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五十五章 绝世之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丁封放下了笔之后,拿起白纸放在嘴边吹干,望见上边自己所做的诗,非常的满意。

    他号称是台州府第一才子,生平做诗无数。但是今晚上的这首诗,却也是其中的精品了。

    丁封很快想到旁边的一人,连忙转头看去,却是微微一愣。只见李盛跪坐在案几前,面前的砚台是干的,白纸上当然也就没有字。

    这让丁封很惊讶,在陈好好花船上的时候。李盛可是在陈好好出题之后,立刻写下了那首足可以传唱千古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

    “莫非今晚上,他状态不佳?”丁封心中给了自己一个解释。

    这很正常。人有穷时,才有尽。有时候丁封自己也是这样,忽然连续一段时间,没有任何的才情,仿佛身体被掏空一样。

    很快,李盛的情况就被众人注意到了。

    顿时,观看的人都小声议论了起来。

    钱弘、赵伯禽、吴用、王渊四个也是面色微微一变,脸上出了细汗。

    赵伯禽三个,并不知道李盛的计划,而他们与李盛是朋友,自然是担心。

    钱弘是跟着李盛进来的,也不想看李盛出丑。

    “诸位相公。李贤弟好像有点不对劲,这该怎么办?”钱弘伸出袖子,急的抓耳挠腮,忍不住说道。

    “怎么会这样。这臭小子在陈好好的花船上,分明做出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种好词。这诗词之道互通。这臭小子怎么现在却不行了?莫非场面不一样,他有点紧张?”

    赵伯禽也是紧张的很,捏起了扇子,不断敲击掌心。

    事态有点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赵喜见李盛没有提笔,也是有些着急。他想了一下,抬头示意了一下二弟赵光。

    赵光立刻明白,起身来到了李盛的面前,很是客气的拱手说道:“现在天气炎热,公子可是身子不舒服?可让下人扶着公子去客房歇息,服些人丹。”

    李盛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还给我台阶下。又想起之前,赵光亲自迎接他进来,客客气气。他心中一软,但是那天永宁江上的事情,又在脑中闪过。

    李盛心中一硬,笑着拱手说道:“多谢赵先生关心,我身体并没有大碍。”

    说着,李盛理直气壮的坐着。不走,也不作诗。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察觉到不对劲了。如果李盛真的是做不出诗,刚才赵光给台阶下,那李盛一个驴打滚走了,也没什么。

    李盛毕竟是做出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种好词的人,有名声护体。一次诗会没有做好诗,是可以被原谅的,也无损名气。

    但是现在李盛不作诗,但也不走。这似乎是与钱塘伯不对付?

    这位李公子难道是上门来踢馆的?

    赵光没想到李盛会这么说,尴尬的转过头看向了兄长赵喜。陈明、李登司看着从容不迫的李盛,也看出了一些门道,不由齐齐转头看向赵喜,眼神中有询问。

    你怎么得罪他了?

    赵喜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什么事情。

    赵喜想了一下,也只能伸手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给赵光使了一个眼色,又对陈明、李登司轻轻开口,声音低不可闻道:“继续。”

    赵光明白了,立刻对李盛一拱手,回到了原本的地方站好,继续当他的司仪。

    陈明、李登司与赵喜的关系不错,也懂他的意思,诗会先继续,这件事情之后再说。

    但是陈明、李登司觉得李盛既然出招了,那么肯定不会让这诗会维持下去的。

    肯定要出幺蛾子。

    这得罪谁也不要得罪读书人,尤其是得罪有身份有地位有名气的读书人,那可能是要遗臭万年的。

    陈明、李登司心中唏嘘了一下,但神奇的又有些自豪感。他们也是读书人啊。

    “李贤弟这到底想要做什么?他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吧?”钱弘也看出了一些门道,不由兢兢业业的转过头问临海三大才子道。

    这时候,赵伯禽他们已经平静下来了。赵伯禽似笑非笑的摇着扇子,对钱弘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我们都是读书人,贤弟怎么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平时我与他不对付,但是这一次我支持他。”吴用伸手一指赵伯禽,表示支持。

    王渊一脸微笑,没有说什么。他们对钱塘伯比李盛更怨恨,当时要不是李盛、老渔夫帮忙,他们三个可是必死无疑。

    谁能想到泛舟江胡,欣赏江河风景,竟然差点死了?真的是想想都觉得哆嗦。

    钱弘看着信誓旦旦的三个人,心惊胆裂。他心中哀嚎,早知道就不来了,凑什么热闹啊。

    钱塘伯可是江南地区的大权贵,得罪他绝对没好下场啊。

    混蛋。

    钱弘甚至眼神闪烁,探头探脑,主动四处寻找逃生路线,想跑。

    除了李盛之外,其余参加诗会的读书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诗。赵光指挥着早就准备好的府内能识文断字的家奴,将卷子收好。

    这是正常程序。

    这些卷子收好之后,赵光就会一一朗读出来,让大家听听。然后经过陈明、李登司品鉴,决定谁是第一等。

    在场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就连那道帘子后边的女眷,也都是深闺才女。

    陈明、李登司都是进士出身,文化水平很高,他们决定的第一等,大差不差,否则会成为笑柄。

    总而言之,还是比较公平透明的。

    但是这一次在场的所有人,读书人、才女们,都没有把心思放在这场诗会上,而是集中在李盛身上。

    这个人端坐在场中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举动,却仿佛藏在剑鞘内的绝世宝剑,正在散发着无形物质,但却可以让人感觉到的凶气。

    有一种“一剑出鞘,必光寒九州”的感觉。

    这是一次台州府内顶级的诗会,与会者都是精挑细选的人,不过二十五人。

    如王渊、钱弘等人,只有旁观的资格。他们所做,以夏为题的诗,水平都是极高。

    最后是台州府第一次才子,举人老爷丁封夺取了头筹。

    丁封一点也不高兴,虽然第一题第一,但他感觉自己才是配角。

    这不是诗会吗?

    我得第一怎么是配角呢?

    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