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1100章 房玄龄重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一百章房玄龄重病

    昭陵。

    自那日祭典之后,房玄龄便守在了昭陵里。

    只是从去年冬天开始,他的身体就每况欲下。

    本以为是小疾,过了冬,天气转暖。

    身体便会渐渐的好起来。

    不曾想到了夏季,房玄龄的身体仍未好转。

    昭陵里的一处住所里。

    房玄龄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层薄毯。

    额头上浮出一层细密的冷汗,时不时身子还会不自觉的抖动一下,打着摆子。

    “咯吱~”

    房门被缓缓推开。

    昭陵陵丞缓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淡淡的愁容说道:

    “房相,你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还是要将消息告知陛下才是。”

    听到声音的房玄龄用力的把眼皮抬起一半,脸上浮起一抹笑容:“我的身体,我很清楚......大唐还有许多事需要陛下去做,我一具残躯,就不要让陛下分神了。”

    陵丞脸色一沉:“孙神医就在长安,总该让他来看看。”

    “不必了,就让我在这陪着先皇......”房玄龄喃喃道。

    今天的病发作的尤为严重。

    他的意识都开始有些模糊起来。

    心里大抵是有了计较,自己......应该是时日无多了。

    陵丞看着昔日在朝堂上殚精竭虑的房相,如今如此病重,同样有些于心不忍。

    去年冬天,在房玄龄患病之时。

    陵丞就准备上奏给陛下。

    只是最终却被房玄龄所阻,说只是偶感风寒,不必去打扰陛下。

    当时房玄龄的病情不重,陵丞便也答应了下来。

    可事后,却让他心里很是懊悔。

    房玄龄的病恶化的很快。

    到了一二月,脸上已不见多少血色。

    这时陵丞已经下定决心要汇报给陛下了。

    可房玄龄还是拦住了他。

    因为当时大唐正对吐蕃用兵,处理与帕拉瓦王朝的事宜。

    房玄龄不希望自己重病的事情让李炎分心。

    于是陵丞再次放下了自己要上奏的消息。

    可事到如今。

    看着眼前的房玄龄,陵丞也能够看出他的时日无多。

    “房相,唐对吐蕃之战大捷,吐蕃已经平定了。”陵丞思虑再三后,开口说道:“这一次,我一定要上奏!让陛下知晓房相您的身体!”

    “咳......咳......何必多此一举呢?”房玄龄咳嗽几声,用力的转过头,望向陵丞。

    陵丞认真地说道:“房相,您一生为大唐付出,不该是如此的结局。”

    “这结局,挺好......”房玄龄气若游丝。

    片刻后,他又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吐蕃平定了?好啊......真是太好了......”

    陵丞鼻尖忽然有一种酸涩的感觉。

    再用手帕擦拭了一下房玄龄额头的汗水,陵丞缓缓退出了房间。

    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后,陵丞深吸了一口气。

    随后拿出了笔墨纸砚,开始书写起奏折。

    正如他刚才所说。

    这一次,不管房玄龄说什么。

    他都要把奏折呈上去!

    ......

    长安城,甘露殿里。

    李炎正在与马周四人商量着派往吐蕃的人选。

    先前定下了归心之计。

    为了更顺利的将吐蕃纳入版图。

    前往吐蕃的官员一定要慎重选择!

    一旦前往吐蕃的官员里,出现了一名贪官污吏,那都是会对整个计划造成影响。

    经过这么多日,人选也已经初步定了下来。

    只是在负责人这块,几人却是犯了难。

    马周几人想让一名老臣过去,老臣持重,定能管理好吐蕃。

    就如辽东道,如今就被褚遂良给管理的井井有条。

    可现在朝堂之上,能有褚遂良那般能力的老臣,却是不多了。

    马周四人倒是去任何一个都行。

    但他们眼下也有各自负责的职责,不太可能离开大唐。

    要是六部尚书一级的......按照李炎的说法就是:“现在的六部尚书,是朕带过的最差一届!”

    几人为了这个负责人的人选,已经犹豫了好几天。

    李炎坐在沙发上,叹了口气道:“如果没有合适的老臣,那就启用年轻人!”

    “年轻人?陛下是指张柬之和狄仁杰?”马周立刻就明白了李炎的意思。

    在这朝堂之中,论年轻一辈,最为耀眼的无非就是这两者。

    而他们的能力,也颇受马周的认可。

    不过总管吐蕃一地,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

    吐蕃疆域辽阔,不比中原大地小上多少。

    再加上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

    管理吐蕃,绝对要比管理辽东道要难上许多。

    要总领吐蕃一地,派过去的人必须要熟知大唐现有的各项政策与律法,具备十分杰出的统筹与领导能力。

    这还仅仅只是基础......因为具备这些只能管理好吐蕃。

    要真正实施好归心之计,还需要那人因地制宜的推出新政策,高屋建瓴的去改造吐蕃。

    这一些,年轻的官员真的能够具备吗?

    上官仪便质疑道:“陛下,两人毕竟还太过年轻,恐怕难以胜任啊。”

    高季辅与于志宁也是点了点头。

    然后后者犹豫了一会儿后开口道:“陛下,若是房相能够过去,微臣觉得这是最合适的人选!”

    房相......众人一愣。

    能够被于志宁称为房相的,也唯有房玄龄了。

    李炎揉了揉额角:“房相年事已高,再加上吐蕃地势太高,有高原效应,他不合适。”

    闻言,众人都略感失望。

    房玄龄的确是前往吐蕃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李炎所言也不无道理。

    受限于身体,房玄龄也是最不可能出使吐蕃的人选。

    “就在张柬之与狄仁杰两人之间选吧。”李炎摆了摆手,不愿在继续争辩下去。

    在他看来,这两位都是未来的名臣,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

    四人对视一眼,只好认可了这个决定。

    至于在两人中怎么选择......

    四人的意见倒很一致。

    他们没有选择相对而言年纪更大的张柬之。

    反而选择了更为年轻的狄仁杰!

    李炎好奇地问道:“为何是狄仁杰?”

    马周笑道:“怀英在益州县城的治理颇有成效,深受百姓爱戴。这一年在大理寺,更是将大理寺中案件处理得井井有条,比起张柬之,怀英更适合去吐蕃。”

    “好,那就让狄仁杰去吧。”李炎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韦小宝忽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递给了李炎一封奏折。

    李炎面露疑惑的拆开一看,脸色勃然大变。

    入眼便是奏折上的一行字:房玄龄重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