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作战任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完了刚才的话,曹虎感受到了崇祯眼神里的一些异样的东西。但是此刻话已经说出口了,算是骑虎难下了。曹虎心说,去趟山海关这是给自己招了多大灾。

    不过既然已经引出了这样的话头,现在再想往回收也已经晚了。皇帝现在变颜变色的,接下来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

    曹虎连忙跪下请罪:“臣愚昧无知,口出妄言,请皇上从重治罪。”崇祯心说你倒是乖觉,朕还没有怎么着,你先知道请罪了。你既然请罪,朕自然不会加罪与你。

    想着,他说道:“曹虎,你起来吧。不要想太多,因为随便一句话就治你的罪,朕岂不是成了昏君了。不过杨嗣昌有杨嗣昌的难处,如今国家也的确是处在了多事之秋。治乱世只能用重点,国家只患无猛不患无宽。这个,如果你以后能够做到杨嗣昌那个位置上,你就会想明白的,好了你下去吧。”

    听到这句下去吧,曹虎才真正的舒了一口气,心说做到杨嗣昌那个位置,我还不乐意呢。我现在就在礼部做个小小的司官,没啥不好的,俸禄一分钱也少不得我的。离着皇上进了那叫伴君如伴虎,一言不合没准就能给剁了。

    但是这么想归这么想,是并不能表露出分毫来的。曹虎虽然是一名微末小官,对于崇祯皇帝的性格,多少还是了解的。

    见到了皇帝,交卸了差事,这个宣旨钦差的使命也就算结束了。曹虎继续回到了礼部去做他的主事。办了这趟差就等于给了他一次山海关自助游的机会,也挺好。

    对于他日常波澜不惊的日子来说这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从此就进入了温体仁的视线范围内了,而且温首辅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他进行着力的提拔。

    然而我只能说,这件事其实只是一个误会。温体仁想要提拔他,是因为温体仁和杨嗣昌上不来,而曹虎对杨嗣昌的评价又不够正面。所以就把他当成了自己可以培养的盆友。

    温首辅的逻辑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逻辑严格说来在很多地方都是比较适用的,但是你必须先要确定一点的是,这人到底是不是杨嗣昌的敌人。

    对于曹虎来说,他既不是杨嗣昌的朋友,也算不上杨嗣昌的敌人,面对皇帝,他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他的本意没有诋毁杨嗣昌的意思,当然,他更没有结交温体仁的意思。

    事实上,他对现在内阁中枢系统这个乱七八糟的状况根本就不感兴趣,只想在礼部好好待着。不然的话,就凭曹化淳的影响力,也完全能够给他调动一个好的部门。

    温首辅已经内定,要把他调任鸿胪寺少卿。这个衙门是管祭祀的,正四品级别的衙门。鸿胪寺卿是正四品,那么少卿就是正五品。现在曹虎的职务是正六品礼部主事。温大人准备让他连升两级去做正五品少卿。

    当然了,不能立刻就运作,不然的话难免有拉拢之嫌,过了年。皇上肯定要给群臣施恩,到时候会提拔一批官员,趁机把提拨的票拟交上去就可以了。

    这一切都在温首辅的运筹帷幄中,当然曹虎现在还并不知道这些。其实鸿胪寺这个衙门,不仅仅是管理祭祀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还很闲,相对来说还挺富裕。

    因为皇上每年祭祀的时间是有数的,但祭祀又是大事,这个衙门的预算费用要留足。鸿胪寺的官员没什么事就待着聊天,却总能够在物资储备上吃点钱。

    这也算是一个用心良苦的人事安排。至于曹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个以后再说。

    再说关内,杨嗣昌接到了这样的一份圣旨之后,精神很是振奋,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皇帝告诉他,只患无猛不患无宽,就是说不仅仅没有追究他擅自杀人的问题,甚至还上纲上线的把这件事给表扬了一番。

    皇帝都是这个态度了,以后还有那个将官敢随便炸毛扎刺呢。杨嗣昌很惬意,他觉得虽然现在是腊月寒冬,可是他的机会来了。

    他立刻召集了军事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参会人员更多,几乎是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召集了。

    会议的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要不要就着过年这阵子对绿营进行突袭清扫。让大家各抒己见。

    说实在的,这个方案的确是很糊涂。不过大家几乎已经都知道了,这事已经被赵峥驳斥过一次了。虽然当时杨阁老并没有发火,但是事后他却因为一言不合就斩杀了刘槐水。

    斩杀刘槐水自然只是一个表像,这一刀虽然是砍刘槐水的,实际却是砍给赵峥他们看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告诉他们不遵守军令究竟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老虎打不到,打到小松鼠。赵峥和凌云没有被他给吓住,但是其他的将官们却不一而足。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小百户千户们,就更不用说了。杨阁老如果想要杀个百户千户的,估计都不需要动用王命旗牌,就和踩死个蚂蚁没啥区别。

    所以,这一次杨嗣昌虽然是在征求意见,其实是和宣布命令没有任何区别。因为这山海关军官很多,兵员很多,声音也很多,但主帅只有一个人,而且也只有这个人能够拍板。

    经过刘槐水的事情之后,大家也都学乖了,都在称赞杨嗣昌天纵神武,料敌如神之类的。就是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只有赵峥和凌云手下的几个千户,以及那个曾经帮过凌云忙的鲁?拿挥兄ㄉ?

    杨嗣昌一直静静看着这些人,把他们的全部表现都记在心中。但是此刻他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来。

    俗话说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子能撑船。明代的内阁大学士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宰相了,杨嗣昌自信自己还是能够有那些撑船的度量的,至少不会当面发作出来。

    但是不当面发作并不等于能够忍了这口气,当年因为那封酒色财气疏,万历皇帝都当场发飙。何况是宰相呢,既然不能够当面训斥你,就给你来点策略的。

    杨嗣昌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大家对此都没有什么不同的想法的话,那么我们就施行。现在马上也要过年了,对面的那些绿营兵吃香的喝辣的,想起来就有气。咱们也要吃点好的,那么他们不给怎么办呢,你就得先要了他的命是不是。”

    大家全部都点头称是,等候着下一步的指令。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了,下一步没别的,肯定就是分配作战任务了。

    每个人心中都敲着一把小鼓,心说千万别把这个倒霉的任务分配到自己的身上。倒并不是这些将官们怂了怕死,一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打防御作战,进攻作战并不是他们的长处,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前段时间的突袭作战,绿营兵们都已经加强了防御。

    之前如果靠着出其不意偷袭取胜的话,现在至少这方面的取胜因素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硬要打攻坚的话,是要吃亏的。谁也不愿意逞这个能。

    杨嗣昌盯着下面的一众将官们沉吟了半晌,最后说:“凌云小将何在?”。

    凌云连忙出了队列,说道:“末将在,随时听候阁老号令。”

    看着凌云,杨嗣昌想起来自己被他拒绝的一幕,也有点咽不下这口气,平复了一下状态才说道:“凌云,我给你一支令,你带领你的突击队向盛京方向给我在除夕之前,连拔三个据点。并且在那里驻扎。充当了望之用,让我们的将士们过个好年,就全靠你了。”

    赵峥和凌云又是对视一眼,心说这也真够损的了。你是督师,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下达作战任务并不为过。但是你如果说让一支不足百人的小部队要连续拔掉三个据点。并且在那里驻守的话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突击队最为拿得出手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单兵战术素质的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有绝对的机动性。也就是说,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忽然出现就给了敌人迎头一击。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打完就跑。

    什么叫做机动性,这就叫做机动性!现在你说让我拔据点没关系,凭借着我的人猛,我的火力猛,拔掉两三个个据点实在不算什么。但你要让我在那里守着,不说有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万一敌军反扑,用突击队和他们打防御战的话,是有些划不来的。

    做出这样的一个命令肯定不是因为杨嗣昌没脑子,而是这位督师的挟嫌报复。凌云心说了,你这是什么大学士,娘们唧唧的,怎么心眼子比针眼都小,你来山海关是干嘛来的,上来就想因为顶撞你把山海关最精锐的部队给消灭掉。

    凌云仔细的看了看杨嗣昌,书上的杨嗣昌和现实中的杨嗣昌对比,似乎书上写的还好了一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