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丈量田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近的李善忙的不亦乐乎,一边等待长安的回信,同时提前筹备各种事务,比如酿酒,说是名义上要等李世民回信,要取得京兆杜氏的许可,但实际上李善才不管呢,大不了换个名称。

    什么玉壶春?

    我这明明是二锅头!

    此外,李善还要忙着授课……不过这一次不是授医术,而是算学。

    关于李善的各种传闻在代县已经传的遍地都是了,那些本地势族看不上医术,学不来诗才,却选中了算学……这个是很有用的玩意,不管是管理家族打理庶务,还是出仕做官都是用得上的。

    多人延请,李善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开始授课,学生基本都是本地势族子弟,当然了,名义上如今都是代县令的亲卫随从。

    不过,学算术,那也是要交学费的……脑子不清的私下送来钱财,脑子好使的私下来问。

    至于那种送十条肉干来的……那是完全没脑子的!

    在李善的计划中,这些势族都很有用……当年贺娄子干经略陇西,贺娄家与姻亲刘家都曾经迁居陇西一代,族内多有善于相马、养马的人,比如代县南部的张家,早年就是靠与云州行商慢慢积攒家底冒出头的。

    黄昏时分,一天疲累之后回了驿馆,左顾右盼没看到人,李善愣了半响才想起来,一早周氏就说了,今日宅子落成,应该是搬过去了。

    从侧门出去,饶了半个圈,驿馆的背面,一大片空地上,并排的三间红砖大宅,左右都是单进落,供宿卫的亲兵起居,中间是两进落,前面办公,后面起居。

    房屋构建李善没怎么管,造型有点奇葩,有这个时代的特色,但也有李善在朱家沟的手笔,最典型的就是屋顶……居然是平的。

    “漏不漏?”

    “郎君回来了。”周氏在后进院落门口迎着,“郎君真是巧思,真的不漏呢。”

    李善进了屋子抬头看了看,忍不住噗嗤笑了,应该是工匠不放心,居然弄了两层屋顶,上面是平的,还有一层用瓦片搭成的屋顶仿制漏雨。

    前些时日李善发现了一片石灰石,正巧有煤矿,又有高

    方程式,脱口而出:“鸡二十有三,兔十二。”

    马周嘴唇抖了抖,“你看过《孙子算经》?”

    “没有,那是什么?”

    “那……”

    “很容易……呃……”李善呃了半天才说:“你还没学到这儿呢。”

    “那……”

    “岭南所学。”

    “又是岭南所学?”

    “嗯。”李善也觉得这个借口已经用烂了,想了想补充道:“胡人亦有精通算学者。”

    马周叹了口气,也不再追问,反正面前这厮在世人眼里,和在他眼里……那完全是两个人啊!

    “今日授方圆……”马周突然又问:“你想作甚?”

    李善让门外小蛮取来一个圆盘,向马周做了示范。

    马周有算学的底子,很快摸索清楚了,猛地抬头,声音却压低下去,“你要丈量全县田地?”

    李善笑了笑,面前这货真看不出历史上白衣卿相的风采,但见微知著,即使没有李世民,也能留名后世。

    这是直到明朝才问世的卷尺,丈量土地最为好用,张居正改革丈量天下田地时候问世的……的确,李善准备丈量代县田地。

    在这个国家,几千年来,土地永远是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最为看重的生产资源,千百年来的厮杀、战争、分裂、统一无不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上。

    丈量土地,说小是小,说大也大……关键在于,天下世家门阀对此必定有着天然的警惕性

    不知不觉中,马周的额头都泌出汗珠,他想起了崔帛那颗悬在脖颈上的首级。

    李善倒是能理解,丈量天下土地,在门阀盛行的时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上一次大规模丈量天下土地,是汉光武帝刘秀,那时候门阀制度还没有大行于世。

    下一次大规模丈量天下土地,是宋时的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那时候门阀制度已经解体,但即使如此,王安石的下场也是摆在那儿的。

    李善瞄了眼渐渐镇定下来的马周,这货也反应过来了,自己不会那么蠢。

    在代县丈量田地,那是为了配合后面一系列的动作……当然了,李善也有其他用意,只是还没到提起的时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