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59章 袁宗第的手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路上,双方信使往来不断……

    却不知道就是这个举动,让吴三桂成功地拖住了李自成三天之久。

    四月十五日,吴三桂的第二封书信,送到了多尔衮的手上。

    吴三桂部将杨坤、郭云龙,带着信,在翁后与走到半路的清军相遇。

    两人呈交借兵书,要求清军从“中协、西协”入关,“合兵以抵都门”,共同灭贼,事成“裂地以酬”。

    多尔衮做出了假动作,朝着密云方向而去。

    而稍后,李自成也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动作,他带着大军,竟然也朝密云而去!

    (根据唐通的随后作为,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唐通极有可能是故意败给吴三桂,好将兵马交给吴三桂的。

    而李自成能得到满清的消息,唯一的可能,就是之前交给唐通的八千人中,有李自成的密探。

    可以说双方都没有对对方彻底放心,这是两个男人同床异梦的表演。)

    十六日,多尔衮给吴三桂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亲王”;

    “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

    多尔衮纵然打起了替崇祯报仇的旗号,内心想的却是将大明一口吞下……

    他在试探吴三桂。

    同时,也是在稳住吴三桂。

    因为鞑清的军队太多,延绵数十里,多尔衮只有稳住吴三桂,好争取时间,等待后续兵力的到来。

    此时,清军距离山海关,只剩下一天的路程了!

    十七日。

    等到多尔衮回信的辽东督抚王永吉、黎玉田,这才放了心。

    他们仅带着几十名家丁,离开山海关,一路急行,返回了老家等待。

    两人的目的很明显,若是事成,两人有出谋决策的大功,少不得他们的好处。

    若是事败,自有吴三桂顶缸!

    (由此可以看出,直到这个时候,文官都还是能稳压武将一头的。)

    ……

    同时,多尔衮等到后续部队后,忽然调转方向,直奔山海关而去。

    等赶到山海关之外不远处,多尔衮驻扎下来。

    与此稍后,李自成也猛然转变了方向,直扑山海关而去。

    双方的进军路线,诡异的很!

    探知李自成改道,直奔山海关而来,吴三桂派郭云龙、孙文焕携第二封借兵信件出关,驰送多尔衮。

    此信中,吴三桂对多尔衮的诱降之意不予理睬,希望多尔衮“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

    而多尔衮却不顾吴三桂的数次催促,选择了按兵不动。

    吴三桂无奈,只得派人传信李自成,声言自己愿意投降,请求李自成暂缓进军……

    李自成一方面是出于等待牛金星带来后续援军的缘故,一方面也的确有劝降吴三桂的意思,是以,竟然真的按兵不动三日之久。

    十九日。

    李自成忽然拔营,直扑山海关而去。

    然而……

    晚了!

    就是这三天,清军比大顺军早到了山海关附近,甚至,以逸待劳的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

    北方大地上,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战,即将上演。

    而南阳——

    刚刚夺下南阳城,还来不及安排猛将镇守商於古道的朱由检,脸色难看至极。

    该死!

    袁宗第来了!

    这厮穿过了道路难行的商於古道,已经抵达了紫荆关。

    这个紫荆关,不是北方长城上的关隘,而是淅川县一个位于汉水上游丹江河畔的古镇。

    此地是商於古道的出口之一。

    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陛下!”

    张罗彦一脸的战意:“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臣请死战!”

    张罗彦素来都是张家兄弟的主心骨,见到老二这么表态了,剩余的四兄弟,默默的站到了张罗彦的身后。

    李来亨试了几试,终于下定了决心,咬牙说道:

    “袁宗第被封为绵侯,素来都是独领一军,去年又从南阳邓州攻入商洛,军中火炮甚多。

    他不似刘芳亮那般,因为只是一部偏师,叔……

    呃……”

    李来亨挠挠头,实在是尴尬的不行。

    他不知道怎么称呼李自成了……

    朱由检笑了。

    他摆摆手:“你的意思是刘芳亮的火炮,都被李自成拿走,用来攻打京师了。对待袁宗第,不能像对待刘芳亮那么轻率,是吗?”

    李来亨急忙点头。

    李来亨的话,让王家彦、范景文、倪元璐等人脸色大变。

    没良心炮和爆牛术固然犀利,然而,使用的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

    若是放在关隘,或者是敌人全力来攻,这两样都是大杀器。

    然而,面对仗打老了的袁宗第,怕是就没了多大效果了!

    就算他们想要退守叶县,在垭口防御也是不成的。

    垭口工事没有营建起来,面对袁宗第的十几万人,根本就不够看!

    怎么办?

    南阳大门不但关不上,还被袁宗第突入了老巢,朝臣一时间都有些慌了。

    就在此时,刚刚抵达的方岳贡站了出来:

    “陛下,臣的家乡谷城,地处汉水之西,背靠群山,此地可以去!”

    谷城?

    朱由检一楞。

    此地就在南阳西方两百余里处,处在汉江的西方,武当山的南方。

    汉江和周边的群山,将谷城围成了一个封闭之地

    他灵机一动,下令道:

    “诸位臣工,立刻整军,我们去谷城!”

    与此同时,从紫荆关渡过了丹水的袁宗第,带着三万精兵先行,剩下的军队,在白鸠鹤等人的带领下,随后而进。

    大军直扑南阳而来。

    朱由检让百姓们四散,自己去寻找无主之地耕作,他带着所有的骑兵,高举着自己的大旗,直奔桐柏而去。

    此地距离随州走廊不远,朱由检必须调动袁宗第。

    若不然,等他横渡汉水的时候,袁宗第只消衔尾追击,那就是一场大溃败。

    而袁宗第得知朱由检散尽了百姓的时候,嘴角露出了轻蔑的笑。

    当年刘备都不曾完成的事情,明皇竟然还想试一试?

    可笑!

    他不管不顾,直奔朱由检本营而去,同时,让他的兄弟袁宗道,带着五千骑兵,穿越襄阳而过,要他走枣阳走廊,绕路之后,折返回来,给朱由检当头一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