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佣兵为王 > 第145章 江南回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马如龙跳上,庄内的小火车。

    随着人口的增加,工坊的增加,现在整个黄县都遍布着铁轨。

    这些环状的铁轨,将各个工坊和居民宿舍,全部串联了起来。

    火车数量也不是一辆了,而是5辆,车头的马力也从最开始的100匹马力。

    换成了船用的500匹马力,拖动的车厢也被换成后世的标准车厢,净宽2.7米,长12米,高3米。

    每列火车拖动12~15节车厢,这也是黄县平原居多,否则地形起伏度大了,最多只能拖动8节车厢。

    火车上下班时间会悬挂,客车车厢。

    马如龙忙完自己手头的工作时,已经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段了。

    当然他也没有骚包的,给自己定制一辆专用火车,

    是没实力,没财力吗?

    当然不是,作为穿越前连媳妇都娶不上的他,那可是把钱看得很重的。

    说好听的那是,勤俭节约,说直白的就是不舍得,抠门。

    没办法,苦日子过多了,让他潇洒起来,他真的舍不得。

    站在火车车厢顶上,旁边放着成捆的钢卷。

    看到这些特制的不锈铁的钢卷,他知道这是送去铸币工坊的材料。

    马如龙的思绪陷入了回忆。

    铸币工坊现在的铸币机器已经由原来的5台增加到了10台,

    永乐通宝现在一天产出是1000万枚,也就是每天2万两白银的兑换量。

    整个山东现在的货币,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市面流通的钱币,

    已经全部被不锈钢永乐通宝,银元和少量的纸币代替。

    那为什么,还增加了5台制币机呢!

    江南地区,随着醉金枝这两个月的谈判,众多的当铺也得出了结论。

    几年内,南京,杭州,扬州是没法恢复繁荣了。

    也就只能,认亏,出局。

    几家松动的当铺,将自己吃下的3折多的店铺,纷纷以2折的价格甩卖给了金枝商行。

    其他同行看到,也是争先恐后的,联系醉金枝,甩卖自己手里的店铺。

    大家都怕,这个唯一的大主顾,万一不买了,他们怎么办。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金枝商行就收下了,南京、杭州、扬州这三个江南最繁华城市的7城店铺。

    紧接着就是,一船一船的,永乐通宝被运往了上述三个城市。

    干什么?

    “买,买买啊。”

    一直拖到四月初,大规模的救城行动,才正式展开。

    大量的店铺,被挂上了金枝货栈的牌匾。

    不管是,稻米,生丝,布匹,棉花,矿石,木材,煤炭,茶叶、陶瓷等,

    除了不耐储存的吃食,其他都要。

    在大批量的采购中,各个货栈逐步引导客户,去专门收购此类物品的货栈。

    每个货栈只负责采购两三种,这样细分后大家也更专业。

    同时由于货栈的运作,市面上大量没有工作的青年,被吸纳进商行。

    而大规模的采购,也带动了,货物流通。

    大大小小的车马行,终于从停摆3个月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

    好在过年期间,马如龙抄家,不停地雇佣他们,否则这几个月的闲置,他们也就离破产不远了。

    马匹可不是,机器。

    不干活,停了就行。

    那东西是活物,天天要吃饭,还要人照顾的。

    定期清理,马圈,定期修剪,马蹄。

    换马掌等等,马匹可是精贵着呢。

    买一丫鬟,不过5两2两的,买匹马,几十到几百两不等。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醉金枝就花掉了1亿5000万两白银。

    当然这些钱款,小额的都是以不锈钢永乐通宝支付。

    例如雇佣工人,雇佣车马运输,雇佣店员这一类的,都是永乐通宝。

    什么,你说你不要永乐通宝。

    来来来,看看我金枝商行那样东西,不是用永乐通宝交易的。

    至于大额的采购,不好意思,全部是金枝钱庄的纸币。

    不怕,纸币造假,呵呵。

    咱们这可是防水的啊。

    没有两百年让你造你都造不出来,当然不能是马如龙自己造自己的假。

    而一些散货,自然就是银元支付了。

    这些货物的价值普遍都在百两一下,十两以上。

    直接用银元最为方便。

    虽然也有小额纸币,例如1两,10两的。

    这东西小纸片,那么小。

    还是先在山东推行吧,不要贸然挑战大众的习惯。

    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江南活了过来。

    而且大有比之前更加繁荣的态势。

    为啥还能比以前还繁荣,有点扯吧?

    还真不是,你想想之前江南繁荣在哪里?

    除了商贸,主要是在青楼和秦淮河吧。

    现在呢,所有的资金都放在了,百姓生活,商贸和大批量的采购。

    商业更加的繁荣,消费却实实在在的普遍下沉到了,百姓日常生活了。

    青楼也全部改成体验式购物酒店了。

    只是茶馆多了,戏曲,说书的节目,为啥啊?

    温饱思淫欲,大家没地去,自然茶馆生意好了,

    增加项目,更多的创收啊。

    人口牙行,变成了积善堂,凡是送来的人,都会有两枚银元。

    之前买个小孩,才百文而已,现在是奖励1两银子。

    而且积善堂是随着,金枝商行和金枝钱庄遍布整个江南了。

    往来的客商,为了讨好金枝商行,都会主动沿途收些流民小孩,送到积善堂。

    除了能够有收益,最重要的是,积善堂还会给他们发奖章。

    这些上面印着几级善人的奖章,拥有的特权就是,能超出额度一定的范围采购货品。

    王守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作为福建商人,他会时不时的将自己家乡的特产带到江南来售卖。

    在一次进入福临门后,他突然间发现,这个酒店太神奇了。

    里面有太多的东西他没有见过。

    一楼宽敞的大厅里,阶梯式的摆满了各色商品,这些商品都是他没有见过的。

    像那一擦,就着火的火柴,居然只卖5文钱,一小盒能点60次火。

    折算下来,14次点火,才花费1文钱,太便宜了。

    不是一文钱一盒的火柴吗,怎么卖到了5文钱,这还不是醉金枝先用宝石贿赂,

    又是哭穷,终于摆平了李贞丽,让她同意,这火柴不能卖一文钱。

    还说了一大堆,老爷为了制作火柴都累瘦了的话,

    马如龙当时只能闭眼装死,也是没办法,

    商业上的价格问题,这娘们就没听过自己的意见。

    反正最终都是这娘们是对的,他不装死还能怎么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