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盛唐第一太子爷 > 第134章 志在横渠四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殿下,末将对您的忠心,天地可鉴!”

    “王某追随太子许久,这些时日也深知太子为人。”

    “以往之军旅,王强只当自个当吃俸禄当差的。”

    “而今不同,而今跟着太子救水灾,平叛乱,王某深知太子为民又为国,打心眼里尊崇太子。”

    楚晨摆了摆手。

    “你跟了我这么久,我怎会怀疑你忠心不足?”

    “无论是琅琊王氏,还是我父皇,他们如今都视我为反贼……”

    “而今又无能到让我这个反贼来平定造反!”

    楚晨一愣,而后道:

    “父皇用龙卫不用神策军,这就说明他已经不信任神策军了,在他心里,平疆四策已然变成了平疆三策。”

    “天策军,龙策军,虎策军,自成三策,神策军早被除去在外。”

    “既然这样,还用这神策军的名堂,旗子,岂不被人笑话?”

    王强点点头。

    “我们不是神策军,更不再是皇城禁卫军,我们是太子亲兵吗,太子殿下指到哪里,我们就杀到哪里。”

    “还请太子赐旗,赐军名!”

    这时,李末已经回来。

    楚晨向着城门口一指,李末便明白了楚晨的意思,赶忙将赤色铁血旗拔下,拿了过来。

    “自今日起,神策军,改名换姓,名叫汉唐军。”

    “汉者天水之意,有清洗浊世之能,汉之无上,比肩霄汉星汉。”

    “唐取国民,此之国者,非圣人之国,非楚家之国,非世家之国,唐,乃是百姓之国。”

    楚晨三言两语,便将汉唐军之汉唐词意解释了个清楚。

    王强点点头。

    “太子殿下好文采,就连这名字,都起得如此讲究。”

    说着,王强看向一旁的赤色军旗。

    “只是,这军旗,为何没有图腾?”

    楚晨站起身,走到了赤血旗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以往历朝历代,各国各军,均以各式各色的图腾作为崇拜象征,代表一军。”

    “而我汉唐军,不比他们,他们一个个为权为财,亦或是为了享福百代,萌荫子孙,不过私心建军也。”

    “凡我汉唐军军卒将军,无不为天下生民血战,而战死烈士之鲜血,便染就了这面旗子。”

    “这赤色,是英雄之血的颜色。”

    楚晨一言,站在一旁静静恭听许久的龚宏义直接走上前来,朝着楚晨一拜。

    “大儒圣贤风骨,宏义今日得见,不胜感激。”

    “太子仁心,当载入青史。”

    龚宏义之前还有怀疑,楚晨带兵拱卫许州,不过是做样子给百姓,为的只不过是笼络人心,而后在许州大肆召集民兵,平定叛乱。

    但现在听到楚晨对于汉唐军的军旗与军名的解释,当下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作为一介读书人,似然敬仰这般有吞吐天地,经纬世间,为民着想的大心胸者。

    “敢问太子,太子之志,志在何方?”

    楚晨面对龚宏义的发问,脑海之中自然而然浮现出的,便是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

    不禁随口答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龚宏义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甚至王强,李末这等读过半吊子书的人,也不由得惊叹。

    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岂能不是圣人?

    龚宏义简直连拜师的心都有了。

    面前之人,诗词一绝,文采斐然,又能口出千古名句,甚至联想到方才楚晨在战场上大杀特杀的场景。

    龚宏义一时间竟然恍惚了。

    之前他曾问民兵教头王旭,自己像不像个将军,王旭说顶多算半个将军,儒将。

    可楚晨就好比一个完美的人,文能雕龙,武能盖世。

    这等人又心地纯正,心系百姓,简直就是他龚宏义的人生楷模。

    “太子此志凌云,下官宏义,愿意追随太子,即使为太子整理文书,宏义也是心甘情愿。”

    面对龚宏义这一顿吹捧,楚晨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龚知府为许州百姓多做实事,便是上好,追随于我只会是沙场奔波,怎会有龚大人一席用武之地?”

    就在这时候,泰秀和王骥追击完龙威军回来了。

    “太子殿下,此战,我等追击龙威军,总计歼灭七千余人。”

    “许州城下统计出龙威军尸体,拢共五千余人。”

    “此战,龙威残军,最多仅剩下不足四万人。”

    楚晨点点头。

    “这场大战,弟兄们都付出了太多。”

    从昨夜,汉唐军就未合过眼,一直从早晨打到了黄昏,整整一日的苦战。

    “李末,我汉唐军伤亡数量几何?”

    李末赶忙带人统计一番。

    “拢共战死三百余人,重伤一百余人,轻伤上千人。”

    龚宏义又道:

    “战死士兵的尸体我已经让民兵们带回城打棺材入殓,伤员也都送进城中医馆了,太子尽可放心。”

    楚晨听到这样的伤亡数字,还是感到很是震惊。

    “三百名弟兄阵亡……”

    楚晨认为,本来这场仗是可以不死一兵一卒便能取胜的,怪就怪温长龚这败而不退,侧翼包围的计策实在太毒辣。

    楚晨在众人的陪同下进了城,没想到一进城,便看见许州城的百姓夹道而列,欢迎楚晨和汉唐军进城。

    有一老翁拉着自己走在汉唐军队伍中的儿子,热泪盈眶。

    “儿啊,跟着太子,好好干,一定前途无量。”

    老翁的儿子是火枪队中的一员,眼里显然充满着对未来的期待。

    许多百姓都将手中的馍馍饼子使劲往走过的卒子手里塞。

    这些士兵不仅仅是太子的汉唐军,更是他们的儿子,丈夫亦或者兄弟。

    楚晨在依次看过每个阵亡的士兵后,命令汉唐军众人一起低头默哀。

    楚晨命人给死去的战士家庭送去了抚恤金。

    又命人赶制了三百多面赤色血旗,盖在了三百具冰冷的尸体上。

    随后命人将这些尸骸葬在了他们战斗过的一里坡。

    一里坡的坟冢上,赤色旗子随风烈烈。

    楚晨对于阵亡将士的尊敬,让汉唐军士兵对于楚晨更是好感大增。

    三百名士兵的葬礼上,每个人都是心情沉痛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