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圣天子 > 第82章 金殿受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炷香的功夫,身穿赤色麒麟服的曹化淳便来到养心殿听命。

    见他来了,朱由检放下奏折,双手合握:“朕昨夜做了个梦,在梦里太祖爷把朕好顿训斥,还说你们锦衣卫贪墨成风,你这锦衣卫指挥使做的可不称职啊。”

    旁边的王承恩望着朱由检侧脸,心里好奇,皇上怎么也不跟自己提一下?

    曹化淳双膝及地,恭声道:“奴才确有怠惰,奴才万死。”

    朱由检笑了笑,“但你有一点好,你不贪。”

    曹化淳:“…”

    朱由检起身在书案后踱步:“太祖爷还说,有比贪污的锦衣卫更可恨的。

    很多山西大商频繁往来于草原,跟蒙古鞑子和关外建奴交易盐铁情报,太祖爷略举了几家,朕只记得其中一家姓范。

    太祖爷说朕办好此事,少说也能得到200万两白银,朕要你去山西替朕查清这件事,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在天启崇祯年间,以皇太极为首的后金势力之所以能窥伺关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得到明朝内奸的帮助。

    除明朝最大的内奸东林党之外,山西商人出力也很大。

    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偏殿设宴,亲自召见以范永斗为首的八人,并赐给服饰,将他们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

    现在是崇祯初年,朱由检也不确定那些卖国的晋商家里有多少钱,200万两白银是他给曹化淳定的目标,八大皇商不够,就拿其他商人来凑。

    山西紧邻边关,肯定不止范永斗他们八家进行走私贸易。

    “奴才回去准备,明日便出发。”

    ……

    五月初,朱由检在皇极殿召见武举一甲三人。

    王来聘、翁英、吴三桂穿着统一的红色锦衣,龙行虎步的奔走上殿,根据殿前太监的嘱咐,在章台前十步之外的双膝跪地:“草民王来聘(翁英、吴三桂)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把手一抬:“平身。”

    悠远的声音通过殿内折角清楚回荡在殿中,让人听着感觉声音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

    “谢陛下。”

    就算知道是不敬,三人还是忍不住偷偷瞄着章台上的天子,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皇帝的机会,可能他们这辈子也就这一次机会了。

    朱由检道:“你三人是千名武举士子中最优者,朕希望将来能听到你们克敌制胜的捷报。”

    三人齐声:“我等愿为陛下效以死命。”

    朱由检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王来聘战死殉国,翁英是抗清志士,吴三桂说出这话真是虚伪至极。

    “承恩,宣诏吧。”

    王来聘三人跪下听旨。

    王承恩知应一声,摊开拟好的诏书朗盛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今科武举殿试一甲第一名山东蓬莱王来聘,赐墨玉带一条,御酒一坛,白璧一双,银币十枚,准其回乡报喜,七月初前奔赴皮岛总兵黄龙帐下听用。

    一甲第二名南直隶南汇翁英,赐白玉带一条,御酒一坛,准其回乡报喜,七月初前奔赴蓟辽总督袁崇焕帐下听用。

    一甲第三名南直隶高邮吴三桂,赐锦带一条,御酒一坛,准其回乡报喜,七月初前奔赴陕西巡抚孙承宗帐下听用,钦此。”

    “草民拜谢陛下。”

    三人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皇上把任用官职的权利交到地方官手里,这样算来他们至少要等到9月才能穿上朝廷官衣。

    对这个结果三人都很满意。

    王来聘和翁英此前都是布衣,对自己金殿受封,即将出任军官显得很兴奋,吴三桂眼界比二人开阔,陕西局势虽乱,孙承宗却是誉满天下的名臣。

    在他帐下任职,不愁将来没有升迁的机会,只是可惜不能去娘舅祖大寿麾下任职。

    三人听诏后,便退出金銮殿,尚宝监的太监很快将皇赏赐三人的玉带和银币拿来,并让三人留下地址,稍后会将御酒送到。

    皇上赏赐的小东西通常是退朝后就直接给被赏者,大件物品由太监送到府上。

    吴三桂有意结交二人,刚到殿外就对二人抱拳道;“两位兄弟,都是同科进士,我做东一起去喝一杯如何?”

    二人心情正好,将来还要同朝为官,焉有不答应的道理。

    三人从西华门出宫,西华门外全是前来看榜的武举士子,有人惊喜:“太好了,是我家乡。”

    有人哀怨:“云南,这不直接发配到天边去了。”

    有人愤懑:“老子被分到贵州都没说啥,你叫个屁。”

    “那是你倒霉,贵州正打仗呢,你多保重,哎,进宫那仨人出来了。”

    一群武进士们围到三人身边询问他们被授予何职,就在此时突然听身后有人喊道:“状元慢走。”

    三人回头一看,是刚才皇上身边的那个胖太监,他向王来聘喊道:“皇上有样东西赐给你,请跟我来。”

    听说是皇上所赐,王来聘对二人抱拳道:“你们先行一步,我稍后便来。”

    吴三桂微笑道:“不急,等等也无妨。”

    王来聘跟着王承恩去了,王承恩领他来到司礼监值房前,指挥两个小太监屋中搬出一个匣子,王承恩指着匣子:“这是皇上赏你的。”

    鞘上雕花,极是名贵,光是这匣子就价值不菲了。

    打开匣子,匣中是一把精钢所铸的大刀,刀柄粗如手臂,刀身又厚又长,寻常人拿都费劲。

    王来聘一看就喜欢上了,放下装玉带的匣子,抡起大刀挥舞起来,连耍几个把式。

    刀重百斤,刀身厚长,比武那日他要能用此刀,一刀下去即便砍不开护心镜,也能把吴三桂打出内伤来。

    王来聘惊喜交集,冲皇极殿的方向跪地谢恩:“皇上重武若此,臣效命疆场,不捐躯杀贼,何以报圣恩!”

    西华门外,武举人们围着翁英和吴三桂,听他们叙说殿上的遭遇,架不住众人的好奇,二人把皇上赏赐的东西拿出来让其他人看,众人更好奇王来聘单独得到什么奖赏了。

    不一会儿,举子们看见王来聘手里捧着个长长的匣子,满面春风地走到众人面前。

    举子们赶紧围了过去,有乡党操着山东口音问道:“王大哥,皇上赏你啥嘞?”

    王来聘笑着摆摆手:“没啥,就一把刀。”

    “打开看看。”

    “对,让我们看看。”

    看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王来聘只好勉为其难的向他们炫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