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废墟 > 第八十六章 三方力量联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次上海遇险,好像让宋子文顿悟了,和秦川商量了一下午,他心里已有主张了。

    反正在当下中国这种政局纷乱的局面下,像他这种纯粹的文人,如果没有一股坚定的力量相支持,自己就什么也不是,顶多算是个幕僚臣子而已,想要施展自己胸中所学,那得要看当政者的取舍好恶了。而这些能坚定支持的力量中,军事的力量就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其他的什么经济、文化和舆论等等,都要等而下之。有时在没有武力保障的基础上,这些反而成了他怀璧之罪,惹得人家要灭之而后快。秦川的一席话,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基础,什么是附庸手段。

    至于张学良的力量,秦川分析道,他们只能作为宋的外援,而不能成为其基础,理由有三:

    一是东北军是当前除中央军之外最大的一股势力,当下已经成为蒋及南京政要们忌惮的力量,以老蒋的脾气,只要他摆平了广州那边的大佬和两广军队,下一步就极可能把削藩的目标盯向东北军。此时如果过于借重东北军,宋在老蒋这里登时就会被猜忌打压的。

    二是,东北军现在控制的地盘上,直接面对苏日两大劲敌,稍有不测,便会爆发与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东北军已经在苏联人手上输了一场了,如果在输给外敌,东北军及其首领在国人面前的威望极可能一挫千丈,宋由此被拖累的概率很大。关于这点,秦川不好明说马上就可能爆发的918事变及随后的日本占据东北这事,但大概率东北军即使在自己的帮助下,能够打退日军第一次的偷袭,面对集结了重兵前来寻衅的日军,东北军能否抵挡得住,还很难说。因此就没有必要把宋子文也陷进去了。

    三是,东北军说到底还是一支割据力量,其最大的目标就是为了保存地盘和实力。宋若代言他们,早晚必定会和国府这边产生龌龊,可能自己并未得到什么利益,却可能受到过大的损失,有些得不偿失。还有如果东北军由此养成了尾大不掉骄狂无羁,宋到时也不一定能控制得住。

    说这些,秦川是希望他把建立自己势力的落脚点放到山东,那怕是从零开始,也比依仗东北系为好。当前的情况是东北军系过于庞大和引人注目,投托与他们,未来这个联盟里说话的分量上,宋和自己都占不了主导的地位。

    所以秦川才建言,当前阶段,应该埋头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要太引人注目,以免被老蒋当做对手来压制。而在他取得山东控制权后,通过独立建军的同时,革新政治,发展经济,小步快跑的方式发育壮大才是上策。而宋则在国府这边抓紧推进江海开放区建设,只要这些工作取得了足够的成效,加上山东和华北的声援,那他这个国府行政系统的第二号人物的的位置就算坐稳了,也成为了各派势力争相拉拢讨好的对象。到时候影响全国,甚至领导全国也是可以期许的目标了。

    对此分析,宋子文也深以为然。他也觉得埋头攒劲,猥琐发育才是正理。而东北系的力量可以作为辅助性的盟友,既要合作,也要适当保持距离,免得被拖入不测的深渊。关键是自己的势力必须是自己能控制的才行,光为别人做代言终究是不甘心的。

    秦川之所以把宋推到盟主的位置,一是他现居高位,二是在对经济财政方面的主张与自己的想法契合,第三就是想今后取代宋,自己控制那个“税警总团”,这是山东今后扩军的正当途径之一。再说了,他也不想看到今后老蒋自己收编了这支抗日的悍勇之师的。

    宋子文对秦川给他设计的这个华北—山东—他本人这三方的力量联盟很为心动,现在通过和辛昕秦川两人的接触,也像是有找到了政治同盟者感觉。当下,不容过多的思量,于是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宋(子文)张(学良)秦(川)三驾马车的力量构成方案,更是欣然接受作为领袖的推举。

    他一下就开始摩拳擦掌起来,认准了山东就是自己的根基之地,迫不及待地要从老蒋那里讨过来。

    为了促进老蒋尽快兑现让秦川入主山东的承诺,当晚,他就去赴了老蒋为压惊而设的家宴,准备演一出哭戏,逼老蒋赶快作出决定。

    当晚的家宴,老蒋的官邸就集中了未来把持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蒋、宋、孔三个家族的主要成员,虽说大家以给宋压惊的名义聚集到了一起,但免不了,这种中国最高权势家庭的聚会上也要讨论和安排些国家大事。蒋家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宋家是宋子文和宋子安几个男人,张乐怡等家眷不在南京,所以就没有出席。永远都笑嘻嘻的孔祥熙则带着他实际上的家族主事人宋霭龄,以及那个不招大家喜欢的儿子孔令侃来参加。

    宴席上,大家先是陪着宋子文哀叹了一阵国事不易好人难做的悲情戏码,纷纷对宋子文表现出来的心灰意冷和颓唐表示理解。再次肯定了他作为广东人留在南京中央效力,足以当得起广东人的楷模。凡此种种,贯穿了宴会的前半程,总之就是安慰他鼓励他的车轱辘话。

    前面说过,国民党是个靠乡土观念维系的政党,带着浓厚的封建社会官僚党人的陋习,这个传统甚至在败退到台湾后,都没有改变多少。因此,现下的老蒋也觉得自己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全面压制把持国民党高位的广东帮,现在把广东帮清除出去,就会与广东帮身后的两广军队决裂,名义上丧失对两广地盘打的辖制,进而造成国民党的分裂。所以这个时候,宋子文和吴铁城等作为广东人在南京的一面旗帜性代表,是万分珍贵的。

    因此,菜过几巡,酒至半酣,老蒋做推心置腹状,表示自己经过此次宁粤分立,自己备受党内误解,十分冤屈,也是心冷了。无意再担任行政院院长的职务,只想从事自己热爱的统军责任,最多再勉为其难地代替胡汉民,兼任担任国民党主席即可。而行政院长则希望由宋子文出任,宋可以大胆施为,他则全力支持,毕竟一家人,关起门来一切都好说。

    见宋面有渴切之意,老蒋顺势就给未来的行政院做安排。他借着自家人帮自家人的说法,说出了对孔祥熙的任用想法。他想让孔在行政院担任副院长职务。

    这把刚才还在心中窃喜的宋子文给惊醒过来了,一下就明白了这是老蒋要给自己掣肘,安排孔祥熙在行政院制衡自己啊!

    这时的孔祥熙还在行政院下属的实业部担任部长之职,对于这个大姐夫,在宋子文看来,虽然也是留洋背景,才干也还出色,却是个没有独立政治人格的家伙,自甘堕落作老蒋的马仔附庸,大事上轻易不敢悖于老蒋。

    现在老蒋虽说要为他让出行政院的院首位置,但给自己加一个孔祥熙来任副职,明显就是掣肘自己。实际上,老蒋根本就放不下行政院这块地盘,还在想实行军政统管,集大权于一身啊!

    果然,就像秦川说的那样,在当下,没有地盘和势力,自己一个文人官僚,即使贵如行政院首之尊,也只有给人当提线木偶的命啊!不然就只有黯然淡出的一条出路了。

    在这种家庭宴会上,当着孔祥熙全家人的面,宋子文当然不好断然拒绝,只能假谦逊,推说自己经历上海的暗杀,自己身心不安,恐难荷院长重任,然后就低着头默然无声,装作在想其他事情的样子,想以退为进,表达自己的不满。

    看着自己提议被宋子文以沉默给无视了,老蒋知道他这是有什么想法,作为筹码和自己交换对行政院的安排。这样的简单文人做派,岂能瞒得过老蒋,况且老蒋治政也惯用这种商人的手法,用利益一类的东西和对方交换。当下不以为忤,跳过孔祥熙的任命,直接说起山东的安排来,也把自己的筹码端了出来。

    老蒋说,他已经决定收回山东,调韩复榘到南京出任闲职。空出的山东,他同意由宋举荐的秦川担任省主席,并且允许宋在山东境内按自己的意思编练“税警总团”,但编制不能超过35000人枪。

    话都挑明了,宋若想在山东如意,就必须做出让步,同意孔祥熙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同时还兼任实业部长之职,实现他对行政院的遥控。

    而且,老蒋还交代,这次救灾要尽量用秦川他们的物资,节省下来的中央财政资金,加紧供应江西和两广地区战争需要。老蒋这是要用一手救灾,一手消灭政治对手的方式,向广州的那帮人证明,只有他才能胜任国民党的领袖,保持国民党在国家的独家统治位置,舍了他,谁也没有他更有能力做到这点。

    宋当然明白这就是交换条件,想得到山东,就得按老蒋的条件办。既然如此,为了得到山东,妥协也只有做了,舍此并无他法了。

    他装模做样地思忖了好久,才叹口气,接受了老蒋的条件。不过他提出了几个反条件:

    一是对秦川的任命时间不能晚于八月底,这是秦川嘱咐宋子文的。918一旦按时发生,谁也不知道到那时会有什么变故。

    二是要把盘踞在胶东的小军阀刘珍年一并驱除,必要时授权秦川可以用武力解决。同理,如果韩复榘抗拒调令,需要南线的刘峙部加入讨伐,南北夹击,尽快消灭之。

    三是在行政院成立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由财政部牵头,抽调实业、交通、中国银行等机构的主要干员参加,专门行使对中国开放区建设的具体指导和施政职能。这个委员会由他亲自领导,主要干部也由他推荐任命。

    得!旁边的孔祥熙心里一阵气苦,这还没当上副院长,就出现一个位次权力都不低于自己的什么经济委员会,自己想要趁着大建设之际,狠狠拿一波业绩,敛一波私财的想法,又遇到障碍了!这个宋子文,怎么就对自家人如此刻薄呢!

    老蒋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宋子文的条件,他明白,这个时候,救灾和建设,正是自己和广东帮争党统的最好方式,这些都要倚重宋子文和秦川等人,而不是私心过重的孔祥熙。只有顺利过了这关,才能顾及孔胖子的想法了。

    当晚,忧喜交加的宋子文喝多了,得到山东换人的承诺,他心情也放开了,喝了不少红酒,最后在老蒋满意的笑容中,在孔胖子和宋霭龄恨恨的注视下,晃悠悠地走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