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放歌 > 第101章 教育从娃娃抓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弄栋城读书人很少。

    搞教育,实行扫盲,是需要读书人的,可是弄栋城被阁罗凤占领之后,不少的读书人被杀掉了,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幸存者,此人因为外出考试,最近才回家,靠着抄抄写写度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这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孟子固,连吃饭都吃不饱,面带菜色,当听说刺史有请的时候,他感觉到喜从天降,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弥漫心头。

    文人有文人的风骨,这个文士,年纪都比较大了,参加科考数次,都名落孙山,四五十岁的人,不懂生产,也不会经商,在城中帮人抄写书信,赚一两个铜板度日。

    不知道王刺史召见他是什么意思,孟子固已经在都督府,现在的刺史府门口等了很久。

    他在街道上摆摊的时候,见过王君可的,一个少年郎君,考中状元,升任刺史,这是他做梦都求不来的功名。

    听到召唤,孟子固抖擞精神,整理了一下破旧的灰布长衫,要给刺史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进去,他立即跪下。

    王君可打量了孟子固一样,此人身形修长,秀目含星,面颊消瘦,下巴有一缕黑白夹杂的胡须,又是年轻十五岁,也是个俊俏的人才,顿时对这个读书人有点好感。

    “不要拘束,本官也是打探多日,才知道弄栋城还有你这位才子,遗珠民间,是本官的失误,本官找你来,是想让你人尽其才,胸中有诗书,而无施展的场所,一定非常失落,子固是读圣贤之书,品行端方,可以为人师,本官开办官学,你就负责教授本地的学子。”

    老书生孟子固一听,一种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对王刺史,他顿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

    “这,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将我大唐文明遍布天下,实数功德无量,刺史年轻有为,实在是让我等敬佩万分。”

    “大家都是读书人,有句话说的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立功立德立言,是读书人一生的追求,忠君爱国是读书人的品格,本官聘请你担任教谕,以后就帮本官把姚州官学办起来,教蛮夷读书,目的是为何?让他们服从王法,懂礼仪,去其野性,南蛮不服,是心理上不服,是学识上不服,我们称之为南蛮,因为他们不服王化,你要肩负起教化的重担,让南蛮的孩子学习我华夏文明,心有爱国之心,行有爱国之行。”

    王君可侃侃而谈,让这个老书生感佩无比,这样的见识,真真是状元的见识。

    “在下遵命,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士为知己者死。”

    “说的好,你以后也不愁生机,本官会给你每月两贯的薪酬,干得好,还有奖励。”

    孟子固没想到还有这好处,如果学生再上贡一点,岂不富足。

    “姚州治下,十三岁儿童以下,实行免费教化,不收一个铜钱,本官还给一人三餐补助,学的好的学生,还有奖励。”

    “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等作为,姚州百姓的福音。”

    孟子固老书呆激动的无以言表。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这句话响在他的灵魂深处,作为读书人,他也有见识,知道这么做的重大意义。

    对新来的刺史,老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的大才,要是身居首辅,那绝对是国家大幸。

    官学的地点就定在东边的一处坊,跟姚兴里很近,那边的坊有不少是空着的。

    选定办学点之后,王君可还题了一个名字,叫做云之南官学。

    这个消息传出,让弄栋城的百姓欢呼,他们是睁眼瞎,不会读书写字,他们的孩子会,这叫做一代还比一代强,人生有了盼头,最主要是,不受一文钱的学费,还补助一日三餐,这真是天上掉馅饼。

    读得好,有官做,如果像王刺史这样,年纪轻轻就考中状元,做大官,荣华富贵,是他们几辈子都求不来的,祖坟冒青烟了。

    弄栋城的百姓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这个年龄段的有三百多人,从四岁到十三岁,但来求学的不是全部,王君可也不想一下子全部收下,师资不够,就孟子固一人,是教不了这么多学生的,只有分批教学,经过考核,看看此人的长相,谈吐,资质比较出众的话,就做为第一批生源,只要通过考核,都叫做童生。

    第一批童生暂定为五十人,其他的等有老师之后,再接受入学。

    姚金宝小朋友聪明伶俐,被第一个挑中了,小小年纪,他已经会读几百个字,可以说是同龄中最有文化的。她娘还担心他太小,选不中,这下好了,被选中之后,一日三餐由官学提供,不会饿肚子,她一个人拉扯着孩子,太不容易的。

    王君可因为喜欢金宝这孩子,连带着对他俊俏的娘也有点好感,便安排她在官学给孩子们做饭做菜。

    她娘阿丽玛是乌蛮女子,自从嫁给他爹,一个唐兵伙长,被族人排斥,加上她老公又战死了,更加不待见她娘俩。

    阿丽玛知道以前给金宝铜钱的少年就是王刺史,心中感动,王刺史又是那么英俊,当然她不敢想别的,她一个寡妇,虽然在弄栋城姿色是上乘,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王刺史就是单纯地想帮助她和金宝。

    得到官学厨娘的活,她一定要好好干,这是王刺史要救她娘俩,给她们饭吃。

    书声郎朗响起在兴仁坊的官学中,这种声音对弄栋城的百姓很新奇,很动听,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他们也跟着能读几句。

    姚州城第一次有了圣贤之书的声音。

    教材都是王刺史编写的,叫做什么《三字经》,每句三个字,郎朗上口。

    王君可改编了后世的启蒙教育三字经,将一些后世才发生的朝代去掉了,免得泄露天机,招人诬陷,这费了很大脑筋才改成的。

    老书生更是佩服,这种启蒙教育的教材,一听就懂,易读易背。

    第一批免费的义务教育就在弄栋城开始了,这南蛮娃娃将成为星星之火,把大唐文明传播开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