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寒门宰辅 > 第五十二章 钱塘伯的请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了,不是饭点。但是饭店既然开门,还是要营业的。

    钱少爷带着李公子等人一起,风风火火的来到太白楼吃饭。

    不过这一次的酒席与上一次的酒席不一样。酒菜是一样的,这主角就不一样了。

    上一次的酒席,钱少爷与李盛实在是尿不到一个壶里。这一次钱少爷与李盛尿到一个壶里了,席间不断劝酒,热情的不得了。

    等酒足饭饱之后,已经是傍晚。钱弘兴冲冲的带着李盛等人回到了钱氏大宅,并当即给李盛等人换了房间。

    倒座房是给下人与客人住的。主屋是男主人的主卧,东西厢房是给子孙住的。

    幸好钱氏大宅是五进豪宅,有四座东西厢房。钱弘做主,当即给李盛等四人腾出了一座西厢房,并暗示李盛。

    要不要美貌女婢暖床?

    这年头有不少豪奢人家,会专门养这种女婢,专门招待客人用的。看中了还可以带走。

    李盛不打算与钱弘这种人深交,就婉拒了。钱弘一脸我很遗憾的样子。

    折腾了一番之后,众人一起来到了西厢房的客厅。此刻已经入夜,客厅内蜡烛点的很亮,燃烧着特制的檀香,驱赶蚊虫。

    钱弘与李盛坐在主位的两张椅子上,隔着一张茶几。

    赵伯禽撇着嘴,与吴用、王渊坐在客座上。

    “势利眼。”赵伯禽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心中薄鄙钱弘,决定与此人疏远关系。

    钱弘恋恋不舍的从怀中取出五张请柬,放在了茶几上。说道:“贤弟。这是本城名望送来的请柬,贤弟你看看,酌情前往参加。”

    说到这里,钱弘用饱含期待的眼神看着李盛,说道:“还请贤弟,务必带上为兄我。”

    这样的顶级诗会、茶会之类的,他钱弘平常是挤不进去的。眼下,却要拜托这位李公子了。

    李盛看了一眼这些请柬,颇为心动。

    养望、扬名。这种场合,简直是多多益善啊。

    李盛还没打开请柬,那边赵伯禽说道:“贤弟。别的就算了,那钱塘伯家,咱就不去了。”

    李盛一愣,你们都知道谁要请我去吗?

    “为什么?钱塘伯可是整个江南都很顶级的权贵人家,他家举办诗会,一般人挤都挤不进去。”钱弘急眼了,瞪了一眼赵伯禽道。

    以前没看出来,这小子怎么这么糊涂。

    赵伯禽摇了摇扇子,没好气道:“我们在江中游玩,被钱塘伯家的游船掀翻小船,我们差点成了水中鱼鳖。没找他寻仇就已经不错了,他家的诗会,却是不能去的。”

    钱弘一愣,还有这事发生?随即他拱手说道:“贤弟。你们不是没事吗?这只是误会,小事而已。不可因为这件事情,而不去钱塘伯家的诗会啊。”

    钱弘随即转头看向李盛,眼巴巴的。李盛想了一下,对欲言的赵伯禽使了一个眼色。

    “这些请柬有些日子重叠了,容我想一想,到底要去谁家。而不管我去谁家,都会把兄长带上。”李盛笑着看完了最后一张请柬,笑着对钱弘说道。

    钱弘一听顿时心花怒放,也没再计较钱塘伯了,说了一番。

    多谢贤弟提携云云。

    不久后,李盛就打发了此人离开了。他看了一眼临海三大才子,冷笑道:“兄长们,你们怕吗?”

    “怕什么?”赵伯禽惊讶道。随即他猜测出了一二,兴致勃勃道:“莫非贤弟你打算在钱塘伯的诗会上搞事?”

    “大丈夫有仇不报非君子啊。”李盛重重点头,而后冷笑道:“要想找他麻烦,何必以后考中进士?这一次诗会就是一个机会。几位兄长随我同去,看看我是如何弄钱塘伯的。”

    这名气越大,就越有神佛护体。读书人与权贵天生不对付。

    先不说他们几个与钱塘伯的仇恨。便是没事刷一刷权贵,对于读书人的名声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这叫「不阿权贵」。

    就他了,走起。

    ..........钱塘伯的宅邸,在整个黄岩城,当然是大拇指一样的存在。

    它位于城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段。在它的周围,围绕着许多的豪奢之家,便是钱氏大宅,也在附近。

    普通的豪宅,五进是极了不起了。钱塘伯的宅邸,要是不这么严谨计算的话,足有十五进。

    五进宅邸一座,左边一座五进的跨院,右边一座五进的跨院,算起来就是十五进。

    当代钱塘伯名叫赵喜。年仅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类似于他这样的权贵人家,既不能参加科举,身上又没有官职。能做的事情就是吃喝玩乐。

    赵喜妻妾成群,这偌大的宅院竟然不够住的。传闻赵喜在外还养有不少外室。

    他为人奢侈,喜欢附庸风雅。经常在黄岩城内举办诗会、茶会等等。

    虽说有些读书人与权贵不对付,但是很多读书人,也都是愿意与权贵交往的。

    在赵家举办的诗会,规模不小,是整个台州府内最顶级的诗会。

    诗会在晚上进行,但是这日下午,钱塘伯府门外就已经车水马龙。客人们不仅是自己来,还带来了相当庞大的随从。以至于,府门前的街道上,时不时要堵塞一下。

    其中参加诗会的人中,最重要的是两个。

    一为府学教授李登司,一为翰林侍讲学士至仕陈明。

    此刻一处厢房客厅内。钱塘伯赵喜,正与李登司、陈明坐着说话。

    赵喜容貌雄武,体魄健壮,一袭紫色锦袍既富且贵。

    李登司年过四十,但是保养的极好,肤色雪白,须发柔顺,眼神很正。

    陈明须发银白,面如老树的树皮一般充满了褶皱。但他的精神头极好,眼神很有神,耳朵也还算能听清楚。

    府学、县学,就是朝廷设立的官学,有固定生员。赵伯禽、王渊、吴用就是县学生员。

    不过现在大楚国这方面很宽松,生员可以不用去上学。

    府学主官称为府教授,县学主官称县教谕,都是正八品。他们还负责祭祀孔庙,在科举的时候,会作为同考官辅佐。

    这官职权利不大,品级不高,但却是很清高的官儿。

    李登司二榜进士出身,在台州府任官已经多年,名声极好。

    与李登司比起来,翰林院是整个大楚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大楚国有这样一句话。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整个翰林院,就是大楚国的内阁大臣的人才储备库。能进入翰林为官的人,至少也得是二榜进士前十。

    不过翰林院内的官职品级不高。陈明最高做到侍讲学士,不过从五品而已。

    总之,这二人在整个台州府属于是清流名望,跺一跺脚,都能让整个台州府震颤的大人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