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811章 孔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孔胤植的身边,跟着三个长辈——孔闻诗、孔闻?、孔闻礼。

    算起来,要是他的爷爷辈。

    只是,孔胤植承袭了衍圣公的位置,在家教甚严的孔门,他就是孔氏一族的王。

    这三人虽然辈分很高,却也要屈居孔胤植之下。

    孔家的规矩是很严的。

    甚至,可以用黑暗来形容。

    在孔家,宗子(也就是衍圣公)就是天。

    他说的话就是规矩,谁也不能忤逆!

    ……

    秦统六国以来,华夏没有四百年的王朝。

    政权几经跌宕,这世间却只有两个半世家。

    这半个,就是皇家。

    王朝更迭无数,就算皇家富有四海,也只是个打工的。

    因此,他们只能算半个。

    那两个全须全尾的——

    其一,就是天师张家。

    张家的人品,自然是不用说的,每逢国家灭亡,张氏一族以身殉国者比比皆是。

    这声天师,他们当得起。

    虽然……

    新朝鼎立,张家一样会接受新朝册封。

    但是,这报国之心,却是有的。

    比如,明末这一次,浮邱山三千道爷,仗剑抗清,勇冲敌阵,里面的张氏子弟,就不少。

    当然,张家能够长存的根本原因,就是张氏只影响皇帝,不插手政治。

    官场上的薄弱,却是张氏长存的法宝。

    毕竟,道家文化深入每一个华夏百姓之心。

    一旦新朝灭绝天师张家,那会遭来天下所有百姓的反感的。

    既然张家投身官场之人不多。

    新朝也没必要揪着不放不是……

    道家的“无为就是有为”,张氏一族,当真是精妙到了骨子里。

    其二就是衍圣孔家。

    这孔家么……

    极其善于摆鸡蛋。

    要说北宋之时,还有孔家族人跟随南下,还倒能点一个赞。

    哪怕他们三方下注。

    那多少也是一种态度不是!

    而这明末……

    孔家实在拉跨!

    这一次,清军刚刚入了关,京畿周边都还到处反叛呢。

    孔家就率先做出了表率——老子先投了啊,你们投不投随意……

    甚至,连面子功夫——安排人去南方,都不做了!

    头要第一个磕,才能保证了孔氏长盛不衰啊……

    当然,孔家也怕失手。

    那万一要是南方的大明,又打回来了咋办咧?

    于是,孔家就做出了两手安排。

    这一次,孔胤植前来京师,第一是给多尔衮赔罪。

    好让大清爸爸不要责怪自己去年不想剃头之举。

    这其二么,就是他身后跟着的孔闻诗、孔闻?了!

    没错,这两人各有任务……

    而孔闻礼,则是用来和稀泥的。

    孔氏长存两千余年,真当没点精妙手段啊!

    那政治,可早就玩的炉火纯青了!

    实际上,朱家皇帝对孔氏当真是没的说的。

    不但给孔氏修建了一座堪比皇宫的巨大府邸,不但照旧将曲阜县令交给孔氏任命。

    甚至,还准许孔氏一族参与科举,在朝廷做一地封疆大吏。

    (孔家把持曲阜县令一共890年时间。)

    比如孔闻诗、孔闻?这哥俩,竟然是同科同榜进士。

    这两兄弟都是崇祯朝的大官。

    孔闻?先后担任礼部行人司主事,礼部郎中,河西道副使。

    这最后一个职位,可是一省主政数府军政大事的显要了。

    而孔闻诗更不得了

    先后担任中书科中书舍人、礼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井陉兵备副使、井隆兵备副使、河南大梁督粮道参议……

    孔闻诗的亲兄弟孔闻礼,就要差一点,只是五经博士而已。

    翰林院五经博士,一个清贵的职务。

    别看官不大。

    ……

    孔家在朝廷做官的族人有多少?

    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真特码多!

    多到了什么程度?

    就这孔闻诗、孔闻礼两兄弟,在弘治以后的官场中,竟然有两对!

    没错,叫相同名字,又都是兄弟的——都有两对四个人!

    另外一对孔闻诗、孔闻礼,是弘治、正德年间的官。

    既是亲兄弟,又重名,还都是一个辈分的人,当官的竟然都有两对!

    就看这一点,就知道孔氏在明朝官场上的子弟,有多么多了!

    不愧是孔家。

    朱家皇帝为了照顾自家的穷家门,特意下旨允许朱家子弟参与科举。

    谁知道,各行各业都能青史留名的朱家子弟……

    按理说——不笨啊!

    你看啊,这玩音乐的,造钢琴的,写剧本的,玩医术的,画画的,写小说的,写字的,修道的,玩古琴的……

    都能站在了整个历史的最顶端!

    你要知道,联合国宣布的“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其中就有老朱家的朱耷。

    并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星座!

    八大山人么!

    应该没人不知道他吧?

    就是那个画画翻白眼的……

    好吧,这是上层朱家人,不算数。

    至于一众破落户,也会吹锣打鼓,到处给人家办丧事时赶场子啊……

    还有朱家子孙玩不精的行业吗?

    那要是这么看……

    皇帝老大都放开让朱家人参加科举了,这特娘的官场……

    还不被朱家人霸占完了啊!

    咱谁都不说,只说明末的。

    那个潞娘,玩古琴那个……

    他就算拿不到状元,拿一个同进士出身,难度不大吧?

    这家伙的文采,可不低啊!

    咱就不拿八大山人来欺负他们了。

    朱耷现在正值壮年呢!

    这人要是上场,一只手画画,一只手作答,都能吊打他们。

    但是……

    对不起……

    朱家人一个当官的都没有!

    稀奇不?

    毕竟,孔家那么多当官的——能在历史中留下印记的有几个?

    嗯……

    磕头也算的话,的确很出名!

    朱家人在历史上留下这么多千古留名之人,应该也不会少了当官的吧?

    他们既然能玩到了登峰造极,就不该考不上才是啊!

    但是呢,就这么奇怪。

    朱家子弟……就是考不上!

    哪怕他们各行各业都能青史留名,都能站在整个历史的最顶端……

    哪怕联合国都承认他们的才能……

    还就是考不上科举。

    一百来年时间——只特么出了两个秀才!

    而孔家,不愧是圣人之后,这文采,就是斐然!

    当官的,多到即同辈,又都是两兄弟,都特么能出现两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