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顺县太爷 > 第151章 卫国安民,勤政治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李九章斩钉截铁的回复。

    其实根本不怕他们有意见闹情绪。

    这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他们进入衙兵队伍本身就从繁重的农活和苦工活儿里解脱出来。

    而且还供吃供住供穿,每年拿的银子比种地还要得到的多得多,又是衙门编制。

    从报名的火爆程度,李九章就不担心他的这种骚操作,只给俸禄不给品阶是完全可行的。

    就算要给品阶,那么也只能给个比他低点的不入流的品阶,但现在他的初创团队刚刚组建,不是思考那些的时候。

    李九章冷眼询问道:“咱们清江的衙兵军官暂时没有品阶,你们有意见吗?”

    说完之后,李九章眼神凌厉的扫视着列队的六百多人,凡他眼神略过的士兵,都不敢和他直接眼神接触。

    没有人出声,没有人说话。

    “嗯?”李九章皱眉疑惑的嗯了一声。

    站在他身旁的付雨樊见状,直接散发出他作为锦衣卫的那股让人胆寒的模样,他双眼如炬看向众人。

    付雨樊怒问道:“少爷问话,你们有意见吗?”

    到底是经历过锦衣卫魔鬼般训练的人,付雨樊大声一吼,顿时就把现场气氛搞起来了。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军士们的脸色变得严肃无比,他们眼睛里像是有一股怒火,又像是一头头被激活的凶兽一般。

    “没有,没有,没有。”

    连续回复了三声,声浪一声盖过一声,660人的队伍,随便喊一声也是震天响,更何况现在是使劲的对着李九章大声回答。

    “呵呵,好,好啊!哈哈哈哈哈。”

    老教谕李越明站在李九章的身后,他看到一个个年轻小伙子如同虎狼一般,顿时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二十年前在昌乐边军叱咤风云的五品卫镇抚司镇抚李越明将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啊!

    “既然没有意见,本官也可以给大家透个底,很多人都知道本官是有皇上的密旨的,你们跟着本官好好干,不要在乎现在的三瓜两枣,眼睛放长远一点,只要听命令,有本事,能吃苦,敢拼命,将来入将封侯也是可以的。”

    李九章这段话,纯粹就是画大饼,李九章刚刚已经明着忽悠这几百号人,现在他又当着大家的面给他们画大饼。

    也不能叫画大饼,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现在的衙兵和边军模糊得很,但是武学馆外的「清江边军统帅府」几个大字不会忽悠人。

    虽然大家没有公开讨论过当年的昌乐边军,但是私底下对昌乐边军的战绩传的神乎其神。

    现在就为了几处土匪窝,就要组建衙兵,一次还是600个募兵名额,用后脑勺想问题,也能够知道意欲何为。

    所以李九章这个大饼,对这几百个年轻有闯劲的小伙子来说,就是看得见的,就是还摸不着的大饼。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管理队伍也是一个道理,画饼就一定要画个实际点的大饼,谁都不是傻子。

    在衙兵面前露了脸。

    也把该讲的话,都已经讲完,李九章跟着老教谕和付雨樊往主楼大殿议事堂走去。

    边军府内大殿门外。

    老教谕把曾经拆下来的牌匾又挂了上去。

    「卫国安民」四个金字蓝底字,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芒。

    牌匾是金边虎纹花,落款是昌乐边军李洋柏的大名,牌匾左边落款下面还盖有当年昌乐边军统帅军印。

    将门两旁红木大柱上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施政闾问沐恩万家。」的对联落款是李越明。

    李九章背着双手抬眼看了之后点头:“老教谕对联写得不错,我看到这「卫国安民」牌匾想到一个问题,当年昌乐边军府外,挂的牌匾是「兵部分司」还是「昌乐边军」?”

    按照道理讲,五军都督府下的各总兵府,包括三十六都、卫指挥使司分部,都是统一挂「兵部分司」的牌匾,在左边落款处写具体哪一个分部。

    “当年我们挂的是「昌乐边军」牌匾,若是挂「兵部分司」要得到兵部承认才可以,那样也不至于酿成惨案啊!”

    老教谕双手杵着拐杖,他缓缓抬头望了一眼牌匾,然后眼睛湿润的眨了眨眼睛,转身望向身后边军府的大门方向。

    李九章拍了拍老教谕的后背。

    然后带着付雨樊走进主楼大殿,之前这里是被老教谕拿来当成会客厅,现在改回边军府,又恢复了当年的模样布置。

    李九章刚一进门,似乎想起什么事情,他连忙拉住付雨樊,然后吩咐道:“你去把锦衣卫百户长付江请来,本官有紧急要事找他商议。”

    付雨樊愣了一下,然后连忙拱手答应道:“是,属下遵命!”

    付江的身份早就对李九章说明了,原本说要去瓦舍听喝茶听相声,带着腰牌就有锦衣卫内线联系。

    但清江城太小了,来来回回就那十几万人口,很多人都认识了李九章,亲自去肯定是有点麻烦的,直接让付雨樊通知他爹最合适。

    付雨樊转身走后,老教谕也杵着拐杖跟了进来。

    主殿布局和县衙大堂差不多,只不过三尺案台换成了一张实木五米宽的厚重木桌。

    一把高椅放在桌子后面,椅子后面正对门口是一扇屏风,上面画了一张巨幅猛虎出山图,画中之虎如同随时要从画里窜出一般。

    两只虎眼震人心魄,李九章坐在实木桌台高椅上,身后的猛虎便是最大的仪仗,让人不寒而栗,不怒自威。

    县衙三尺案台上是‘明镜高悬’四个大字,在这里,李九章的头顶高悬「勤政治军」四个金边大字,落款是昌乐边军李洋柏。

    屏风两侧实木圆红漆立柱,上书:「政者正也公生明廉生德,军之捷马力在民策在贤。」对联工整有序,落款是李越明。

    老教谕站在桌案左侧询问道:“府门‘清江边军统帅府’,是不是要换成‘兵部分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