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七零空间:冤种被疯批知青缠上了 > 第277章 秋收后进补,帮忙买粮食

第277章 秋收后进补,帮忙买粮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说可以托人捎带粮食,任元勋心思微动,自己也加了二十块,让云岚帮着买点大米。

    刘小英最近越来越能吃了,他的粮票也有些支持不住,如果云岚不用票也能买到米的话,也能给他解决一半难题。

    联系货车司机,任元勋跟着孙老太的儿子一起去的,托他们秋收过后,经过苏南的话,与云岚联系。

    云岚收到回信的时候,秋收已经过半。

    黄豆绿豆芝麻花生土豆红薯等已经收了一大半,只剩下水稻与玉米。

    江南一带水源充足,水田也多,占了一半的良田。

    今年的水田收割水稻更麻烦一点,因为收割水稻,先把水田中的鱼儿抓了。

    随着大队收割水稻的开始,城里单位食堂,大饭店,还有好几个工厂食堂的采购纷纷下乡,求购稻田鱼。

    稻田鱼品种杂而大小不一,但不管弄鱼汤还是红烧,俱十分鲜美滑嫩,并且比河里打的鱼价格低廉,不需要票。

    城里几个工厂食堂与国营饭店俱有意下订。

    陈村长安排云岚带着一群十余岁的小姑娘与少年先把水田放水,然后先抓鱼,后面跟着一群人开始收割水稻。

    因为多了一倍的工作,水稻的收割变得更紧张。

    即使如此,整个大队所有人都是兴高采烈的,因为陈村长说了,这些卖鱼的钱,会根据他们的工分分配。

    稻田鱼的价格可不比小龙虾,六毛一斤,比小龙虾简单,价格更高,肯定更赚钱。

    一条条巴掌般长的鱼儿被抓了起来,大的七八两,小的也有三四两,一亩少的六七十斤鱼,多的一百三四十也有。

    五南大队三百余的人口,水田也差不多三百亩。

    云岚带着一群半大小子一天到晚弯腰抓鱼,一天捞上七八百斤鱼,收了一个多星期的鱼,,卖了八千多斤鱼,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当然,还有一百多亩的水田没有鱼的,陈村长一边派人收割把那边的水稻收割打谷子,一边派人跟在云岚等人身后收割水稻。

    云岚曾经说过,稻田养鱼能增产,所以,养鱼收割的水稻与不养鱼的还分开了,最后统计产量。

    忙活了十几天,三百余亩的水稻全部收割完毕。

    众人又纷纷晒谷入仓,统计数量,上交公粮。

    另几个女知青天天在晒谷场那边扬谷打穗,也叫苦不迭。

    即使是穿上了长袖长裤,戴上帷帽,每天放工,也满头满身都是扬谷子扬起的灰。

    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每天众采购收走鱼后,陈村长每天留下百余斤的稻田鱼,给大队所有家庭都瓜分一些。

    每一户都可以分上一斤左右的鱼,在秋收后期,因为天天有鱼补充营养,大队众社员精神都好了许多。

    体力劳动对人的精气神的损耗非常大,每天有一斤左右的鱼可以补充营养,今年这秋收比往年好多了。

    一百三十四亩养鱼的水稻的产量,比不养鱼的水稻产量高一些。

    水稻更饱满。产量提高了五六个百分比。

    而上回云岚种的玉米留的种子,在九月中的时候也开始收了,这一批玉米产量比上一回的更高。

    几乎每亩都达到了十三四石的产量。

    陈村长与几个种田老把式一商量,特意留下了三亩的玉米再长十余天,准备留种。

    长达四十天的秋收过后,粮食俱已入仓,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

    云岚不太清楚,但听另几个知青表示,今年的粮食比去年的粮食高产。

    粮食丰产,今年可以多分不少粮食,还可以分钱呢!

    陈村长安排了百余名身强体壮的社员们送粮到粮站交粮食。

    而其他的女知青与村妇,却是可以休息几天。

    听说可以休息,一群知青回到院子,俱累瘫到床上,几乎不想爬起来了。

    云岚在院子中足足躺了一天,然后才带着钱到隔壁寻何大娘换只母鸡。

    听说云岚想吃鸡,何大娘一边给她抓一只最肥的老母鸡,一边笑呵呵说道:“小云知青?大队这半个月天天吃鱼,你还要杀鸡呀?”

    云岚不在意地摇了摇头:“吃了半个月的鱼,都吃腻了,换只鸡补补身子!”

    何大娘闻言不禁摇头嘻嘻笑着:“还是小云知青厉害,我们一连吃半个月的鱼,都觉怎么吃也不够,你却吃腻了。”

    云岚看了看何大娘身后的两个儿子与女儿,笑眯眯说道:“那怎么一样?我就算每天只有一条鱼,也是一个人吃。”

    “你们两条三条,五六个人吃,当然是不够的。”

    两人低声说笑着,何大娘抓过老母鸡递了过来,看了看云岚,犹豫地问道:“小云知青,你有没酒票?”

    “酒票?有呀,有好事要庆祝吗?”

    云岚惊讶了一下,便点了点头。

    何大娘看了看自己家的老大,笑眯眯地低语道:“今天李嫂子找到我,就她娘家有个侄女跟老大差不多,介绍给他相看的。”

    何大娘开了口,她的儿子何峰便羞红了脸,头一低往屋里去了。

    何大娘呵呵笑着,继续说道:“要相看了,总得准备一些东西,我打算明天让他到城里买点烟酒糖等东西,就是没有酒票。”

    云岚抿嘴嘻嘻一笑:“这个简单,烟酒糖的票都有,我拿给你就是。”

    “其他的我也有,就没换到酒票,小云知青,给我换一张酒票就成。”

    “好,我回去给你拿。”

    云岚接过老母鸡,再给她塞钱,却是死活不肯要了。

    她也不在意,一张酒票也能换二三块呢,换她一只鸡,自己还算是吃亏了。

    当然,她也不把这点东西放在心上,抓着老母鸡起身,看了看何小丫道:“要不,小丫跟我去后院,我拿给你带回来?”

    何小丫闻言高兴地答应了,兴奋地跟着云岚去知青后院。

    云岚带着老母鸡回了后院,先是从屋里抽了一张酒票给小丫,顺手又给她抓了一把红枣干。

    “来,吃枣,这枣不错,挺甜的。”

    何小丫高兴地接过了,看了看手中的红枣,不禁兴奋地叫道:“这红枣好大,比我娘买的还要好。”

    “你这小丫头,也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带着吃吧,姐这有的是。”

    云岚拍了拍她的脑袋,挥挥手把她送了出去。

    送走了何小丫,云岚便杀鸡,切了半只母鸡炖鸡汤。

    这老母鸡听说养了两年多,又肥又壮,估计有六七斤。

    云岚用红枣枸杞加党参炖了两个多小时,那香浓的味道,弥散在院子周围,久久不散。

    她又用另一个灶煮起了饭,这才取出上回收到的汇款单与家里回信。

    看到刘老太与任元勋给她寄的钱,云岚有些无奈。

    算了,不管怎么样,这些人也不会相信她不缺钱,大不了给他们多带点粮食好了。

    任元勋都让她帮着捎一点大米,想来家中没什么粮票,担心刘小英坐月子时吃不饱?

    城里就这点不好,要钱不说,还一定要有票,没票的话,连粮食也买不了。

    刘老太与任元勋的回信都写到了刘小英的现状,自从四五月吃了她的腌小黄瓜后。

    刘小英后来胃口大开,不管什么吃的,都来者不拒,并且总觉得饿得慌,一天至少吃五六回。

    幸好云岚这几个月寄了不少好东西回去,不仅仅营养价值高,最重要的,还解决了不少食物需求。

    而这一回,她寄回的桃胶与银耳也十分合刘小英的胃口,能量不高,但能裹腹,口感也好。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她这一胎养得十分好。

    因为底子差,任元勋对她的身体也非常重视,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的,马上带她去医院。

    云岚看到这里,放下了心,看来,她临近过年时回去看看就得了。

    至于刘老太托她帮忙买的粮食,云岚丝毫不放在心上。

    在大队买上七八十斤就好了,余下的,她从空间中弄点粮食让人一起捎回去,这样也不会太着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