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九百五十二章 人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仪殿内,李渊端坐上首,太子、秦王分坐下首左右,三省宰辅一个不缺,人人面色凝重,侧耳静听。

    李渊一次次的挥手应下,无论是抽调兵力、战马、铠甲、军械都无不应允,并下令让与李善关系很不错,也曾经合作过的中书舍人西河郡公温彦博出任灵州道行军长史,专门负责粮草供应小说

    到这时候,终于说到了最关键的地方,将校人选。

    “臣请调左监门大将军赵国公苏定方、左监门卫将军张仲坚、右监门卫将军马三宝、右千牛卫将军阚棱随军。”

    李渊立即点头,他也是沙场宿将,一军主帅能不能如臂所使是大战的关键,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而李善点出的这几个人都是北衙禁军的将校,要么是李善的亲信要么是李善的旧部,而且都不是东宫、秦王府一脉。

    虽然只有一夜,但在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的帮助下,李善早已经打好了腹稿,“副将人选还请陛下定夺,此外十六卫尚需抽调将校以补。”

    几个月内连续两场大败,再加上之前天台山一战的折损,十六卫体系中不少中高层将领阵亡,这也是李善为什么要调用亲信、旧部的一个原因,除了苏定方、张仲坚之外,北衙禁军中的亲信基本上都会随军北上。

    不过副帅的人选,是需要李渊来定夺的,这是昨晚房玄龄的建议,李渊脸色平和,显然很满意李善这句话。

    “右千牛卫大将军窦轨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李渊考虑了一下,“其余将校,怀仁在十六卫中抽调。”

    李善有些意外,居然选了窦轨,这位外戚也屡立功勋,但手段酷烈,性情倨傲,不过与自己关系还算不错。

    李世民突然插口道:“父亲,左武卫将军段志玄、右千牛卫将军李客师均为勇将,或能随军。”

    李善闭上了嘴巴……剧本就这么写的啊,李善可是个守规矩的演员。

    李建成脸色有些难看,在天台山一战后,秦王一脉元气大伤,但在大局上却与东宫分庭兄定然全力相助。”

    “当年芙蓉园内……”李善支支吾吾的解释:“还望太子相劝,当以国事为重。”【1】

    【6】

    【6】

    【小】

    【说】

    李建成自然听得懂,当年芙蓉园内,李善将罗艺的弟弟、儿子打成那样……为此两人结仇,而现在罗艺在原州、陇州边界处,守御数道关卡,将会是此战的关键人物。

    还没等李建成拍着胸脯保证,李世民插口道:“父亲,管国公以陇州总管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李建成忿恨的视线投向了李世民,他倒是不觉得李善的话有什么不对,毕竟李善与罗艺有仇,求到自己头上也是理所应当,但没想到二弟趁机作祟。

    而裴世钜却在想,昨夜遣派的人手被敲晕在巷子里,秦王与李善肯定密谋良久……配合的太好了!

    李渊揉了揉眉心,“常达已调任岐州刺史……”

    顿了顿,李渊看向中书令杨恭仁,“吏部可有人选?”

    杨恭仁是以中书令兼任吏部尚书的,不假思索的提出了几个人选,都是外地一州刺史、总管入朝觐见,还没来得及离开的。

    李渊思索片刻后道:“中书稍后拟诏,江州刺史郭孝恪调任陇州总管,随军北上。”

    李建成脸色更加难看了,郭孝恪是正儿八经的秦王一脉,早年瓦岗出身,是李世绩麾下大将,投唐后爵封阳翟县公,在洛阳虎牢一战立下大功,战后李世民在洛阳宫设宴,将张士贵、郭孝恪并列第一,功在诸将之上。

    武德五年山东平定后,郭孝恪出任贝州总管、赵州总管,去年调任江州刺史,这一次是因为天台山一战中天策府将校折损颇多,所以李世民才会调其回朝,原本是准备出任太府少卿,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李渊之所以选中了郭孝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人是朝中少有的草莽出身,这倒不是说其出身瓦岗寨,而是指此人祖上是庶民,无出仕者,虽然姓郭,但与太原郭氏完全扯不上关系。

    李善身边多有从草莽中简拔的英杰,郭孝恪这样的出身正合适。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