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七百八十一章 落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各处都能起义,几乎每个县属下都联系到了义军。但我觉得,我们还是从潜力大的义军开始发动比较好。”60;62;  “嗯,这法子不错。揭竿而起的势头发动起来,各处就会群起响应,也省得我们去发动了。殷参军,你觉得哪里潜力最大?”60;62;  “钧座这里可有地图?”60;62;  “有。邵指挥,地图拿来。”说罢,邵纲从一旁的行李箱里头抽出了一张地图,在桌上平铺了开来。60;62;  “行了,你指吧。哪里最适合煽动起义?”60;62;  “烟台。”他一指烟台的方向:“具体到人,那个人叫于七,是个大金主。”60;62;  “大金主?干什么的?”60;62;  “大金主当然是挖金矿的了。”60;62;  “金矿在烟台?我还以为金矿在曹州呢...你说说他这人吧。”60;62;  “于七家中是烟台附近栖霞县的大户,堪称巨富。其祖经商发家,其父弃商从戎,其身先考中武举人,后又接着经商。其人现年四十有五,急公好义,时常结交名士,对当地百姓又极为慷慨,所以威望极高。于七家中的主业是掘金,所以养着一大批精壮的矿工——当年戚家军的底子就是义乌矿工,可见矿工军是非常有潜力的。”60;62;  “烟台?”朱由检又想了起了一部老电影...60;62;  “殷参军,他们是不是很喜欢用地雷?”60;62;  “对对对,钧座明鉴,他们正在打造地雷,准备迎击前来进犯的鞑子。矿工们本就时常用火药采矿,打造地雷更是一把好手。栖霞山山势险峻,只要在要害处埋下地雷,任他千军万马也进不来。”60;62;  “得...地道战地雷战凑齐了。”朱由检一听烟台就想起来了——抗日战争中的地雷战正好就是在烟台一带。60;62;  “我说,殷参军,你先前是不是还说,鞑子就在一个县城里头就派了十几个八旗兵?”60;62;  “确实是这么个情况。因为鞑子人少,没法在山东各地铺开来布防。所以他们就用十几个八旗兵,带着百十来号绿营兵,这就看住了一个县城了。”60;62;  “这些县城好办,不就是鞑子和鞑协军吗?用大炮推过去便是。和现在问题在于,我们得防着鬼子的扫...不对,串戏了。我们得防着鞑子的大部队来扫荡。”60;62;  说罢,朱由检摸着下巴想了想,一拍桌:“好了,就这么决定了——山东的抗战,要以沂蒙山区的根据地为主力,在广大的鲁西和华北平原上开展地道战,在胶东的山区开展地雷战。开展地雷战的地区要时刻注意青岛来的扫雷...我呸,又串戏了。不过我们这边青岛的工兵确实是很重要。等布局完成后,我会留下一些部队来指导各地的抗战,剩下的部队要从烟台下海。我说...殷参军啊。”60;62;  “钧座有什么要问的?”60;62;  “你可真行啊...”60;62;  “啊?”60;62;  “你从哪挑来这么几位抗清的四梁八柱?这几位都找得恰到好处。矿工的纪律性和战斗力都非常强,通过他们的山地游击地雷战可以维持对胶东的控制。梁参军的那边的地道战又可以积攒出一支战兵,随时可以支援黄督师那边的作战。这两个的中间是沂蒙山,三个合在一起就能彻底阻断南北清军的联系,能在淮海包出一个大饺子来。厉害啊,殷参军,你怎么想到的?”60;62;  “不是殷某想得好,是钧座布置得好。钧座早先就把怎么下棋告诉在下了,在下只是奉命行事,帮钧座把旗子摆到位而已。下棋,还是得靠钧座自己来。”60;62;  “我能下好这盘棋,也得多亏诸位的协力。殷参军,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在这条线上干下去。”60;62;  “哦?愿闻其详。”60;62;  “邵指挥,你给殷参军介绍一下。”60;62;  “嗯。”邵纲应了一声,走到方才梁敏的位置坐了下来。60;62;  “我们锦衣卫正在进行一次改制,先有特勤局招募外勤的干员——当然,殷参军自然是不用干这些小伙子们的工作。我们想为殷参军安排的职务是,锦衣卫情报总局。”60;62;  “情报局?干什么的?”60;62;  “就是殷参军你现在干的事情。领导在敌人后方的情报阵线,发掘敌人的弱点,然后以巧破之。坦白来说,殷参军,你做得非常出色,若是换成我自己我绝对做不到这样。”60;62;  “邵指挥莫要妄自菲薄了。”60;62;  “不不,这是实话。你有一样东西,我们锦衣卫都比不上。”60;62;  “什么?”60;62;  “人脉。我们锦衣卫太过封闭,很多锦衣卫极少出京城,就算出去也是在两点一线上执行任务。他们忠诚,有能力,但是缺乏阅历。只有长期潜伏到各地的锦衣卫才能埋下我们的暗线,但那消耗太大,耗时太长。壬辰年的时候我们往日本派遣过锦衣卫——那简直是一场灾难,我的师叔史世用受了几个月的苦。老天,那太惨了。”60;62;  “史世用?就《倭情备览》的作者?”60;62;  “是啊,就他。我们锦衣卫在日本没有分支机构,我那师叔在日本简直是寸步难行。他通过华商联络了反丰臣秀吉的萨摩藩,试图策反石蔓子——本来到这里还是挺成功的。结果回来的时候师叔意外地遇到了海难,被大风吹毁了萨摩藩。船毁了,钱没了。可怜的师叔啊,和一个船工衣衫褴褛地在九州流浪了七个月!七个月啊!是不果腹衣不蔽体,回来的时候头发膨得和狮子头一样,身上就剩几块破布,太惨了!”60;62;  “那他怎么不去找石蔓子求助?”60;62;  “我们是通过华商的线进去的。那华商不在九州,他人一走我们如何去找?直接去找那不就暴露了吗?师叔就这么一天天在路边摆着个破碗化缘。熬啊熬,熬啊熬。终于啊,他在七个月后等到了琉球的使臣,冲上去抱着琉球使臣一顿痛哭,那琉球使臣还当是碰到了野人!后来他们用汉话交流了一番,琉球使臣这才知道面前这个‘野人’是锦衣卫...”60;62;  说着,他扶额长叹:“回来以后他就被派到朝鲜出外勤,朝鲜国王好吃好喝地供着他,总算是调理回来了。在那之后,他把自己在日本游历的过程写成了《倭情备览》,还是畅销书呢。可是殷参将呦,我可不想锦衣卫有谁再因为这种畅销书出名啊!这实在是太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