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铁骑踏乱明 > 第132章 定边众将夺铁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报告沈大哥,此次我张小六和张大群张大哥带着射声游骑和捧日虎骑的那帮新兵蛋子们按照沈默大哥的吩咐出击埋伏鞑子兵,共斩获真奴(也就是那七名后金精锐马甲兵)首级七颗,包衣奴才首级五十六颗,上好辽东战马二十六匹,骡驴马车三十八辆,精铁棉甲七副,其中有三副棉甲被那些紧张的新兵蛋子们给戳烂了,已经送到铁匠铺中交于李老汉他们几个工匠了,预计修复后就可以再次进行使用,其余所缴获粮食、金银、衣钵、布匹等无算。”

    刚刚带着射声游骑和破甲虎枪队的新兵蛋子们风尘仆仆的赶到定边堡的张大群和张小六二人对着沈默高兴地大声汇报着他们此次伏击鞑子兵的战果。由于心思谨慎的张大群担心路途中再发生其他的变故,便命令射声游骑和破甲虎枪队的新兵们一路上不顾劳累、日夜兼程的赶路。

    虽然确实有些仓促与劳累,不过好在这些新兵蛋子们都在正式入伍之前的新兵集训中接受过严格的体力训练(说白了就是每天围着训练场跑八圈),再加上他们这些新兵蛋子们个个每天都有炊事班精心做出的香喷喷肉汤滋养着,体力与持久力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而那几百个在后金鞑子兵手中忍饥挨饿、受尽屈辱的难民们虽然一个个都面黄肌瘦,但他们心中都明白,眼下只有跟着这帮穿着大红色胖袄的明军走,他们才会有一丝活路,

    因此,他们都不顾身上的饥饿与困乏,依旧鼓足精神跟着定边堡红袍军拼命向定边堡方向飞奔。而张大群射声游骑队的这帮新兵蛋子们也纷纷把自己的战马让给这些刚刚看到一丝生的希望的难民们。紧赶慢赶下,张大群和张小六二人和其余新兵蛋子们终于在两日之内,带领着这帮子被解救的百姓们来到定边堡。

    “好,两位兄弟真是辛苦,真是令沈默我没有想到,这些新兵们第一次随军出战就能取得如此战果,多亏了两位兄弟带兵有方呀!”

    沈默微笑着拍着张小六和张大群二人的肩膀,对着二人赞许的说道。

    在沈默心中所想的,便是要将这些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分为几波,跟着林虎、张大群这几个老兵油子,以打劫后金鞑子兵这种方式来锻练他们的胆气与血性。这种方式,就相当于后世兔子部队不定期的去荒郊野外之地进行拉练一般。而沈默也在明末这个乱世利用这种方式,即可以锻炼出这些刚刚入伍新兵蛋子的胆气与魄力,又可以为自己的定边堡增添急需的人力(也就是无家可归的难民)以及物力资源(也就是战马、粮食、后金鞑子兵的精良盔甲、刀剑等武器),这种训练方式,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沈默大哥哪里的话,如果不是沈默大哥提前订好的战略与上好计策的话,我张小六和张大哥这两个平日里只会舞刀弄枪的粗糙汉子就算是想破了大天,也想不出如此良好的计策呀!”

    张小六露出两颗小虎牙,对着沈默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启禀沈默大哥,我徐虎和林虎大哥按照你沈默大哥的吩咐,带着雏虎队的那几十个新兵崽子们日夜兼程前往铁岭周围侦察,果然真的如同沈默大哥你所预料的那样,铁岭城周围十里八乡的村子已经被那些天杀的鞑子兵给祸害得不成样子了。周围十里八乡根本就找不到一个活着的乡亲,遍地都是被那些天杀的鞑子兵们给祸害的尸骨遗骸以及数不尽的被这些天杀的畜生鞑子兵们烧毁的房屋,只有保留着高大宽厚城墙的铁岭城池还算完整,勉强有些炊烟从铁岭城池内燃起。根据一个从铁岭城里出来为后金鞑子兵们烧水做饭的老乡所说,那后金老贼酋努尔哈赤已经带着后金八旗四万精锐大军向铁岭以北方向开拔而去,并且还随军带了大量从铁岭城周围劫掠的百姓乡亲们和粮草金银,现在整个铁岭城只有正黄旗一个牛录的鞑子兵。“

    正当沈默和张小六、张大群二人笑嘻嘻地闲谈的时候,前几日被沈默派去带领着雏虎队四十几名新兵前去刚刚被后金老贼酋努尔哈赤占领不到半月的铁岭城中前去侦察后金鞑子情况的徐虎和林虎二人满头大汗的回到定边堡中。林虎、徐虎这两只”猛虎“一回到定边堡内,还未来得及脱下已经被汗液浸透的盔甲,就带着满身的臭汗火急火燎地冲到定边堡议事堂内,向沈默进行禀报。

    ”好,那后金努尔哈赤老贼,可算被我沈默给逮到了这个机会!弟兄们,我们定边堡红袍军为那些被后金鞑子兵们残忍杀害的乡亲们报仇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干他们一票子!“

    沈默在耐心听完满头大汗的徐虎向自己禀报完毕后,顿时心中大喜。那后金老贼酋努尔哈赤果然如同后世历史书中所说的一样,趁着大明朝廷新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和新任辽东巡抚王化贞还未来得及反应之时,带领着来去如风的后金八旗精锐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铁岭城与马林驻守的开原城攻下,便只留下极少数八旗鞑子兵与包衣奴才兵驻守刚刚被努尔哈赤攻下的开原、铁岭二城。之后,便带领着四万余来去如风的后金八旗精锐骑兵以及刚刚收编的汉军(也就是投降的明军所组成的队伍,俗称为“汉奸”“二鞑子”)火速北上,彻底将还臣服于大明朝廷与努尔哈赤建州女真负隅顽抗的叶赫女真部落余部征服,并且还捎带脚地将铁岭、开原以北的其余几个当时还臣服于大明朝廷的游牧部落彻底征服。至此,除去山海关、宁远城、沈阳、辽阳以及这些城池周边的戍堡军镇以外,其余关外之地,都被努尔哈赤收入囊中。

    (补充:叶赫有姓氏与部落之分,部落主要指16至17世纪建立于今天吉林省西部的叶赫部(也称叶赫国),作为姓氏则主要指叶赫那拉家族,是女真那拉姓中的一个外来分支。那拉是肃慎(女真)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其支非常繁多,因那拉氏分布于叶赫河附近,便得名叶赫那拉。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叶赫是满语“yehe”的汉语音译,直译为野鸭子,叶赫那拉部因叶赫河而得名。那拉“nara”出自古女真语,直译为五彩日光。叶赫那拉“yehenara”本意即为野鸭河流域的阳光家族。

    明代叶赫部成为海西女真四部(“海西四部”)之一,依附乌拉部(乌拉部即扈伦国嫡系那拉氏,后称乌拉那拉),与明保持密切关系。因靠近明在当地所设的马市镇北关(俗称北关),故明人有时也称叶赫部为“北关”。万历四十七年为建州女真所吞并。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明永乐元年,明朝廷在绥芬河流域设置建州卫,后来又任命努尔哈赤的先祖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两卫辗转迁徙,都迁到了以今新宾老城为中心的地方,后又分出了建州右卫。这样,就形成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

    叶赫,是“海西四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之一。叶赫先世一说姓土默特氏,本是蒙古族,后来灭掉扈伦那拉部,改姓那拉氏。那拉是太阳的意思。明朝时,叶赫部依险筑城,开始称雄于海西女真。然实考金代以前即有之叶赫那拉部,实为同姓叶赫是也。

    当时女真的众多部落之间经常互有争斗。而明朝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对付女真的一般策略,是尽力维持各部落的均势,防止其中某个部落成为独霸东北的势力。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便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崛起。

    叶赫那拉氏族与爱新觉罗氏族之间的的矛盾由来已久。据说早在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族与爱新觉罗氏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指着大地说:“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就是太阳的意思)。”结果,在那场战争中,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氏,成为当时女真族最大的部落。

    然而,历史的发展难以预见。叶赫那拉氏族和爱新觉罗氏族总是在敌人与朋友之间徘徊,是敌人的时候,难免要打上几仗;是朋友的时候,便开始联姻。是战是和,都是视当时的情况和利益而定。事实上,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统之亲,努尔哈赤不但是叶赫那拉氏所生,还娶了叶赫那拉部落的女子。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便是叶赫那拉氏(孟古)所生。

    在部落间普遍靠联姻来改善关系的局势下,东哥是叶赫公主的身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政治漩涡。可以说,从她生下来开始就可以预料,她必将成为部落联姻中的棋子。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有那么多部落是因为她而灭亡。东哥全名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是叶赫部的公主,有满蒙第一美女之称。东哥出生时,叶赫部的萨满(巫师)曾评论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这个小女孩,长成后果然成为一代绝色美女,引无数位英雄竞折腰。

    万历十一年,建州右卫的王杲和儿子阿台反叛明朝,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围剿古勒寨。混战中,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努尔哈赤异常愤怒。虽然明朝给了他三十匹马,三十道敕书,并让他承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但这些都没有平复努尔哈赤心中的怒火。努尔哈赤用祖父留下的十三副兵甲,拉起了一支队伍,在赫图阿拉起兵。

    一天,努尔哈赤经过叶赫部,叶赫部的首领扬吉努见努尔哈赤年轻有为,料他将来必成大事,提出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孟古嫁给他。努尔哈赤当即答应了。事隔不久,扬吉努兄弟因事触怒了明朝,被明朝廷设计诱杀。扬吉努兄弟的儿子布塞和纳林布禄分别继为贝勒。

    万历十六年,扬吉努的儿子纳林布禄履行其父生前许下的婚约,将十四岁的妹妹孟古送给努尔哈赤为妻。孟古极得努尔哈赤的宠爱,生下了皇太极。此时,两家的关系还是融洽的。但是到了明朝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割据辽东,称大汗,国号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明万历四十六年,在明朝的支持下,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儿子率军进攻了努尔哈赤统治下的后金。第二年正月,努尔哈赤便给予了狠狠的报复。同年,明朝鉴于努尔哈赤太过于猖狂,东北各部几乎都被他征服了,于是派辽东经略杨镐率四路大军前往剿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大战”。叶赫也参战了,打算助明军一臂之力。结果明军大败。叶赫见到明军战败,慌忙撤退。

    这次大战之后,明朝兵败失地。为了挽回辽东局势,明朝派熊廷弼经略辽东。于是努尔哈赤调转兵锋,集中力量进攻叶赫。八月,努尔哈赤发下誓言:“不克叶赫,誓不回师!”率大军征叶赫。叶赫却出战不利,金台石、布扬古两位将领分别固守东、西二城。努尔哈赤命后金军掘地为穴,城墙倒塌,后金军攻入城中。金台石拒不投降,自焚而死。布扬古见东城已破,孤城无援,在得到降后不杀的保证后,才盟毕出降。努尔哈赤为防止叶赫东山再起,这次没有履行诺言,杀了布扬古,叶赫部遂告灭亡。努尔哈赤将叶赫的平民迁到建州,入籍编旗,变成了自己的臣民。

    据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世代为仇,清廷宫中后妃不选叶赫的祖制。其实这是荒诞的无稽之谈,清朝的历代皇帝都有姓叶赫那拉氏的嫔妃,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即是叶赫那拉氏之后。而叶赫的子孙有不少在清朝廷位居要职。金台石的儿子德尔格勒,授佐领,予三等男爵;其弟尼雅哈,授佐领,予骑都尉世职;孙子南楚,任护军统领,袭三等男爵。尼雅哈的儿子明珠是康熙朝有名的权臣,由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再授弘文院学士,又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使、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可谓是权倾一时。南楚的儿子穆占率兵征湖南,平云南,后授正黄旗都统,列议政大臣。

    不过,不可思议的是,清朝最终确实亡于叶赫那拉氏之手。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由于她的保守和固执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最终签署清帝退位条约的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太后,也姓叶赫那拉。这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呀!)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五二零哟,笔者老白祝愿各位书友们都和自己的另一半长长久久,其余单身狗书友们也祝愿你们早点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哟!我是崔更过百必爆更的老白,大家晚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