的邮传系统怎么样?”60;62;  “我们的邮传系统...自然是不如天朝,只有公文能用上。”60;62;  “五里地一个的急递铺有没有?”60;62;  “没有,我们没法布得那么密集。”60;62;  “那这就不好办了。我建议你们先开通短途电报吧,在汉城周边扩展一下即可。我们直接用了原来的邮递系统,但还是只能保证在大部分的府级单位可以用,还有些偏远州府没有覆盖到。出了南直隶就只有杭州和江淮前线两条路。胶东有一条孤立的电报系统,还没有并网。”60;62;  “连天朝都没法铺开?”60;62;  “没有办法。这套系统需要供养大量在急递铺工作的基层电报员,每隔几十里还得安排一个驿站,驿站里头还得派驻几个儒生负责审查电报文是否有错漏。这也就只有朝廷能弄,别处雇不到那么多识文断字的儒生,也没法用朝廷的邮传系统。”60;62;  “唉...看来我们若是想跟上天朝的路子,还任重而道远呐。”他摇了摇头,言语中透着无奈。他知道,这并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60;62;  朱由检望了他一眼,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没开口——他知道,朝鲜离推行电报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南直隶之所以能先开通几条电报线路,是因为他用学分作为奖赏,把国子监的监生给调出去了。南直隶的读书人也非常多,寻常人家的子弟也大多能认字,至少能看懂报纸和小说上头的白话文。60;62;  反观朝鲜,朝鲜门阀林立,田间地头的百姓几乎没人关心他们的教育,就算他们读了书也没有办法参加朝鲜的科举。毕竟朝鲜的“科举”只是名字叫“科举”而已,实际上就是门阀子弟的内部排名,和中国的科举制度完全是两码事。60;62;  在大明之外,朱由检最看好的地方就是日本,他觉得日本倒是可以很快学到这一套电报系统。因为日本的识字率非常高,只要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几乎都有针对儿童的基础教育机构——“寺子屋”和“即寺子屋”。60;62;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