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逍遥小衙内 > 第206章 三山岛试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句话一说出口,鲁小明更加激动,张口想回答,却发不出声音。

    好半晌,二人才平复了心情,当下相携了进城,来到县衙。昌邑县衙并不大,辛清纯感觉比当年自己住过的蠡县县衙还要小一些。

    昌邑县人口不多,成规模的家族也没几家,鲁小明打开话匣子,把他任职半年来昌邑县的一些现状和心中的疑虑处,一一对辛清纯说了起来。

    对于倭寇作乱和海防之事,鲁小明也直白地说了自己的看法。

    总之,就是因为长期的海禁,使得百姓生活艰难,再加上兵额不足,战船失修,因而每次倭寇来袭,朝廷都不能组织有效的防御,导致小小的昌邑县,更加饱受倭寇之苦。

    直到李少悔探头探脑的在外面转悠了好久,二人才想起来时已至午,尚未用饭。

    鲁小明与李少悔也是熟悉的,当下拍了自己脑门一下,笑道:“见了辛兄一时激动,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该打。”

    这个时候,鲁小明乍见故人的激动才终于平复下来,恢复了以前那个爱说爱笑的性子。

    辛清纯留在了昌邑县,一连几日跟着鲁小明转转这里,又转转那里,这一看,才发现鲁小明虽则来这昌邑仅仅半年,却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痕迹。

    有鲁小明正组织修建的水渠,也有已经整修好的学堂,还有已经选好址,计划修建的义仓,种种变化,都是鲁小明就任半年以来留下的。

    临海的村庄和巡检司,更是二人重点视察的地方。

    昌邑县三山岛,是优良的海港,因为剧情需要,在这个朝代,也属于鲁小明管辖。

    岛上有驻军,正是用来防御倭寇进犯的巡检司,人不满百,有破船几只。

    本朝在各府州县关津要害之处都设巡检司,司有巡检、副巡检,掌缉捕盗贼,盘查奸伪等,若是在内陆县,巡检司通常为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类似于后世的派出所,有一定的行政权力。

    不过在这昌邑县,因防御倭寇需要,这昌邑县巡检司,主要以军事为主。

    可是这昌邑县巡检司,哪有什么军事力量?炮无一门,小破船只有几艘,莫说出海巡视,即便是在岛上防守,力量都不够。

    至于周边沿海村庄,各村倒是有自发组织的防御力量,也是单薄地可怜,武器无非是软弓两把,破刀几柄,其余就是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了。

    越是了解的多,辛清纯的眉头就皱的越厉害。

    就连潘国林赶来昌邑县,要陪同辛清纯调研,都被他毫不留情地赶走,一股无名的愤懑涌上心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山东沿海的御倭兵备,竟松弛若此。

    这是在历史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也是在朝堂里未能听闻的。

    他在内阁任司值郎期间,接触到的各类公文数不胜数,但是关于御倭措施的公文,竟未见过一份。

    站在三山岛上,吹着深秋里略带些寒意的海风,辛清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李少悔趋前一步,将一件大氅披在辛清纯的身上,他这才回过神来。

    “传令过去,把那几门大炮拖过来,本官要在这三山岛,试炮!”辛清纯扭头吩咐道。

    修筑炮台的位置,辛清纯不会去指挥,正经是要听听巡检司巡检的意见,待他了解了大炮的射击距离和防守的范围,由巡检根据以往抗倭的经验,确定大体上倭寇的进犯方向,才好确定。

    至于在这三山岛放置几门,也需要统筹商榷。

    又过了一日,李少悔告知三山岛上的大炮已经布置完毕,辛清纯、潘国林、鲁小明及几位指挥使、莱州府诸官员一起来到岛上。

    巡检司的官兵早已经整齐列队在此等候,面向大海方向,一排六门升级后的红衣大炮,半披着炮衣,泛着黝黑的光芒,看上去威武雄壮,有了这几门炮,官兵们都仿佛有了些信心,腰背都挺直了许多。

    随着辛清纯一声令下,随军来的工匠和莱州卫、昌邑县巡检司的官兵一起上前,将红衣大炮的炮衣取下。

    随来的工匠立刻上前,将尖头的炮弹放置到炮膛内,上膛点火一气呵成。

    嗵嗵嗵,六门大炮齐齐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只见大炮冒出一股青烟,那炮弹早就飞到了远方。

    三十里外的射程,可不是口头那么一说,潘国林等一众官员还看着,可哪里可能看的到炮弹的踪影?

    好在,辛清纯潘国林等一众高官,配备了望远镜。

    这射程,简直都把一众官员惊呆了。

    工匠们把炮距调好,交给巡检司的官兵又试射了一次,只看的鲁小明眼里都泛出了光芒。

    这等利器,这等超越这个时代的利器,带给身旁一众官员的震撼,是巨大的。

    潘国林等举着望远镜,迟迟没有放下,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巡检司巡检是一个三旬左右的汉子,把着望远镜,张大了嘴巴,迟迟不肯放下,老天爷,这是什么炮,威力居然如此之大。

    潘国林放下望远镜,激动地对辛清纯说道:“国之神器,国之神器啊。”

    一个望远镜、一个升级后的红衣大炮,无疑给莱州府的官员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若是倭寇再次前来,只凭着这几门大炮,就可以给倭寇以重创。

    什么叫拒敌门外,只凭着这六门大炮,就够了。

    鲁小明也拿着望远镜,此时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等威力,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

    潘国林趋近前来,对辛清纯谄媚地笑道:“这红衣大炮,还有这望远镜,能不能给咱莱州府多备上一些?莱州近些年来饱受倭寇侵袭之苦,奈何兵备松弛,与之无奈啊。”

    你也知道兵备松弛,这还不是你的原因吗?辛清纯心道。

    但是这句话没有说出来,辛清纯只是轻轻地咧嘴一笑,不言。

    开玩笑,来的时候,红衣大炮只造出来六门,望远镜虽说制造技术已经成熟,也只有不多的这些,凭什么都留给你莱州?

    给了昌邑县,倒是无妨,昌邑县令,可是我兄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