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特战队 > 第九十三章 期待焚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战术其实也是现学现卖,而且学的也是一部电视剧。李云龙在对付日军山崎大队的时候,把三十箱手榴弹都集中在一起,然后投掷在一个点上。虽然边区造手榴弹的质量说不上让人满意,但在这样狭窄的范围内爆炸,其威力已经足够骇人了。

    同理,史家楼并不是一个村镇,而只是一个防御工事。并且是一座炮楼一样的建筑,那么在这个座建筑里的清兵们,自以为会很安全,因为明军如果进攻的话,无法攻破炮楼也就拿他们无可奈何。而他们则可以通过射击孔来攻击明军。

    但是这些伪军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些本来可以烘托他们战斗力加分的射击孔,不仅没有起到加分的作用,反而是送命的道具了。

    一轮爆炸过后,一百余人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半数守军当场阵亡,血肉横飞。少数没有死亡的也并不是幸运儿,因为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与其死在刀剑之下,还不如痛快的被炸死好一些。

    一颗弹片飞过了炸到了,死了也就是死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什么问题。死亡其实并不可怕,等死的感觉才可怕。有了前车之鉴,这些人害怕被明军俘虏,因为明军的政策基本上也不怎么要俘虏。

    战斗进行的很是干净利索,一番补刀之后,这里基本上也没有剩下什么活口。从伪军千总史书杰以下共斩首一百七十三级。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次干净利落的歼灭战打下来,明军没有一人伤亡。带队的李皓心花怒放,连忙命令清理战场。还是老规矩,能够带走的有价值的东西一样都不要落下。

    无论是武器火药,还是金银细软,或者是粮草食物。虽然这里的驻军只有不到二百人,按照现代的部队建制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加强连。不过麻雀就算在小也算是一块肉,这里还是有他们想要的东西的。

    一支小部队在此驻扎,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武器以及物资给养。这些东西也全部都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在刚才的爆炸中,除了士兵之外,有些物资也被炸毁了,对于这个李皓觉得有些可惜。

    收拾清点之后,发现这里倒是没有什么大量的粮草银两存储。不过有一点是很值得一提的,那就是他们的武器。李皓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要修建炮楼一样的防御工事,这是因为他们的攻击很多都是靠火铳来完成的。

    经过清点,发现这里竟然有比较精致的火铳一百零五支。而且还有不少的火药和弹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现在突击队的定额人数是五十人,后勤人员二十人,就算全部都配备上一支火铳,数量也还是有富余的。

    李皓带着部下们满载而归,也没有负责清理这里的一片狼藉。这种管杀不管埋的行为让凌云还把他说了一顿。

    倒不是因为凌云是什么慈善主义者,就算是也没有那么多的善心给这些清军。问题在于,这些被杀死的清军们,到处都是尸首和残肢断臂,没人处理的话就会腐化掉,严重了以后就会成为瘟疫区。

    因此凌云决定,每一次在彻底的打扫战场和清理完战利品之后,把所有的清军尸首都统一火化。这样比较符合当时女真人的火葬风格,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快的去投胎托生,进入下一阶段的轮回。算是照顾他们,无论是真正的八旗部队,还是已经被满化的绿营部队,这样处理其实是在客观上照顾了他们。

    另一个原因也就是因为他担心尸体的腐化会带来瘟疫的蔓延,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在那个盛行土葬的年代,几乎没有人会在意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凌云却深知如果不做好善后工作会有多么大的危害性。如果真的没有实质性危害的话,别说什么管杀不管埋,就算是把这些尸首大卸八块做成标本都没有问题,只要能够激励士气和震慑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都不为过。

    凌云手里的兵力是抽不出来人专门做这一类的善后工作了,所以在请示了刘鸿之后,专门成立了一个焚烧小队。他们的任务就是给这些已经斩杀的清军搞火化工作。

    当然了,就算是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见惯了血肉横飞的场面,也不愿意总跟在别人后面做扫尾工作。所以这个焚烧小队开始几乎是没有人感兴趣的。

    但凌云总是有办法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给的条件到位,自然还是有人愿意做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了,这次并不是封官许愿。

    虽然现在朝廷内外也都一片混乱,毕竟还是江山稳固没有出现分裂现象,官职仍然是国家的公器,不能够随便许人。上一次组织后勤组,每一个组员都是总旗,就算是小小的九品武官,也已经有了很多人有意见。

    这一次索性就换了一个做法,似乎比上一次更为直接也更为实在了。那就是这些负责去善后的成员,都可以分得一部分的战利品。

    之前我们说过,白龙突击队的战利品是可以留下一部分供自己使用开销,然后余下的才上交的。所以在战利品问题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用战利品分享作为条件来吸引别人来做焚尸工作。

    客观的说,虽然在上次对阵阿敏的战斗中,山海关的坚持换来了最后的胜利。战后皇帝为山海关添兵增饷,但细化到每一个士兵的时候仍然并不充足。

    而且即使是最为精锐也待遇相对较好的辽东军队,其实士兵的饷银也并不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明军的士兵月俸是三两银子,就算能够实发的话,养家也不一定就足够。

    不算通货膨胀等问题,结合崇祯时代的购买力的话,一两银子相当于大致现在的人民币六百块钱左右。那么三两银子差不多就不到两千元。

    在部队里管吃管住自然是没有问题,那些饷银就可以寄回家去养家。但这些银子够吗,现在看来,如果一家人的主要劳动力一个月只收入两千块钱的话,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虽然焚烧尸体这件事有点郁闷,但看在能够分享战利品捞点外快的份上,还是有很多人去报名。所谓是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这些士兵们或许并不是因为贪婪才会如此,更多是因为生计所迫。因为明朝官员的工资都不高,一名七品县令的年俸只有四十五两银子,自己吃饭自然是够了,其他的花销也不好说。官员们只能考虑弄点计划外收入。

    军官们自然也有计划外收入,那就是吃空饷。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高第先生就这样做过。吃空饷这事,就是明明有五千士兵,你却报给兵部一万个名字。

    然后兵部按照一万个人头来发放军饷,但军队实有人数其实是五千人,那多出来的五千人的军饷自然就被军官给吃掉了。当然高第当时敢于这么玩,一个是因为他是阉党没有人找他的麻烦,另一个是当时的户部还没有穷到太过于为难的地步。

    从由打高第走后,山海关恢复了正常状态,再也没有吃空额的现象出现。这除了刘鸿自奉比较严格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你朝廷的国库已经空了,你这里有八千人他都没有办法给你按时发饷银,何况你还要多报呢。

    焚尸小队组建之后,第一波任务就是清理史家楼的那些尸体。开始的时候,这帮人还将信将疑的,不知道自己能够分到什么东西。但他们很快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在完成任务归来的时候,凌云拿出了一张面额两百两的银票给他们。焚尸队总共也就只有二十人,两百两银票意味着每个人能够分到五两银子。

    要知道普通的士兵一个月的饷银也只有三两银子,这一趟出去就得了五两。这些士兵高兴的都快要合不拢腿了。他们现在就是有一个十分朴素而坚定的念头。

    这个年念头就是,什么时候你们再出去多杀几个人,我们好有活干,有活干也就有收入。

    这个事吧,还真就急不得。在对史家楼袭击之后,凌云似乎低调了许多,他开始没了动静。继续抓部队训练问题,也没有下一步的攻击计划了。

    这不禁让这些等着烧尸体的士兵们摸不着头脑,让混进了山海关的探报们也同样一头雾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