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中山靖王决不当皇帝 > 第20章 晁大夫舌战群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执事小秘书:“启禀皇上,有御史署参奏,楚王刘戊私兼银荡、枉顾人伦一案的奏本。还有弹劾赵王刘遂……”

    景帝拿着苹果,不自觉翘着兰花指:“还有呢?”

    执事小秘书:“还有御史大夫晁错报来请予廷议的削藩策。”

    景帝:“那个,介个——这个削藩策,朕已经读过了。今天就是想听听你们的见解。这件事儿,事关重大,关系到朝廷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所以今天大伙儿可以畅所欲言啊!都谈谈。御史大夫晁错!”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皇帝接受百官奏事,图书馆馆长,起草诏命文书。

    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月工资两千担小米儿。

    晁错枯绌个老脸上前拱手:“臣在!”

    景帝:“你先抛块儿砖。”

    合着别人都是玉?晁错:“臣,遵旨!”

    晁错走到大殿中间儿,开始看看而谈,

    嘎吱吱嘎吱吱,刘胜又扔给老爹一苹果。

    “诸位公卿,诸位列侯,诸位宗室大臣!臣之所以现在提出削藩之策,并不是有什么新鲜主张,不过是实施先帝的遗愿!“

    窦婴插嘴道:“你自己的主张,就说是你自己的,如果擅冒先帝之诏的名义,应论以“大不敬”!”

    晁错:“窦大人不必多虑,因为这确实是先帝的主张。孝文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当时卑职初任太子辅师。先帝召卑职入未央宫,赐微臣看一个文件,并抄录以转呈当今圣上。”

    “什么文件?”

    晁错:“就是当时任梁怀王太傅的博士官贾谊的一封密奏,章题是《论治安策》。贾谊说:当今天下形势有如遍地干柴,我们正躺在干柴之上!”

    大臣:“贾谊?不就是那个出身洛阳的市井小子吗?一贯危言耸听,声誉不佳呀!”

    “父皇,这货谁呀?搞人身攻击,小人一个。”

    “闭嘴,好好学着点儿。”

    晁错:“当年的《论治安策》,就是贾谊受先帝之嘱而作。《策》中提出根本问题有三:流民问题,削藩问题和抗击匈奴问题。策中所建议的条陈,例如为了防范诸侯,扩大梁国封地,以梁王据守梁国,以屏卫关中;改大齐国为六小国,分淮南一国为三国;这些都是先帝当时为后日削藩作准备的固本之计。”

    景帝:“晁大夫,贾谊当年的那个《论治安策》,你可以着文吏?写若干份,给在座的都发一发,都看一看!”

    晁错:臣遵旨。

    刘胜也拿到一份,至少三十斤重。

    “啥玩意儿啊,贾谊你字儿多,你有理!”

    晁错:“今汉之天下已一分为多,天下五十四郡,同姓诸王领有天下三十九郡,而陛下直辖不过十五郡。仅就土地人口而言,侯王就占了三分之二啊!”

    “我汉家的诸侯分封制度,本意是以天子为中心,让诸王作王室之屏藩和辅佐。各诸侯王呢,本应和朝廷命官一样,都是天子的仆臣。”

    “可是,一些大小诸王们,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任意生杀予夺,擅自行事!大大小小的事情,从来不向朝廷禀告。有的人甚至目无皇上,数十年不入朝贡奉,连皇太后也不来觐拜。”

    “汉家之制令,早已不能通行于诸侯各国。”

    “这样下去,恐怕迟早要发生不忍言之事。以至于重演春秋战国的大乱局面!”

    中尉陈嘉,长安卫戍部队首领反对道:“陛下,臣进一言!陛下登临大位尚不久,举政宜以安定祥和为主。当今四海一家,天下承平,列王诸侯与陛下有骨肉之亲,更宜以和为贵!晁错的这种言论,危言耸听,有煽乱挑拨之嫌!”

    心里盘算的却是:“我好好的吃着空饷,手下是个什么成色能不知道?这事儿啊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不管输赢我肯定先完蛋。”

    晁错:“请问中尉,汉立国数十年以来,何曾真正安定过?”

    陈嘉位卑权重,并不惧这个纪委头头、秘书长、图书馆馆长:“晁大夫,你什么意思?”

    晁错:“高祖在世十年,异姓诸侯反者九起。文皇帝在位二十年,先有济北王刘兴居谋反,事隔三年,又有淮南王刘长作乱。”

    某个不配拥有姓名的大臣:“那么你认为,当今,谁会来造反呢?”

    晁错:“譬如当今的吴王刘濞——”

    无名大臣:“刘濞?哎呀!”

    廷尉,专管刑罚的张欧反对道:“陛下,御史大夫这样当廷指斥在位藩王,以下犯上,离间皇亲。如果传到诸侯耳里,恐激生变故!”

    炮灰栗贲也反对:“陛下,当今天下太平,吴王刘濞乃高皇帝嫡亲侄儿,既是孝文皇帝的堂兄,又是皇上的堂伯父。”

    “当年高皇帝定天下后,九江王黥布造反,吴王刘濞身临疆场,立有战功。其封国之郡五十城,乃是高皇帝亲手所封。吴王多年不入朝,也是因为先皇帝体恤其辈高年老,准其不朝。”

    “如果皇上要召吴王觐见,可直接派使宣诏。岂能容外臣擅论陛下家事,离间骨肉?”

    自古官僚最怕改变。晁错这样的才是异类。

    景帝啃着苹果核:“今……嗯……天是廷议,既是廷议,就言者无罪。朕看大家还是先沉住气。啊,多听听人家说的,多想想!话说过头的,就姑妄听之吧!”

    晁错:“高皇帝封吴王时曾说:望气者言,朕死之后五十年,东南有人造反,不会是你吧?

    “多年以来,吴王不仅不入朝觐见,且有违君臣之礼。本部门不断得到密报,吴王自恃地大财丰,一直在招募侠客,整武练兵,确有不轨之图啊!”

    “吴王私下串联其他若干藩王。在其教唆之下,胶西王、楚王、齐王,亦皆骄奢淫逸,无视汉律。侵蚀国地,蚕食无人之土。甚至公然驱逐朝廷守官,鞭笞朝廷命员,气焰嚣张,天人共愤!”

    “卑臣修改汉律三十条,实为立法究劾。凡诸侯王犯法,不仅应该与庶民同罪,而且应该根据其过失的程度,削夺其封地!”

    “这才是是“削藩策”的主要意思。”

    现在不论是否削藩,都必须要削藩了。

    今天朝会的内容,一定会传遍诸侯国。有些事情不说出来才四两重,一旦说破,那就重若千钧。

    景帝:“这个“削藩策”,朕看它的实际意思,就是八个字:尊君强国,惩治不法!胜儿,别吃了,你怎么看这件事,不准胡说!”

    松子、花生米不香么,非要问我怎么看,当我是元芳啊?

    伸了个懒腰刘胜站起身:“朝廷都开始讨论了,削藩属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与其等那些叔叔伯伯们得到消息私底下串联,不如趁其不备先发制人。不管损失大小,反正我们能赢。区别就是大赢还是小赢,反正就是秦始皇遭雷劈——赢麻了!”

    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