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八十章 樊梨花目瞪口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管李盛怎么抗拒,他在整个铁剑门内的食物链等级,仅次于樊梨花。

    就算是他要去挖了樊家的祖坟,怕也是没人敢出手阻止他。

    他们三个还真在小溪之间,抓到了好几尾肥硕的大鱼,都是春香卷起裤腿,下水摸的。

    红烧鱼是没有的。李盛让一个大哥去弄了一把菜刀,一些调味料,让春香去捡了一些柴火,亲自烤鱼。

    “少爷,好了没有?”篝火前,春香坐在一块石头上,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烤鱼,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的样子。

    “好了。”李盛拔出了一尾烤鱼,仔细看了一下,然后把烤鱼递给了春香。

    春香迫不及待的伸手抓过,小嘴咬了一口。

    “好烫,好烫。”春香一边喊烫,一边大口朵颐。李盛笑了笑,抓起另一条烤鱼,递给了红袖。

    红袖就斯文多了,还取出帕子,时不时的抹一抹小嘴。

    等李盛三人把烤鱼吃完后,樊梨花来了。她蹙起眉头看着这一片狼藉,整个铁剑门还没有人敢这么干过。

    春香有些怕樊梨花,把小身子藏在了李盛身后,探出半个小脑袋,怯怯看向樊梨花。

    不过算了,到底是自己外孙,就算把铁剑门拆了也无所谓。反正都是他自己的。

    樊梨花把眉头扶平,对李盛说道:“盛儿,七八个秀才相公都请来了。你可要说话算话。”

    “我当然会说话算话。”李盛无奈道。这外婆怎么就这么狐疑呢。

    一行人脚步很快的回到了院落内,并来到了中堂。

    堂内坐着八个相公老爷,有人年纪轻轻,有人头发花白,都坐着品着好茶。

    茶是好茶,相公们品的那一个滋味。但是每一个人又都是忐忑不安。

    这朝廷与江湖是两个世界,当然是朝廷大。铁剑门也是客客气气的把相公们请来的,但毕竟江湖人物,刀口上舔血的武夫.....相公们心里头既怕,又是鄙夷。

    听见动静之后,相公们连忙放下了茶杯,站起来迎候。不久后,樊梨花带着李盛走了进来。

    “樊夫人。”相公们行礼道。

    樊梨花还算和蔼,对众相公欠了欠身,说道:“诸位相公。”随即,又让李盛与她一起坐在了上座,一脸得意的介绍道:“这是我孙樊盛。”

    “原来是樊公子。”相公们很客气,拱手幸会云云。

    樊梨花也反过来,一一为李盛介绍在座相公,李盛也拱手,幸会、幸会。

    “不知道樊夫人请我等过来,是有何事情?”白发苍苍的老相公,严挺是在场相公默认的首领,拱手问道。

    樊梨花看了一眼李盛。李盛笑着说道:“老相公可知道李盛?”

    “哪个李盛?”严挺年老,脑子反应不过来,问道。几个年轻的相公,却是脸色一动。

    只是李盛问的是严挺,他们不好回答。

    “乃是临海县人士,李西村李盛。”李盛笑着说道。

    严挺还是想不起来,这时候旁边一位年轻相公很是体贴的提醒了一句道:“临江仙。”

    “喔。原来是自号「吴人李大」的李生啊。自然知道,自然知道。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古词句啊。”严挺反应过来,一张老脸如老树逢春一般,红光满面起来,捏着胡须连连点头道。

    “说起来公子也叫盛,与那李生同名。”严挺又说道。

    李盛点了点头,又不动声色问答:“正因为我与他同名,才是很有兴趣。敢问诸位相公,这位李盛才气如何?”

    严挺有些不悦,捏着胡须道:“我刚才已经说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古词句。公子,何必明知再问呢?”

    “不止临江仙啊。「陋室铭」也是可以流传千古的文章。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兴致勃勃的打算建个草庐,隔三差五的去住上一住。”有一位年轻相公捏着胡须,神采飞扬道。

    “是也,是也。我也正想建造个草庐。润生兄,我们买块地一起建造,做个邻居怎么样?”

    “好啊。我擅长吹、箫,贤弟擅长抚琴。我们是绝配啊。”年轻相公爽快回答道。

    “还有那两句残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李生,真是有一身读书人的傲骨啊。”

    “还有那咏竹。”

    “咏竹是什么?”

    “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

    “前些日。巡按御史吴大人,在临海县办案,判了当地员外李益寿斩立决威震台州府。那李生很欣赏吴大人,也感激吴大人为地方除害。就增了吴大人一首咏竹。诗曰。”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好诗啊。虽然比不上李生做的词好,但也胜过世上九成九读书人了。”

    “有人诽谤李生只会做词,不会写诗。这诽谤不攻自破啊。”

    “呵呵呵。”

    相公们面对樊梨花这铁剑门门主,唯唯诺诺。但是谈论起这位文坛小宗师,却是神采飞扬,眉目间尽是纵横披靡的豪情。

    我辈读书人啊。

    李盛本人被他们吹捧的都不太好意思了,有一种去摸自己后脑勺的冲动。

    我脸皮还是太薄了啊。

    这帮人叽叽喳喳的说了好多话,樊梨花听的似懂非懂。实在忍耐不住,便问道:“诸位相公。我就问一句。这位李.....李生。他能考中进士吗?”

    “探囊取物!”

    “轻而易举!”

    相公们脱口而出道。

    樊梨花被镇住了,她外孙真的这么厉害????

    不是说,读书人过五关斩六将,才能中进士的吗?

    老相公严挺捏着胡须,摇头晃脑了一阵,随即又轻轻点头道:“那李生没有文章传世,但按照李生才气,科举应该是十拿九稳的。只要他考中进士,再做一些诗词,流传出一些文章。他就不叫李生,而叫李文宗了。我浙江的李文宗。”

    严挺抬起头来,一脸我是浙江人,我是李生同乡,我骄傲。

    国情,自古有之嘛。

    襄阳与南阳为隆中到底是隆中还是在南阳,吵了无数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