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田园记之药娘当家 > 20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卫玉良?”闻言路明珠从冥想中回过神来,诧异道:“他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可知道来有什么事?”

    不怪路明珠惊讶,一般人去别人家里拜访,都是尽量选上午,而且只要不是至亲好友,都会避开吃饭的时候。而卫玉良却把这两条全占了,那就说明他真的是有急事!

    王英姑答:“我还真听了两句儿,因前院没茶叶了,我去送时,正听卫公子在跟老太爷和四公子在那里大声……谈论,好象说的就是流民之事,因卫公子话语太急,我也没太听清楚,好象是卫公子在问老太爷究竟是怎么打算的……卫公子说,得到确切消息,其他地方的流民也都向宝安涌来……”

    王英姑说这些时,神情间颇有点躲闪,见状路明珠略一沉吟就明白了,说什么卫玉良来陈家拜访,与其这样说,还不如说是来兴师问罪的!因陈老太爷牵头组织施粥,流民们就都来这里寻生路了!

    “那老太爷是怎么说的?”路明珠急忙问。

    王英姑摇头:“我后面没有再听,卫公子脸都气青了,老太爷一直沉默,我还哪敢在那里呆啊。”

    王英姑说着叹了口气:“也不能怪卫公子……”王英姑并没有把话说完,路明珠又岂不知这个道理。心中一动:“要不我去听一听?”

    并不是路明珠爱管闲事,所谓的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真有流民源源不断地拥堵到宝安,她就要根据形势做相应的准备,因为这些流民本是报着期望而来,但发现到达目的地后并没有获得想像中的安稳(因为粮食已经不够了),流民变暴民也只不过顷刻之间。

    “这,不好吧,而且卫公子来时带着小厮呢,他们都在前院儿呆着,不会由着我们偷听的。”王英姑摇头道。

    路明珠摆摆手:“咱们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去,姐姐你可能没注意到,这个宅子后院儿和中间院、以及前院儿这三者间,除了分别由一道月亮门儿相通,在每个院子的西南角,俱都有一道偏门儿相通,我猜度着应该是平时运送柴火或者恭桶的出入之地,我们就从那里进入前院儿,老太爷一向在东边厢房里议事,而那里的耳房正好空着,我们正好到那屋子里去。”

    路明珠是那天搬来后,就把这座宅院细细看了一遍,当时就发现每层院在相同部位都有一道小门儿彼此相通,这时她就打算从那里过。

    “对了,卫公子的小厮没有在厢房外等着吧,”路明珠也是猜的,卫玉良来找陈老太爷绝对是质问来了,但不管怎样以陈老太爷的名望、还有他和陈庭轩的交情,卫玉良都不可能真正和陈家交恶,但言虽如此,人往往争论起来就管不住自己了,是以有可能说话不好听,那为了避免外人听到争论的具体内容,卫玉良肯定不会让跟着的人在近处呆着,但为了保险起见路明珠还是问了一声。

    “这倒没有,卫公子共带来了四人,他们都在靠近大门处呆着呢。”

    这跟路明珠想的一样,卫玉良来陈家,谈话内容虽然不愿让跟着的人听到,但最不愿意的是让外面的人听到,那最有可能就是让小厮们守好陈家门口儿,那正好方便她们行事。满意之余路明珠把想法跟王英姑说了一番。

    而王英姑自是满口答应,不过她倒没有路明珠想的那么多,只因她是借着路明珠的关系才在陈家落脚,是以她尽力保持和路明珠同进同出。

    打算好两人就开始行动了,果如路明珠所料,那几道小门儿周围十分安静,两人悄无声息地就来到了前院儿,很轻松就闪进了路明珠所说的那耳房内,而这耳房就和陈老太爷等人所在的屋子只有一墙之隔,因而路明珠二人十分轻松就听到了屋内几人的谈话,当然重点儿是卫玉良的声音太大了!

    她们进来时正好听到卫玉良气愤的声音:“陈老儿,按理我是晚辈,不该这样说您,可是你看看,就因为您不听劝告非要施粥,才多长时间,宝安城就乱成这样了!而您想不到这结果也算,可是七年前是您亲自说,绝不能因一时的善心对流民施行援助,七年前是听了您的话,宝安虽经受了部分损失,但最终转危为安。可七年后的今日,您为何明知会造成严重后果,还非要一意孤行?陈老儿,此时我倒要问问您,今日的局面,您该如何给宝安众百姓一个交待?”

    卫玉良是真急了!路明珠站在那里皱眉听着,心中替陈老太爷捏了一把汗,不过私心里她也和卫玉良一样想知道陈老太爷这样做究竟是何原因。

    却听陈老太爷叹了一声:“卫公子这话,竟问的老夫无话可说了。不过听卫公子的话,竟是疑心老夫是有意让这些流民扰乱宝安的安定,我只能说是你多想了,不管怎样宝安是老夫的故里,我只有盼着宝安好的……”

    陈老太爷沉吟地说着,但话没说完就被卫玉良打断了:“卫某反正是想不通陈老儿为何同样的一件事,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这个么,哎,应该说是老夫随着年龄渐长,心逐渐变软了吧,其实七年前老夫做出不能对流民赈济的决定心中也很难过,本来那些流民已经很惨了,可是当时为了所谓的大局,老夫硬着心肠看着他们忍饥挨饿地从一个城镇流亡到另一个城镇,他们之间有妇孺也有幼童,更有一些人因禁不住风霜,倒下后再也没有起来……这些,当年老夫都听人禀报过,不瞒卫公子,我那时一夜夜地睡不着觉,一直在问自己,是否做的真的是对的……”

    老太爷幽幽地边说边叹息着,一番话竟把卫玉良说得哑口无言,路明珠却皱着眉头,老太爷看似说的是心里话,但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说实话路明珠的眼里,老太爷虽算得一个正义之士,但可不一定就会因这些事就真的夜不能寐!而她也不认为卫玉良会相信!

    果不其然只静了几秒钟,卫玉良沉声开口:“陈老儿这样说,卫某也不知如何作答,毕竟卫某没有读心术,并不知陈老儿心中到底作何想!不过陈老儿,抛开这些不说,宝安县造成今时的局面,陈老儿‘功不可没’,不瞒您,只因为施粥之事儿是您牵头我父亲才没有采取强硬措施,但造成的结果却是显百易见的,陈老儿您不能只用‘心软’来搪塞我,因为您愚弄我也就算了,可是宝安的百姓却不该被您所累!”

    “卫兄,”路明珠正胆战心惊听着卫玉良对陈老太爷的抨击,突然听到陈庭轩插话了,只听他道:

    “我知道碰到这样的事儿,卫县令肯定急坏了,但不管怎样,我祖父是一片好心,只不过他的好心办了坏事儿,不瞒你说,当日我也有过和你同样的疑问,但我祖父说,七年前的事儿他虽然是以大局出发,但那决定也极损阴德,是而后来我陈家才会遭被抄家的不妄之灾,你知道我祖父年龄一年老似一年,不免就信了因果之说,他今日如此对待这些流民,正是想赎七年前良心不安的罪……”

    打陈庭轩开口,路明珠是竖着耳朵听,但万没想到他会用‘赎罪’这样的借口,意思是陈老太爷自觉七年前对不起那一批流民,是而今日对这批流民就狠不下心驱逐,额,听着倒也能哄人,但,太牵强了吧。

    路明珠正担心这话哄不了卫玉良,没想到陈庭轩的话还没有完:“是以,我虽然不敢违背祖父的心愿,但因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也一直在想办法,只是没有想到这样急,卫兄,你听我说,我有一个办法,不知能不能救宝安于水火之中”

    陈庭轩有办法?而且他早就想到了?说实话路明珠不敢深信,但她还是更加认真地听了下去,果然卫玉良被打动:“什么办法,只要能解得宝安之危,让百姓们能不再恐慌恢复安居乐业,卫某敢保证对陈老太爷的所为既往不咎!”

    额,卫玉良终于说出来了,他来这里就是问罪的,不过显然他更关心陈庭轩说的方法,于是连声催问。

    就听陈庭轩沉声道:“流民为何聚集到宝安,就是因为我祖父在此地牵头儿施粥,流民们才流连不去,而我们都知道这些流民是来自西北一带,那如果,我们从宝安至西北,将经过的州镇都设上施粥点儿,那时不管流民到哪里都能有果腹之物,他们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其码宝安会减少许多压力,卫兄,你看此计如何?”

    嗯?把各地都设上施粥点儿吗?这样的确能解决宝安之危,听到这里路明珠也豁然开朗,其实早应该这样啊,那样等于各地都接纳部分流民,宝安就不会被众多流民所累了!

    只是她正想着呢,突然听到卫玉良沉默了片刻后冷笑着开口:“陈庭轩,你是真的一心为了流民吗?我看分明是你想了一个暗渡陈仓之计,你是想到西北去!”

    闻言路明珠一下子惊出了一身冷汗,什么,陈庭轩想离开陈家,离开宝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