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 第两百四十五章 人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气渐暖,春耕始行,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上至帝王宰辅,下至平民百姓,都将春耕视为头等大事。

    毕竟,这是一个农业社会,耕作永远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事。

    朱家沟的村民忙碌的连半大孩子都要下田帮忙,李善……哎,其实有些技痒,这活儿我也挺内行的呢!

    可惜没人肯放他下田,一方面是身份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怕李善帮倒忙。

    马周看着田地里忙碌的村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李善没吭声,他听得懂这首诗,从早上开始耕作一直到晚上,结果还是个废材,杂草茂盛,豆苗稀疏……你李善要是下地,大约就是这个状态。

    不过李善不吭声,主要是因为他不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恰巧从长安城回家的凌敬踱来,摇头道:“五柳先生实以此诗自道归隐。”

    噢噢,这次李善知道了,五柳先生,那是陶渊明。

    陶渊明还干过这种事……种田就是个废物啊!

    凌敬放眼望去,几头黄牛被牵着费力的将坚硬的泥土犁起,手持锄头的农夫跟在后面,将土块砸碎,田地里满是弯着腰的农夫。

    “大事不论,这等事你的确怀仁。”凌敬笑着点评道:“元旦前后大雪,村中牲畜冻毙,若不是你想方设法买来几头合用的黄牛,此次春耕只怕未必来得及。”

    李善摇摇头,“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不是大事,还有什么是大事?”

    “难道夺嫡之争,才是大事?”

    “难道勾心斗角,才是大事?”

    马周在一旁忍笑,他觉得李善和凌敬混迹的久了,实在是近墨者黑。

    凌敬倒是不生气,反而微微颔首,随口问道:“今日房玄龄问起你……据说当日索要纸张,是一首长诗吗?”

    李善的注意力还在田里,他费解的看见,一个农夫牵着牛在田地尽头,将犁具拆下来,牵着牛转身换了个位置,再将犁具装上去……非常麻烦。

    难道不能直接调头转弯吗?

    “乐府诗。”李善脑子里在回想,当年拖拉机后面的犁具是什么模样,嘴里在说:“再过几日

    出来,仰头望天。

    “下雨了!”

    “有雨,有雨!”

    其实这个时代,关中并不缺水,但对于农夫来说,春耕时期的一场雨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所以才有那句,春雨贵如油。

    李善最先想到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过后面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不太匹配啊。

    春风拂过,绵绵细雨扑面而来,李善来不及遮挡,脸面湿润,正要加快脚步,突然顿足,笑道:“只得了两句。”

    凌敬和马周还未开口,只听见身后传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凌敬腮帮子鼓了鼓,转头看了眼大片绽放的杏花,再看看道路两旁已然发芽的柳树……

    “还……还行吧。”马周勉强找了几句话,“如此写景,倒是切合,只可惜两句残诗……”

    李善嘴巴动了动……你的脸呢?!

    还行?

    能让李善记住的诗句……无不是名留后世的名篇。

    凌敬投去鄙夷的视线,“仅此两句,足以传世。”

    三个人沉默的在绵绵细雨中走回李宅,周氏、小蛮和两个仆妇忙着替他们擦拭雨水,擦干头发,换了衣服,又端来姜汤驱寒。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凌敬反复吟诵了几遍后,冷笑道:“不再藏拙了?”

    “都被逼着赴进士科了,想藏也藏不住了……”

    “是郎君之作吧?”小蛮娇笑着依偎过来,“奴家知郎君之才。”

    李善叹了口气,实话实说,他真没有以诗才扬名的打算,真的是被逼的!

    但既然被逼到拐角处了,那就要提前摆好人设……之前酒瓶上的两首诗,以及现在,还有将来,都是李善刻意为之。大风小说

    哎,存货终究要丢一部分出去。

    不多丢几首好诗,如何证明考卷上那首到底是不是出自我手呢?

    到底是不是出自我手?

    当然是,绝对是,肯定是!

    不过,私下就不必那些全头全尾的……残句就足够糊弄人了。

    李善忍不住在心里为某些人哀叹……比如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陆游、苏轼、贺知章……这份名单有点长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