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古代当富商 > 第1671章 全新的王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在新朝成立之前,王康对于新朝的治理就已经有了大概的构想。\n  他要建一个全新的王朝,跟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一样。\n  在这方面他是有经验的。\n  曾经的新奉城,南沙湾都是从无到有。\n  这是成功的经验,只不过现在要放在整个国家。\n  在王康看来这是一样的。\n  把国家当做一个大的新奉城,进行全方位的改革。\n  首先是思想上的改革,王康推行新律就有这方面的作用。\n  其次便是实践。\n  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家族中的一切重心都要转移过来,那包括有各种庞大的产业,这些也能带动经济发展。\n  近日,已经有些资产转移了过来,还有王康最需要的人才也到了!\n  教育,工业,经济等方面都是王康要力抓的问题。\n  其中教育是关键。\n  楚国的教育太差了,曾都掌握在贵族阶层。\n  十个人中,有九个是文盲。\n  国家想要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n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王康要在朝廷六部的基础上,再新设府衙,专门负责各种事项!\n  表弟苏哲,曾就在新奉城负责文化教育办学等事项。\n  王康便让他过来,任仪制司主官管理学务事宜。\n  还有其他很多人都有新职,分入朝廷六部之中。\n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官吏任用,也改变了朝堂格局。\n  新朝初设时,旧朝官员占据多数,这种局面已经要被改变了。\n  很多家族中的老人都进来担任要职。\n  他成了皇帝,传回家族老家,很多家族中人都起了心思。\n  但王康并非全都理会,还是以个人能力为主提拔任用。\n  越是至亲的人用起来越要慎重,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有娇纵权臣,在这方面,王康是严厉打击。\n  因此,监察制度的完善是必要的。\n  在他看来,所有的事都是人事,只要人用对了,那就没有问题。\n  这个早朝进行的时间很长,基本上都是王康在宣布官员任用,并且进行一系列的安排,使得朝廷体系更加完善。\n  这也是为了他的离京做准备。\n  王康准备近期就会去一趟齐国,主要是为了把高殷扶上皇位,他现在已经有了紧迫感,生怕被天问钻了空子。\n  只要这些主要国家都在他的掌握中,那天问就翻不起什么风浪。\n  现在离京,实在不是个好时候,可也没有办法。\n  但他必须要做好妥善的安排。\n  而且在这之前有一件一直都未定下的事情,也要确定了,那就是立太子!\n  王平已经随着大军去了边境,依稀记得他走时的场景,其母亲林语嫣不舍的情形。\n  这一走就不是一两年能回来的。\n  军中不比其他,有严明的纪律,哪怕是他的儿子也不能大搞特殊化,不然怎么服众?\n  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皇位,王康便没了选择,只能立王安为太子。\n  王康已经传令,将他召回,不日就能回到寿春……\n  随着他的安排,朝廷进入正轨,各项事宜已经开展。\n  冬天到了,目前的重心依旧是救济难民。\n  王康下令各地必须主抓,包括建立临时安置处,施粥救民等措施。\n  可真正在处理时,才发现难民太多了,救济面临很大的压力。\n  好在之前搭建的大棚有了进展,合适耕种的粮食还没有找到,还在试验当中,所以只能种一些时令蔬菜……\n  这只能慢慢来。\n  王康已经是尽力了,熬过这个冬天,相信就会好很多。\n  苏哲上任,也开展了学务。\n  因为基础太差,一切都要从头来。\n  首要做的就是办学。\n  新律倡导有教无类,不设门槛,也是为了增强人们自主学习意识。\n  以朝廷的名义开设学堂。\n  有很多老师都是从新奉城带来的,他们都接受过新式教育,能够最快的上手。\n  同时,对于一些已经年长,教授难度很大的,还设立了专业的学堂,教授一技之长……\n  而这些都有一个前提,是要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朝廷的政令。\n  王康将富阳小报的班底拉了过来,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宣传的衙司,并且还开办了大秦官报!\n  曾经富阳小报的小编,笔名为笔下生花的林舟,成了第一任主官。\n  其实这也是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控制舆论,掌握人心。\n  目前是在寿春进行,等慢慢发展起来,就可扩展至地方,王康相信这些都能够实现……\n  只不过在初期,这些都是要砸钱。\n  尤其是开设学堂,相应的设施,教员等都需要花钱。\n  很多人都不理解,王康为什么要投入如此之多来做这些事情。\n  现在财政压力紧张,这件事情完全可以等舒缓开了再进行。\n  可王康却依旧如此。\n  在他看来,这才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基石。\n  毕竟,科教兴国。\n  这是不变的真理。\n  王康就是在向这方面发展。\n  连日来,朝廷官员以及城民百姓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变化。\n  每天都有新的政令,都有新的变化。\n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第一所学堂已经建立,并且开课。\n  这曾经是一个贵族的大宅,经过修缮启用,可同时容纳三百名学生上课。\n  开学当天,万人空巷,王康还亲自去题了词。\n  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这意味着贵族垄断式的教育彻底被打破。\n  新学堂,三百名学生中从七八岁的孩童,到中青年皆有,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大部分都来自于普通家庭,甚至是穷苦家庭!\n  而且这还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支出都由朝廷承担!\n  这显然是一大创举!\n  而这也不过是一个缩影,近日来各种政令层出不穷,每一条都事关国家大事,每一条都是新的改变。\n  新朝如同是一个庞大的机器在快速运转,散发着活力,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n  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这位陛下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n  人们都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大秦将会成为最强盛的王朝!\n  各项进展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王安已经回到寿春,在这个时候立太子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