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一百九十章 燎原之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读书人们回到了金陵之后,立刻分开行动。他们推举宋厚为使人,来王府求见。

    宋厚是举人,王府的护卫很客气的请了宋厚来到一处偏厅内小坐,另外有太监,去禀报李盛。

    李盛正在王府花园内,弯着腰,给平阳郡主画画。郡主大人拿着一把团扇,坐在凉亭内,看起来淑女的很。

    得知了情况之后,李盛并没有惊讶。向平阳郡主告罪了一声,便要去见宋厚。

    “等等,李盛。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平阳郡主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团扇,叫住了李盛。立刻原形毕露,什么淑女,就是个直爽娘们。

    “是有些事情,回来再跟你说。”李盛回过头来打发了平阳郡主之后,便去见宋厚了。

    平阳郡主嘟着嘴,嘀咕了几句,然后来到了书桌前,观看李盛作了一半的画,顿时美滋滋的。

    好看。

    李盛来到客厅之后,与宋厚一番行礼,各自坐下。

    “宋兄忽然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李盛却是明知故问道。

    “李生。”宋厚深呼吸了一口气,对李盛抱了抱拳,很诚恳的说道:“请李生你暂缓行程。我们打算联络我们能联络到的所有人,声讨黄光玉。请李生你一定要留在金陵,不要回去台州,更不要想什么终老田园。”

    看着一脸诚恳的宋厚,李盛的心中有些歉然。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一个没有人脉,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是办不了这件事情的,对手太强大了,只能借助读书人们的力量。

    李盛答应了宋厚,暂时留在金陵,不回去台州。宋厚得了李盛的承诺之后,一脸欢喜的走了。他也要联络人的呢。

    李盛回到了后花园内,提起笔来,继续作画。平阳郡主却是没忘记刚才的话题,问道:“李盛,你还没跟我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李盛也指望着平阳郡主能发光发热呢,自然倒豆子似的把事情说了出来。

    “好。好事啊。你可是李盛,大文宗,怎么能这么灰溜溜的回去台州呢?我早就想帮忙了。只是势单力薄。现在这多读书人帮你,我也得帮帮场子才行。你等着,我立刻联络我的闺蜜们去。你别以为我只有一些小姑娘闺蜜,我还有很多闺蜜都嫁人了。只是相夫教子,不怎么露面了。她们天南地北,嫁了很多官儿呢。我给你写信去。”平阳郡主眼睛一亮,兴冲冲的留下这几句话后,便离开了这里。

    李盛弯着腰对平阳郡主道谢了一声,看着她走了。

    之后几天,李盛都在王府内足不出户。但事情却是彻底闹大了起来。

    李盛在院试内写的文章,迅速的流传出去了。

    还有李盛做的诗词、瘦金体。整个金陵是南北汇聚之地,天南地北的文人士大夫,爱玩的人,都会来金陵玩耍一番。随着他们的往来,李盛的名声,跟着诗词一起,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大楚国。

    不过这个效果还是有点慢。整个金陵,则是犹如鱼满为患的池塘,扔下去了一把米之后,整个池塘都沸腾了起来。

    大楚国的官学,有县学、府学,而最高等级的则是国子监,也就是太学。

    大楚国有两个国子监,一个在金陵,一个在京城。京城还闹不起来,国子监的学生都闹起来了。

    这个事情,其实并非是李盛的个例。大楚国的科举,很严格,千军万马走独木桥。

    多少人被压在底下,不得翻身?而科举舞弊,又经常发生。

    现在李盛多么牛逼?

    临江仙、念奴娇、陋室铭、蝶恋花等等诗词,一首接着一首,李盛还能作画,丹青妙笔,甚至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字体,叫做瘦金体。

    对于瘦金体,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因为这字体确实是离经叛道,但是没有人否认,瘦金体的艺术价值很高。

    这样多才多艺,名声鼎盛的李盛,而且文章做的也很不错。却被浙江布政使黄光玉打压,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这件事情,引起了所有国子监贡生们的同仇敌忾。他们闹,成天闹,成群结队的闹,罢课,扬言还要罢考。

    闹的国子监祭酒这些大楚国官员脑门疼。而不仅仅是这些人,还有秀才、童生,乃至于举人,全部闹了起来。

    并且以金陵为中心,迅速的扩散到了整个江南地区。走船永远也比走路快,江南消息流传很快的。

    这其中平阳郡主出力是很大的,她的闺蜜们,几乎都是李盛的迷妹。

    加上闺蜜的闺蜜。而且还有章留侯,以及李登司等同情李盛遭遇的官员在推波助澜,这件事情,已经尘嚣甚上。

    甚至已经可以用「鼎沸」来形容了。普通的官儿,是压不住了。

    一点都压不住。整个金陵城内的官场,都已经慌乱了。官员们试图压制国子监的贡生们,但是压制无效。

    他们迅速的向在京城的朝廷上书,请求派遣有份量的官员来到江南,摆平这件事情。

    如果这件事情不摆平,两年之后整个天下的读书人都罢考,那么大楚国的根基,就真的动摇了。

    顶流。

    李盛真的是顶流。现在他的流量,比整个秦淮河十艳加起来都还要高。

    大街小巷的百姓们,都知道了有一个叫李盛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那些个读书人们,每天都奔走,每天都在闹,谈论的都是李盛,还有李盛的诗词,瘦金体。

    南京的官员们都是备员,没有什么实权。每天也在衙门内喝茶,谈论李盛。

    在官员们回家之后,与自己老婆或女儿,还是谈论李盛。

    平阳郡主的闺蜜无处不在。

    牛皮吹大一点,现在整个金陵城都是李盛两个字。人们只知道有李盛,而不知道有朝廷。

    李盛在金陵城内,兴风作浪,积厚博发,终于是形成了风火雷电,要炼化黄光玉、陈亭训。

    这日上午。王府内,迎来了一位客人。

    书房内,李盛左边是陈好好,右边是柳如是,正弯着腰练字,抬起头来看着进来的王府太监,双眼中露出了一抹精芒,说道:“你是说。黄光玉派人来见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