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如何安置(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院幽静的小楼下,崔信加重了脚步,咳嗽两声,才抬步上楼。

    “父亲。”

    “这是……”崔信扫了扫桌案上的那封信,熟悉的信封让他心情有点糟,勉强笑道:“那小子写信来了?”

    崔十一娘脸颊绯红,却拿起信纸递过来,“李郎君新作。”

    温彦博不是说那厮这几个月没新作吗……崔信接过低头看了几眼,脸色微变,在心里默默吟诵了几遍,叹道:“又是一首传世之作。”

    崔十一娘有些意外,毕竟年纪尚小,体会不到诗中真意,“父亲,此诗……”

    在崔十一娘看来,李善诸多诗文中,就属这一首最为普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崔信摇头道:“浅明易懂,无华美辞藻,却化繁为简,意境深远。”

    “呃,记得《春秋花月夜》中有‘空中流霜不觉飞’之句,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世提起诗人,往往脱口而出就是李白……古代诗人大都只擅长一种风格,如辛弃疾一般既能豪迈也能婉约的很少,如李白这样,既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那般华丽,又有《静夜思》这等化繁为简的,纵观古今,唯此一人。

    呃,如今崔信脑海中大约想的就是这些了。

    略为解释了几句,看女儿那等神色,崔信在心中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明年……不,后年成亲算了,便宜那小子了!【1】

    【6】

    【6】

    【小】

    【说】

    这时候,张氏领着侍女、仆妇将整理出来显然是送给崔十一娘的礼物带了过来,一家三口坐下闲聊,崔信脑海中却在想,李怀仁写下这首《静夜思》,还特地送过来,或有深意。

    先战于山东,后北赴代州,期间在长安也不得安宁,如今李善或有暂歇之意……毕竟屡立大功,册封郡王,在朝中分量不轻,有暂歇的资格了。

    这大半年来,李善锋芒毕露,崔信时常在心里担忧木秀于林,如今看来,倒是知进退。

    就是不太清楚,这小子回朝之后,会出任何职?

    此时此刻,类似的话题也出现在天策府内。

    端坐在上首敬召来此次护送周氏回京的亲卫仔细询问,马邑已固,顾集镇一切顺利,虽时有突厥游骑,但朔州司兵参军张仲坚率精骑出战,驱逐突厥,确保顾集镇不受影响。

    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凌敬在心里琢磨,半个月前,辅公?被擒杀,江南平定,圣人下诏撤销东南道行台,改立扬州都督府,赵郡王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山南以及岭南诸州均归其统摄,永康县公李靖出任长史。

    李孝恭必然久镇江南,李靖率五千江淮兵北上赴任代州,五月初理应就能到任……凌敬想起李善在信中极为推崇永康县公,说起其对峙突厥,不乏幸灾乐祸之意。

    呃,李善在北边搅风搅雨,颉利可汗大怒如狂,这等后果,要让李靖来承受……对此,李善在信中说他对李靖非常有信心

    门外响起次子的声音,凌敬有些意外,朱氏族长朱玮登门来访。

    “回朝任职?”凌敬摇摇头,“怀仁未有提及。”

    朱玮有些忧虑,“不会再外任了吧?”

    “未必……”凌敬幽幽道:“如今朝中夺嫡日烈……但曾掌代州总管府,外任……实在不好安置。”

    代州总管已经是数的出来的封疆大吏,天下也就李孝恭、李道宗能压李善一头,再外任还能挑个什么位置?

    凌敬突然一笑道:“回朝再说吧,怀仁应有定计……再不济,歇息年许也好。”

    朱玮心里有着深深的担忧,但却又说不出口来……他虽然不知李善已经投入秦王麾下,但也不傻,李善诸多谋划都会和凌敬商议,而后者却早就是天策府属官。

    外人不知道,但朱玮差不多能确定,通过凌敬,李善很可能与秦王有所关联。

    但大郎君还在东宫呢……朱玮叹了口气,打起精神,低声道:“去岁怀仁赴任前,交代留意一人行踪。”

    凌敬眉头挑了挑,他是知晓李善派了人跟踪封伦的……但并不知后情。

    “此人乃东宫门下,太子近卫出身,去年出任河北道盐州刺史,今日得知,转任坊州刺史。”

    “姓甚名谁?”

    “杨文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