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 910章 左先生,我大清愿意给你高官厚禄

第 910章 左先生,我大清愿意给你高官厚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话间,顺流而下的船队,已经到了香河城外。

    前方,东莪派遣先行一步,赶到香河的将校,已经带领当地清军,做好了阻拦的准备。

    清军用绳索连起船只,断绝江面。

    排成一排的船只,横锁运河,阻断了南下道路。

    船只上,一行行清军横立船头。

    火枪队、弓手、刀盾兵……

    密密麻麻!

    江水滔滔,小船狂飙。

    眼看再不停下,就要撞上……

    然而,锦衣卫百户谢三操纵的小船,却毫不停留。

    十几艘船只,以谢三坐舰为首,排成了矢形阵,直冲清军船队而去。

    众人抓紧了手中的刀剑。

    只待船只撞上的那一刹,就要拼命!

    近了、更近了!

    一众汇集到谢三身边,护送左懋第南下的锦衣卫,眼睛微微眯起。

    结阵厮杀,虽然不是锦衣卫的长项……

    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他们是锦衣卫!

    他们是核心五所成员!

    他们誓死效忠大明!

    ……

    锦衣卫虽然一如此时的大明官场一样,人浮于事,魑魅魍魉充斥其中……

    甚至文官、武将私属填充,已经成了常态。

    这事说来话长,认真追究起来,还是要算到于谦时期。

    比如军官数量——

    其时,军方将吏,在于谦的“精兵简政”下,从太祖时期的不足三千人,一路“精简”到了三万之众!

    于大人这么做的目的,脚指头想想都懂。

    无外乎封官许愿、拉拢人心罢了。

    冗官现象,自此开始剧增。

    这个数字到成化时,已达8万,而且,往后还在膨胀。

    没办法,皇权本身就是一个圈子之人的利益共享。

    只不过……

    他们选了个代言人——叫皇帝而已。

    明末是个大染缸,锦衣卫这个皇帝亲军,被文臣武将染指,填充自己人,一点都不奇怪。

    瑕不掩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锦衣卫依旧是皇帝手中最精锐的力量。

    直到咒水之难的1661年,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被害缅甸……

    锦衣卫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存世290年。

    明末这烂透了的官场,锦衣卫自然不能幸免。

    这也是为什么骆养性能够率领一部锦衣卫,投降清廷,在清廷做了一年锦衣卫之后,被改为銮仪卫的原因。

    还是老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按照权力划分,锦衣卫可以简单理解为:

    指挥使一人,三品→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四品→卫所千户十七人,正五品。

    以及千户以下的卫镇抚、副千户、百户、所镇抚、试百户、总旗、小旗。

    至于普通兵丁……

    因为明朝资料的不全,真实情况云里雾里。

    大体上分为力士、缇骑、将军、校尉,以及编外的堂帖等。

    (此处将军,乃是大汉将军,皇宫站岗的。

    堂帖:没有编制,手持类似“介绍信”、“办事证”之类。)

    大体上,锦衣卫分为南京镇抚司(就一个)、北京的南北镇抚司(两个)。

    这个呢——说白了,就是提高品级,好办事的。

    毕竟,级别不高,六科都给你“封驳”了!

    皇帝手令?

    没有经过阁部、六科批准,算个屁!

    真以为锦衣卫——想捉谁就逮谁啊!

    皇帝这么玩……

    呵呵,落水的可不止一个

    真正给皇帝做事的锦衣卫,没这么复杂。

    如果只以真心办事的部门来划分,也就是北京的南北镇抚司,以及17个千户所。

    真正堪称皇帝亲兵的,实际上,南北镇抚司还要靠边站,就是这17个千户所!

    (千户所是逐步增长的,17这个数字,是明末时期还在做事的千户所数量。)

    而这17千户所,还可以归归类。

    核心五所——中、左、右、前、后,五所。

    这核心五所,有多核心?

    皇帝仪仗队,就在核心五所的编制内,在千户以下。(具体怎么调派,太复杂,懒得找了。)

    从属六所——上中、上前、上后、上左、上右、中后,6个所。

    功能六所——驯象所、屯田所、马军左所、马军右所、马军前所、马军后所。

    这17个卫所,就是真正办事的锦衣卫。

    当然,还要加上历代皇帝为了摆脱文臣对锦衣卫的掣肘,而置办的经历司、东司房和西司房。

    ……

    曹化淳手上的,是后所锦衣卫。

    也就是核心五所成员之一。

    换句话说,这是明末时期,还保存的精锐力量。

    谢三所领人员,出自后所锦衣卫。

    他们的心中——只有大明。

    岸边,骑马追击的东莪,放声大喊:

    “左先生,只要你愿意投降我大清,我父王自会以高官委任。

    不单单是左先生,就连诸位大人,一样也有高官厚赐!

    今日,先生已经被我军包围,先生纵然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追随你的将士们考虑。

    尔等家中,可是还有儿女,正在等待父亲安然归家呢!”

    不愧是多尔衮的女儿,东莪简单的一句话,就抓住了众人的软肋。

    然而,她对面的……

    是左懋第等人!

    是锦衣卫核心成员!

    回应东莪的,是众人视死如归的坚毅眼神。

    左懋第佩剑高举:

    “诸位,今日死战!”

    “死战!”

    一众使团成员,放声大喊。

    一柄柄刀剑,斜指苍穹。

    穿着便装的锦衣卫,虽然没有说话,手上划船的动作,却又加快了三分!

    船队宛若疾驰之箭,直奔南方!

    东莪气了个半死,恨不得立刻将他们扒皮抽筋。

    颠簸的马背上,她咬紧了嘴唇,心中打定主意——

    ‘莫要让我抓住了你们……

    要不然,我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心中如是想着,嘴里却不得不温言细语劝解:

    “诸位先生这是何必?

    我大清承蒙天命,海内外咸宜齐聚朝堂。

    诸位何不顺应天道,投我朝廷,一展胸中报复呢?

    诸位先生,明廷已是强弩之末,眼见就是昨日黄花,诸位何必一条道走到死呢?

    熟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这话……

    东莪说的利索,然而——自己都不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