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争霸三国:开局觉醒华夏英杰系统 > 第71章 汉昭烈帝刘玄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古人看相,有异相者,可成大事。

    刘备面如冠玉、龙眉细目,鼻似玉柱、口赛丹朱,大耳有轮,这双大耳尤是显眼,如那寺庙里的佛爷一般,此乃是有福之相!刘备之外貌可称为异相!

    看着略微崇拜望向自己的刘备,刘煜想到当初一时忘记没检测其属性。今择日不如撞日,此刻刘煜心里默念系统检测这位汉昭烈帝刘玄德的五维属性。

    \"叮!检测到三国本土蜀国开国皇帝五维属性,统帅86,武力88,智力,95,政治94,魅力102。\"

    刘备的属性还是颇为可观的,尤其是魅力更是高达102点。

    刘备为雄略之主,其具有识人善用的性格特点,善于笼络人心,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其始终不放弃初心,为光复汉室蹉跎半生,不屈不挠,最后三分天下,终成一方霸主。

    刘备统领蜀汉之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君主,他统领的蜀汉文臣武将,政治气氛颇为宽松、活跃。

    刘备初期异常艰辛,东奔西走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数十年来四处奔波,张飞关羽二人与刘备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关张二人起初因其汉室宗族身份跟随于刘备,日后真正折服二人的是刘备的仗义与为人。

    三人黄巾立功后,只得封一区区安喜县尉。其和张飞一起捆绑鞭打胡作非为、索要贿赂的督邮,随后弃官逃亡。这一点可以看出刘备不惧强权,敢于斗争。

    刘备在做平原县代县令之时,防御贼寇,乐善好施,深得民心。其仁义感动刺客,使刺客不忍心伤害刘备,遂弃刀而去。

    三爷张飞多次拼死救刘备于危难中,二爷关羽为保全大哥刘备的家眷降于曹操。曹操爱惜关羽才能予高官厚禄授之,可二爷关羽毫不留恋,丝毫不拖泥带水,得知刘备所在就与曹操辞行。

    这才有了那最为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最后关羽终是回到刘备身边,终其一生忠诚于刘备。

    试问?当今世上何人不羡慕桃园三结义。

    还有那\"身在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说的便是刘备与徐庶。

    徐庶出身寒门,少年时喜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捉拿,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

    但同舍之人皆嫌弃徐庶先前为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日早起,孤独一人打扫学舍,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终是学有所成亦。

    刘备胸怀大志,徐庶前来投靠。徐庶为成就刘备大业出谋划策,曹操知徐庶此人乃是出了名的孝子便将其母亲掳走,这使得徐庶方寸大乱,为了其母的安危徐庶只得向刘备辞行。刘备麾下谋士谏言:\"吾等拖住徐庶,曹操见徐庶一直未去必斩其母,徐庶知母死必誓死效忠。\"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

    此计被刘备严厉拒绝,最终还是将徐庶送走。徐庶为报刘备仁义之恩,在曹营终此一生也不为曹操献上一计。

    说到刘备仁义宽厚,还有一人形容那便是黄权。

    黄权,字公衡。年少之时为郡吏,后为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曾多次劝谏刘璋勿要将刘备迎入益州,为刘璋所不喜。后刘璋为刘备所败,这才降于刘备。刘备不计前嫌,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后刘备为征伐东吴,黄权劝谏不止。

    夷陵之战后,黄权被吴军逼上绝路,只得北上投降曹魏。曹丕对黄权很是欣赏,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曹魏的人中有人告诉黄权刘备将其妻儿尽皆屠杀,黄权对其所言嗤之以鼻。

    黄权知道刘备乃是仁厚之君,定然会善待其妻儿老小。

    刘备如黄权所猜测那般不负其所望,自黄权被逼投降曹魏后,蜀国就有人谏言刘备黄权投敌应该诛杀其妻儿老小,以儆效尤。此计策被刘备拒绝,刘备说是他刘备对不起黄权,黄权对自己无有亏欠。自此,对黄权妻儿老小厚待如初。

    黄权之子黄崇留在蜀汉,其一生誓死效忠蜀汉。自诸葛瞻退守绵竹后,黄崇激励部下将士,使部下将士都抱有必死的决心。终以身殉国,不负皇恩。

    夷陵之战将军傅彤自告奋勇率军断后,吴军将其包围劝降,其大骂吴军为\"吴狗\",告诉他们没有投降的大汉将军,最后奋勇拼杀,力竭而亡。

    祭酒程畿负责水路断后,逆流而上。其手下叫其弃船而逃,他告诉麾下士卒,自他从军以来,从未临阵脱逃,何况其身后乃是自家主公。最后亦是力竭而亡。

    在零陵郡时,东吴潘睿在围住习珍之时,也劝降习珍,不想习珍也如将军傅彤说了差不多的话。

    \"吾宁愿做蜀汉的鬼,也不会做你孙吴的臣。\"

    这可刺激到了由蜀降吴的潘睿,其疯狂进攻习珍,将其逼入山中,最后兵尽粮绝,习珍自刎而亡。

    刘备一个卖草鞋的汉室没落子弟,为何会有那么多英雄豪杰与他生死与共,共同追随\"复兴汉室\"的理想呢?还是在于其对臣子的真心相待。

    曾几何时,人们不再相信脱离利益的理想,不再相信人和人之间纯粹的感情。

    (阿柴知道,有人觉得刘备是伪君子,有些人觉得刘备乃仁义之君。对于刘备褒贬不一,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各位见谅,阿柴书中的刘备是仁义之君。)

    少时喜好刘备,喜欢其仁义,佩服其屡败屡战的意志。壮时喜好曹操,喜欢其文武兼备、有勇有谋、杀伐果断,乃是吾辈的楷模。今还是喜欢刘备,尤其他多年落魄之状如自己一般,但其百折不挠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人向往尊敬。

    圣人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圣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