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秦:穿越嬴政之子横扫八荒六合 > 第144章 错判的代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有赵王迁小孩子心气不愿意在帐篷里住太久,李牧包括倡后都认为目前的对策是行之有效的,毕竟韩信和王翦的大规模侵袭战越来越少。

    他们认为,战场的天平已经在向赵国倾斜。

    邯郸中的秦军得不到援军只能死守,可用之兵只能越打越少。

    随着兵力越来越少,弹压城内赵国百姓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

    李牧和倡后甚至以为,不久的将来他们一觉醒来就会突然发现城内百姓已经赶走了秦军拿回了邯郸。

    漳水防线交给了赵葱,十万赵军进取不足防守有余。

    房子的恒?手里只有步兵没有骑兵,对于邯郸战事能做的也很有限。

    李牧不去打他他就偷笑了。

    即使王翦、韩信的骑兵离开邯郸转而去会师恒?整编成一军来邯郸李牧也不虚。

    他们加一起也就五万步兵五万骑兵。

    现在骑兵已经没了作战环境,下马作战的骑兵战斗力还不如步兵。

    秦赵战场上连死囚带降军秦国只有十多万人还分割在两地,怎么和李牧打?

    秦赵战事仿佛已经尘埃落定。,李牧甚至想再分出五万人给赵葱来保证漳水防线的万无一失。

    只是倡后不同意,她能接受李牧的策略已经是极限,如果可能她想明天就夺回邯郸。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小白如何在被俘之后还露出那可恶的笑脸……

    战事就这样仿佛在按照李牧的预想发展,王翦和韩信毫无办法只能不停的小规模侵扰。

    他们可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不得不主动扩大战场。

    秦军骑兵部队离邯郸越来越远……

    王翦大名六国谁人不知,李牧开始的时候还以为王翦或是会师恒?或是夹击漳水。

    只是王翦完全没有这样做的意思,李牧很挠头。

    王翦的行为从军事上解释不了,李牧甚至开始从他并不擅长的政治角度分析王翦的动机。

    政治内斗十段高手倡后否决了李牧的胡思乱想,无论从任何角度,王翦的行为明显没有政治企图。

    不考虑军事只考虑政治的话,从任何角度来看,邯郸战役的胜利才是对王翦唯一有利的结果。

    李牧有种莫名的担心,他不信名将王翦会真的没有办法应付自己的对策。

    上策是夹击漳水防线,李牧如果来援,就消耗赵军有生力量,弄不好有机会的话还能围点打次援。

    毕竟坑还没挖到漳水防线那一边,王翦的骑兵对于已经放弃骑兵纯步兵的李牧完全是无敌的。

    中策是会师恒?,这样一来,秦军就没有了明显的兵种短腿。

    步兵骑兵齐全,他们又有那种火力非常棒的连弩……

    步兵骑兵协同不说能凿穿李牧的步兵防线,最起码也能消耗掉很多赵军的性命。

    倡后不懂军事很乐观,她认为李牧有点高看王翦了。

    秦国军事实力强、后勤保障又给力,王翦以往打的都是顺风仗,这并不能说明王翦的军事能力在李牧之上。

    王翦也许运气好,也许是一直是恃强凌弱……

    既然倡后都这样分析,李牧也只好半信半疑的压下自己的不安,反正目前也没有更有效的对策。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转眼之间过去了三个多月。

    王翦和韩信这三个月总给李牧一个错觉,仿佛再加把油不说歼灭他们至少也能把他们赶到恒?的房子那里。

    但是每次都是差那么一点点,王翦和韩信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赵军的坑也越挖越多。

    李牧不安的感觉也越来越重。

    好几次王翦和韩信已经被逼到恒?的房子附近,奇怪的是他们就是不进城,恒?也像睡着了一样完全不援助。

    如果说王翦名不符实一开始没想到正确的策略,但经过三个多月的纠缠他们又几次路过房子城下,这样就完全说不通了。

    再有就是,邯郸也始终摇摇欲坠的就是攻不破。

    秦军的防御力量虽然忽强忽弱但是赵军总是差那么一丢丢攻不下邯郸。

    更蹊跷的是,三个多月了,李牧甚至没有一次攻上了邯郸的城墙!

    按说如果邯郸一直在勉力支撑、防御力量一直与李牧的攻城力量相差不多的话,赵军不会一次城墙都没上去。

    哪怕成功的登上过城墙但是由于后继乏力又被秦军赶下来的话那也算正常。

    李牧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怀疑,秦军一直是在演戏!

    邯郸的防守力量目前看完全能顶得住赵军的进攻,他们一直随着赵军的攻城烈度在微调守城力量以便给李牧造成只要努力一点点就行了的错觉,

    他们一定是在等着什么!

    李牧把自己怀疑的依据报告了倡后,现在军中也只有倡后更擅长玩心眼。

    倡后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她懂人心,小白的做派立刻让他回想起来当年他在邯郸的所作所为。

    当年李园和赵嘉都死的不明不白的,由于当时倡后也是获利一方也就没太在意。

    后来小白走了之后,倡后一直努力争取赵王偃立儿子赵迁为太子。

    这样一忙,就忘记复盘李园和赵嘉的死。

    现在看来,小白又在搞什么阴谋而且自己和李牧已经上当了!

    “妾不知道秦军在搞什么鬼……”倡后凝重的看着的李牧,“但妾知道,一定不能让敌人如意肯定没错!”

    李牧默然不语。

    “而且按照当初上将军的推测,秦军的援军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能到了。”倡后起身走到李牧身边俯身近距离盯着李牧的眼睛,“如果上将军在一个月之内再拿不下邯郸千万早点告诉妾,妾也好早点准备自己与大王的棺椁!”

    “秦军四十万援军已经集结的差不多,”李牧沉声说出最新情报“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能到达漳水战场,领军的是国尉缭……”

    倡后不再说话,只是盯着李牧看。

    可是现在秦赵的力量对比早已经不是三个月之前。

    漳水防线的赵葱还好,杨端和也与王翦一样,不慌不忙的龟缩防守毫无进取的意愿。

    可李牧手下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四十万大军。

    要知道,李牧三个月一直是实打实的攻城而不是围城。

    三个多月的攻城消耗可不是小数字。

    四十万大军被王翦李牧砍了点,每天攻城又不知不觉的消耗了点……

    二十七万!现在李牧的四十万攻城部队只剩下二十七万不到!

    这也就是领兵的是李牧,换成差点的将领部队早就崩溃了!

    要知道,冷兵器时代战损三成还不崩溃的部队已经是精锐!

    营帐里鸦雀无声,李牧在沉思,倡后只盯着他看。赵王迁嘛,不知道在想什么。

    “上将军?”沉默半晌,倡后终于开口,犀利的目光紧盯着李牧不放。

    “李牧这就调回压缩王翦的部队全力攻城!”李牧咬牙做出了决定。

    这个决定意味着三个多月对王翦韩信军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倡后还是不放过李牧,狭长的凤眼盯着他不放。

    “一个月,一个月之内一定攻下邯郸!”李牧坚定的表达了决心,尽管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妾信上将军,”倡后满意的点点头,语气又变得温柔,“等上将军拿下邯郸,妾一定请大王封上将军为侯!”

    “李牧惭愧,不敢领封……”李牧羞愧的低下头,都是因为自己的错判给了秦军喘息之机,“王后若无事李牧就下去安排了!”

    “去吧……”倡后柔和的拍拍李牧的肩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