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我皇子的身份被刘备曝光 > 第91章 农业利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爷子,你看到的这架水车,高十米,沉入水下的挡板被河水冲击,带动水车转动。”

    “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水力取代人力灌溉。”

    “这一架水车还是偏小,但是日夜不停的转动,效率比十个农户挑水还强,灌溉的面积达到一二百亩地。”

    “只要有两架,就能照顾到河湾田地这五百亩地,百姓也能因此节省很多体力。”

    刘英在一旁,给刘备介绍水车。

    水车的构造也简单,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磨损大,要求较高,其他地方就是车轮结构,加上水流推动的挡板,和运载水的水桶。

    刘备很快就明白了水车的原理。

    更难得的是,一架水车灌溉面积大,水量充足的时候,灌溉二百亩地不是问题。

    如果是直径二十米的巨幅水车,灌溉面积甚至达到惊人的六七百亩。

    刘英的农田有限,不需要用到二十米的水车。

    但是这个灌溉面积,已经足够刘备狠狠地震惊了一把。

    “一架水车,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功效!”刘备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刘英点头道:“稻田耗水量大,靠人力太浪费了。我呢,打算沿河建造十架水车,不仅能灌溉这片河湾田地,庄子那边的一千五百亩田也能用上,那边挖的水池,就是用来装水的。”

    刘备有些咋舌,“这要花多少钱哪?”

    刘英道:“也不贵,一架水车,差不多十几二十贯吧。”

    也就是对于他来说,二十贯才算不贵,普通农户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刘备心里默默盘算,如果益州兴建水车,花费要多少,是不是可以让粮食产量提高……

    片刻后,他朝着四散在周围的护卫招了招手。

    一个仆从打扮的年轻人,腰间挎着刀,快速赶了过来。

    刘英对他不陌生,正是上次陪在刘备身边,被他差遣的吴班。

    吴班深深地看了刘英一眼,压抑住内心的震撼,走到刘备身边,听他悄悄耳语。

    片刻后,吴班朝着汉中王拱手告辞,骑上手下牵来的骏马,快马加鞭赶回成都府衙。

    益州太守杨洪和大司农孟光坐在一起。

    两人盘算着益州的耕地,以及这一季赋税,该收上多少粮食,又该将这些粮食用在何处。

    猝不及防地,吴班闯了进来。

    孟光不悦地道:“吴将军,何事这么着急?”

    吴班朝两位大臣拱手行礼,正色道:“二位大人,大王在广都县,特令我召大人前去!”

    听闻是刘备召唤,两人微微一怔。

    孟光心想:汉中王不在王府逮着,怎么跑城外去了?

    还是广都县,难道是秋游,打算叫上两位大臣,一起欣赏郊外稻田丰收的场景?

    杨洪放下手中的簿子,走到他面前问道:“大王,可有说是为了何事?”

    “大王没说,不过我以为,应该是为了水车的事情。”

    “什么水车?”

    “二位大人去了就知道,请吧!”吴班卖了个关子。

    杨洪和孟光面面相觑,终究还是立即动身。

    到了广都县地界,在吴班领路下,直奔河湾田地。

    他们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一架巨大的,好似车轮的庞然大物,立在河中,缓缓转动!

    “这是何物?”孟光惊叫一声。

    吴班咧嘴笑道:“这就是水车了!”

    “以水力推动,日夜不停转动,将水从河中提起,倒入水渠中,以此灌溉稻田。据说,可以灌溉二百亩田,也不知是真是假。”

    吴班在刘备身边护卫,耳朵灵敏,将刘英介绍的话,拿来在二位大臣面前,趁机显摆一下。

    孟光身躯一顿!

    他的眼睛猛然睁大,一副见了鬼的模样,他为官几十年,就没听说过这么神奇的东西!

    稻田灌溉,除了雨季的时候,河水上涨,可以引水灌溉,其他时候,可是需要农户自己挑水,这是一个力气活了!

    什么时候,益州出现水车这玩意,可以代替人力了?

    他是大司农,对农事再了解不过,如果水车真的如此神奇,对益州百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他和杨洪对视一眼,两位老爷子,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

    杨洪咋舌道:“大王,这是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啊,也不知道这水车出自哪位名匠之手?”

    孟光:“过去看看再说吧!”

    二人加快马速,接近了水车,也看到了水车旁,一脸惊喜舍不得离开的汉中王刘备。

    在快要接近刘备的时候,孟光和杨洪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他面前,就要行礼。

    却被刘备给拦住,小声叮嘱二人不要声张。

    二人会意,大王这是微服私访,不希望惊动百姓呀!

    “大王,这就是水车吗?何其壮观!”孟光上去,近距离观察水车运转,看着河水被盛起,倒入水槽。

    大司农一颗心砰砰加速跳动,苍老的脸庞红光满面。

    刘备轻笑一声:“看来吴班已经和你们说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孟光和杨洪没有急着回答,两人瞧了水车一会儿,又沿着水渠,一路跑到稻田,查看灌溉情况。

    也就吴班快马加鞭返回成都的功夫,水车已经灌溉了四五亩稻田。

    高老头他们正忙着给水流改道。

    只是在一旁看着水车灌溉,自己没啥事不用做,这位耕作数十年的老头,竟然感动得落泪!

    干农活,第一次这么轻松!

    只需要改改水路就可以了。

    刘英为他们兴建水车,把老头感动得一塌糊涂,这么好的东家,做牛做马他也愿意。

    孟光巡了一圈回来,激动得难以自已:“天才之作!真是天才之作啊!”

    刘备笑道:“让你们过来看一眼,就是想和你们商议一下,这水车能不能在益州大规模推广?”

    孟光问道:“若是能大规模建造,对粮食产量肯定是大有益处。就是不知道,造价如何?”

    “如果这样一架,需要二十贯呢?”

    “啊!二十贯,这么多!”孟光大吃一惊。

    二十贯看似不多,但益州范围广袤,数量上来,官府财力支撑不住。

    刘备捋着短须,低声沉吟道:“二十贯,请工匠的工钱占了大部分,如果是官府调动工匠,再从军营调拨士卒协助建造,或许可以将造价降到十至十五贯。”

    孟光松了口气:“能降低造价最好,我管理库房,每天都快穷疯了!”

    刘备和杨洪,闻言大笑。

    还好,快到十月中旬秋收了,十月底税吏就能把粮食收上来,官府拮据的状态将会大大好转。

    更何况,这一季水稻,因为曲辕犁出现,耕种面积扩大,粮食也将增产,益州官府面临一片大好局面。

    有粮,所有人心里都不慌。

    更何况出现了水车这种奇物,水车灌溉,水量充足,也能让离河岸偏远的低产薄田,结出更多粮食。

    太守杨洪,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大规模建造了。

    不过建造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纳入考虑,比如现在拮据的财政。

    孟光出了个主意:“不如先建造一批,将河水送到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以此提升产量。至于靠河的稻田,挑水不是难事,就让农户自己浇灌吧!”

    “暂且如此。”刘备点头同意:“等秋粮收上来,官府有钱了,再建造更多,小麦田也用得上。”

    两位大臣会心一笑,心中充满希望。

    “对了,建造水车的是何人?如此名匠,我等当拜访,以示感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