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满朝忠烈,你竟然让我做昏君! > 第88章 林烨罢工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居正的离去,并没有在朝中引起多少浪潮。

    自从徐琨案后,张居正在朝中的影响力就大打折扣,很多与张居正关系亲密的官员都遭受了一定的牵连。

    张居正在此以后也有意收敛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做事比起之前,不再那么高调,若不是王安石状况突发,他可能就会在王安石的强势之下,逐渐淡出内阁。

    只是王安石的突然去世,继任的次辅杨廷和又是张居正的好友,两人在政见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才让张居正在首辅的位置上稍微稳固了些。

    这次张居正突然请辞并迅速得到了批准,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京都,虽然让一些官员感到惊讶,却也没有到惊天动地的地步。

    张居正离去两天后,新的首辅任命就出来了。

    杨廷和正式成为大夏朝的内阁首辅,而杨士奇则成为了次辅。

    吏部尚书杜如晦,礼部尚书房玄龄也依照规矩,进入了内阁,补王安石和张居正两人的缺。

    这次任命并不是出自正常的皇帝谕旨,而是马太后的懿旨。

    全体内阁当时都在府中听参,张居正走后第二天,马太后一道懿旨就把内阁其他人拉回来上班了。

    顺便把空缺也给补上了。

    马太后这样的操作也不是第一次了。

    上次徐琨案的时候,张居正在府中听参也是马太后一道懿旨,就将他轻轻放下。

    只不过这一次,懿旨涉及的规模更大些。

    只有大夏核心的高层才明白这两次懿旨的区别。

    前一次懿旨只是处置听参的官员,而这一次除了处置听参的官员以外,她做了一件只有皇帝能做的事。

    那就是官员的擢升!

    这就向大夏高层释放了一个信号。

    大夏最高的领导机构内阁,实际上已经将本属于皇帝权力转交给了慈安宫。

    而且高层们相信,这个信号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大夏王朝。

    到那个时候,马太后临朝听制,可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林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开始了他“无力”的抵抗。

    他罢工了。

    他不仅不再参加朝会,甚至连养心殿都不去了。

    南书房的四位老爷子被他粗鲁地轰出了皇宫,给了点银两,滚回原籍养老去了。

    他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在朝臣的视线中。

    据后宫传出来的消息,皇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御马监和御花园中度过。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些事情。

    放在以前,尚还有张居正和两位都御史出来匡正,可现在,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多此一举。

    官员想的是,只要皇上不要再作妖,干那种让朝廷运转停滞的破事,你爱干嘛就干嘛去吧。

    现在的大夏,似乎并不太需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图章。

    但是,几天后,宫中又传出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

    起居注官司马迁因为向皇上询问两位大人的下落,竟被皇上处了宫刑!

    其实,新内阁一上来,就赦免了魏征和海瑞两人。

    可问题是,这两人并没有关在大夏任何一个官方的大牢中。

    都察院的官员查遍了大夏全部大大小小的大佬,都没有找到两个大人的下落。

    他们也尝试上书内阁,让内阁去林烨要人。

    可内阁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杨廷和他们也知道,林烨虽然没有亲政,他毕竟也是大夏的皇帝,御林军还是只听林烨一个人的。

    更何况,林烨现在任命了一个赵云担任御林军的最高将领,赵云短时间内就在御林军中建立了颇高的威望。

    如果林烨铁了心要将两个大人关起来,内阁也是无能为力的。

    内阁现在的想法就是,就让林烨在皇宫内闹吧,出了皇宫,就是他们主政的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魏征和海瑞两个人在哪里?重要么?

    说起来,张居正和杨廷和两人都不太喜欢这两个都御史。

    有他们两个在,都察院就是铁板一块,谁想掌控都察院这股政治力量,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张居正和王安石当时对御史们的使用都哄着他们来。

    只有寥寥数人真正能为他们所用。

    现在魏征和海瑞不在了,都察院群龙无首,正好是一些人分割利用都察院的最好时机。

    而且自从内阁下了赦免释放两人的票拟后,都察院众人也不再是一条心了。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已经取得了足够大的胜利。

    他们自以为凭借一己之力扳倒了前任首辅,并且让皇帝也低头了,使得大夏的朝政回到了文官们的手中。

    如今的大夏,只要内阁点头的事,再也没有第二个声音出来反对。

    这一切不正是他们都察院的功劳么?

    至于那两位大人,不是他们不想救,而是找不着啊!

    人力终有穷尽时么。

    再说了,两个大人不在了,那么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两个位置不就腾出来了么?

    因此都察院中也有很多人不希望两个大人很快就回来。

    所以,魏征和海瑞两位回不回来,对都察院来说,重要么?

    可是,很多人不希望两人回来,跟皇上不让两人回来是两码事!

    司马迁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起居注官,他却因为询问两个大人的下落,被皇上处刑?

    这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众多官员到司马迁府上时,见到了面如金纸,奄奄一息的司马迁。

    那怒气值直线飙升!

    他们也不管身为起居注官的司马迁为什么关心起了两位大人的下落,只知道林烨做的事实在是天怒人怨!

    刚消停了没几天的杨继盛,又找到了开火的理由。

    他自命为大夏言官的暂时领袖,当夜就串联好了都察院和其他部衙的一些官员。

    第二日,他们连名存实亡的早朝都没有参加,而是直奔林烨的寝宫。

    林烨当时还在睡着懒觉,就被杨继盛那中气十足的声音给惊醒了。

    郑和满脸着急地进来禀报,说寝宫外已经跪满了官员。

    林烨先略微一惊,随后便冷笑道:“可以啊,都逼到朕的寝宫前来了?郑和,你去找陆炳,让他带着情报局的人过来,朕先出去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郑和为难道:“皇上,大人们的情绪有些激动,您还是不要出去的好。”

    林烨摆摆手道:“这是在大内,是朕的寝宫!朕还怕他们造反不成?”

    赶走了还想多嘴的郑和,林烨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穿好了常服,拿起毛巾随便抹了把脸,他便让人打开了寝宫的大门。

    杨继盛听到了宫门打开的声音,便抬起头来。

    清晨的阳光只能照到门内的一步,林烨的身影却浸在阳光不能达到的黑暗中。

    可杨继盛却感到两道如刀般的目光剜在自己身上。

    没来由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杨继盛打了个寒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