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 第205章 懒,才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应星,男,已婚,41岁,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人。

    万历四十三年,和其兄长宋应升一起参加乡试,分别以全省第三、第六的成绩,考得举人功名。

    但在同年丙辰科会试中,二人却双双名落孙山。

    万历四十七年,宋应星和其兄长宋应升,再次参加会试,依旧落榜。

    所以,时至今日,他依然还是举人身份。

    他被征召入宫的时候,朱由校已经南下,所以,这是宋应星的第一次入宫。

    看着御案后面,那个一只手拿着奏折,一只手用筷子往嘴里刨饭的龙袍男,宋应星有些茫然。

    这,就是皇帝?

    话说,咱能不能给脸上的米粒儿先擦一擦?

    “学生宋应星,参见陛下!”

    朱由校闻言抬头看了一眼。

    已至中年的宋应星,比着同龄人显的更加苍老。

    他嘴唇干裂,头发也有些散乱。

    那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更是长满了冻疮。

    鞋子和官袍的下摆上,还沾着泥土。

    若是将官袍去掉,这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刚下地回来的农户。

    这样的形象,让朱由校心中大为触动,指着自己桌上那碗还未喝过的鸡蛋汤向魏忠贤道。

    “赶紧的,拿给宋爱卿暖暖身子!”

    “再让人去打些热水过来!”

    “是!”

    魏忠贤闻言忙把鸡蛋汤送了过去,笑着向宋应星道。

    “宋大人,赶紧的吧,趁热喝了,别辜负了陛下的一番好意。”

    宋应星也不客气,接过碗,直接呼噜呼噜的几口便喝了个干净。

    抹去嘴上的汤渍,这才躬身拜谢。

    “谢陛下赏赐!”

    朱由校上前,将他按到了魏忠贤之前坐的那把椅子上,退后两步佯怒道。

    “你可是朕的肱骨,怎么能如此不爱惜自己!”

    “你若是病倒了,让朕去哪里再找第二个宋应星?”

    此言一出,张嫣、朱由检、温体仁都愣在了那里。

    这小老头不过是个举人而已,竟然能被陛下称为肱骨?

    什么情况?!

    宋应星也是一脸愕然,但是随后,他就慌张着又站了起来。

    “陛下如此抬爱,学生愧不敢当。”

    “如今天气虽冷,但百姓也正因此闲在家中。”

    “一些坡地、荒地,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开垦出来。”

    “待到天气转暖,便能用最短的时间种上番薯,能够避免和主粮抢农时。”

    “所以,还请陛下谅解。”

    如今已近二月,但京师附近的温度,还在零下一二十度徘徊。

    听了宋应星的话,朱由校都能想到那些百姓拿着并不锋利的锄头,在冻的绑绑硬的坡地上劳作的情形!

    那特么和凿石头没什么区别

    他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一些,好一会儿后,才开口问道。

    “番薯推广的事情,可还顺利?”

    “你如此的亲力亲为,是否是手下人不够用?”

    宋应星苦笑着摇了摇头:“回陛下,确实不太顺利。”

    “对于这边的百姓来说,番薯毕竟是个新东西,他们没种过,也没见过。”

    “所以在跟他们讲解的时候,很是费时费力。”

    “但是请陛下放心,今年学生有信心在京师附近,种出两万亩番薯!”

    “等到百姓们尝到甜头,来年便是十倍百倍的增加!”

    朱由校闻言轻轻点头,但随后就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从南方调回来的薯种是否够用?”

    “存放和育苗的法子,是否完善?”

    他不怕第一年种的少,只怕种不成!

    现在的天气,薯种一个保存不善就会全部冻坏,到时候连一根苗都别想育出来!

    好在宋应星接下来的回答,打消了他这个疑虑。

    薯种是从广西那边运回来的,南京以南,走的水路。

    在船上时,堆放薯种的舱室里,时刻有火盆保证温度。

    而自南京换成陆路以后,薯种的运输就变的麻烦了许多。

    首先,为了防止被冻坏,那些薯种都被装进了木箱里。

    在箱子里,薯种不但有稻草和棉被保温,还有装着热水的水囊。

    如此,不但能让薯种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还能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磕碰。

    只不过,这样的运输,代价是巨大的!

    旁的不说,单单那水囊里的热水,就要每个时辰换上一次!

    而到了京师之后,这些薯种又被转移到了提前挖出来的地窑里。

    地窑中生火是不太现实的,还要靠着热水来维持里面的温度。

    热水需要频繁更换,打开地窑时,又容易导致窑内的温度急速下降。

    让其他人看管,宋应星又不太放心。

    于是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竟然自己琢磨着,设计了一样东西出来!

    暖气片!

    这就很意外!

    果然,懒才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

    之后,他就找上了徐光启。

    不得不说,他找徐光启是很明智的选择,如果去找工部,人家未必会搭理他。

    但徐光启则不然,他本就重视科技,在看到图纸的时候,立刻便让人开始动手打造。

    仅用了四天,锅炉、暖气片、水管这些就全弄了出来!

    如此一来,薯种的保存,就变的简单无比了!

    只需派人守在锅炉旁,再让人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地窑里的温度即可!

    听到这里,朱由校已经忍不住了。

    皇宫里,虽然有暖气,但这是地火龙,也就是地暖,在修建宫殿的时候,下面就预设了管道。

    可这也只有宫里才有!

    户部的那些仓库里,是不可能预埋地暖的。

    所以,宋应星弄出来的暖气片,让他意外!

    他看向温体仁和朱由检笑道:“二位,随朕一起,去看看这暖气片如何?”

    “遵旨!”

    二人早已吃完午饭,正喝着茶水解腻,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嘛!

    忙活了半天,能有这个机会出去遛个弯,消消食儿,简直不要太美!

    见他们同意,朱由校又看向张嫣。

    “朕带他们去户部转转,你也忙了半天了,回宫歇歇去吧。”

    张嫣摇了摇头,指着那些折子说道:“这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做,臣妾不累。”

    看她态度认真,朱由校便没再多说。

    可就在他和温体仁、朱由校刚要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却听张嫣从后面追了上来。

    “陛下,有些事情,臣妾不太熟悉,能否把魏公公留下,若是遇到不懂的,臣妾也能问询一二。”

    对于张嫣的请求,朱由校当即便冲魏忠贤摆了摆手。

    “那你就别跟着朕了,好生辅助皇后处理政事。”

    魏忠贤身子一僵,总感觉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可又没有理由拒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行人渐行渐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