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五百零四章 大乾的军医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兵团会奉命攻打扬州府,新成立的第四兵团则是去进攻凤阳府,而剩余的虎贲军则是留守淮安府城。

    同样是尚未编成的第七乙等作战旅,也有了他的安排。

    后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支部队也会对南直隶的其他区域发起进攻,只不过虽然有明军降兵降将可以直接收纳到大乾救民军中来,但是整编军队也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搭建军官团队,对士兵进行思想教育,体能恢复以及基础训练,也都是需要时间的。

    从大乾早期开始收编大明军队的第一乙等作战旅开始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七个乙等作战旅。

    而且大乾救民军的乙等作战旅,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往往都是直接满编的,虽然往往每一战的损失都不小,但是补充武器和士兵都很便捷。

    而且高战损比并不意味着战斗力下滑,甚至因为频繁的战斗,使得乙等作战旅的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

    不像是大乾的甲等野战部队一样,兵员、枪炮的补充都极其麻烦,导致大乾救民军的甲等部队每一次扩军,文官们一个个跟死了爹一样难过。

    看看到现在都没有充足武器的第六步兵团就知道了

    乙等作战部队的补充和扩编很容易,甲等作战部队的扩编却困难重重。

    这就导致了大乾救民军的乙等作战部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甲等野战部队。

    这一点,即便是大乾的创始人楚行都没有想到。

    最早的时候,楚行下令允许大乾救民军吸纳俘虏,组建乙等作战作战部队,也就是早起的治安军、亦或是守备军,只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大乾王师的兵力极度缺乏,而且明军俘虏太多,不知道怎么处理为好。

    对于他们的未来,从楚行到大都督府都没有对他们的未来抱有太大的期望。

    只需要他们承担最简单的炮灰作用就完全足够了。

    但怪就怪大乾实在是太特别了,从军队建设上来讲,从文官以及大乾对军队的支撑上来讲,完全碾压朝廷好几个等级。

    这些并不被大乾高层看好的乙等作战部队,在加入大乾之后,战斗力飙升。

    这一点不仅仅是大乾的高层表示很惊讶。

    其实连明军一方也震惊的不行,忍不住骂这群人是叛徒。

    这群乙等作战部队的蜕变非常快,他们甚至很多人比甲等部队的士兵更有归属感。

    之前的诸多战斗里,乙等作战部队就开始有了不错的表现,虽然依然无法承担主力部队的位置,也经常被敌军的优势兵力给打的崩溃,而导致死伤惨重。

    但是对于一支部队来说,胜负乃兵家常事。

    但是对于大乾来说,他们最重要的是,这些明军组成的乙等作战部队,他们的士气。

    他们在执行命令的时候,往往是最坚决果断的。

    淮安战役里,第三乙等作战旅可谓是死伤惨重,尤其是个别的团,三千人损失一半以上。

    即便是如此,第三乙等作战旅,依然坚持战斗。

    这份死战不退的勇气和韧性,是很多主力正规军都没有的。

    只是这个时候,很多人直接忽视了。

    第三乙等旅发起冲锋的时候,后面还有众多的督战队守住。

    并且第三乙等作战旅的个别团,不止一次溃退,甚至好几次,而且每一次都是被督战队,强行压着掉头才再次发起进攻。

    此战中,死在督战队里的士兵就超过了数百人。

    如果没有如此严苛的军法,没有强力的督战队,乃至整个第三守备旅,是不可能在伤亡如此惨重的情况下还持续作战的。

    这一点显然是被李大虎等高级们所忽视了,或者说他们认为这是正常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大乾王师里的乙等作战部队已经成长为了大乾王师里的一直重要的军事力量,并发挥重大作用却是肯定的。

    得益于数量众多的乙等作战部队,正规军兵力匮乏的大乾王师才是能够从容多线作战,同时在山东、淮安府乃至未来的南直隶和明军进行战斗。

    作战司的一系列作战计划推出之后,楚行自然是没有驳回这个经过了众多中高级军官们讨论出来的一致结果,并且很快就依照这份作战计划开始下达圣旨。

    下旨筹建第四兵团,准备用于加强对凤阳方向的进攻,辖下第三甲等野战旅,第六乙等作战旅、暂编第一团,第二骑兵大队、第二炮兵团、第二辎重旅等部队。

    由第三甲等野战旅旅长刘云龙担任兵团长。

    而第一兵团剩下的部队也是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调整是把受损严重,同时在淮安战役里表现突出的第三乙等作战旅抽调出来,直接嫡属于大都督府,准备留在淮安休整一段时间。

    而第一兵团的话,则是辖有第一甲等野战旅、第五乙等作战旅、第一炮兵团、第一辎重起来也是麻烦无比。

    而这年头的城墙还是具有相当大的防御作用的,尤其是对手没有大威力的火炮时作用尤为明显。

    修复城墙的同时,城内的诸多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建筑也是一一清理,然后还有大乾王朝最为关心的卫生问题,尤其是淮安城战役里双方战死者众多,这些尸体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的话,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瘟疫。

    虽然现在还处于初春时分,天气依旧比较干燥和冷,但是不用多久就是进入春雨多多的雨季了,潮湿时期更容易让病菌繁衍。

    为此,楚行是亲自下令,务必要把城内的尸体都及时清理出去,同时那些伤员们也别他们扔在一边不管,而是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军医院要用白石灰等进行彻底消毒,伤员们还间隔分开来安置,伤兵们的伤口要用高浓度的酒精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其他的措施基本都没什么特殊的,唯独这用酒精进行消毒却是大乾王师的首创,或者说是千古圣君楚行的又一伟大创新!

    大乾王师的酒精乃是直接从火烧里提纯而来的!

    至于火烧嘛,白酒也,在元代的时候就开始传入中国并得以小规模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基本只局限贫苦百姓阶层,恩,后世所谓的茅台如果放在明朝这会是正儿八经的?潘坑镁疲汉炔黄鸹凭疲??蔷岂?执螅?道镉置患父鲎拥娜瞬呕崛ズ取

    如果你穿越到了明清时期,或者干脆是任何古代的和平时期,然后酿出了高度数的白酒拿去卖,别指望能卖出什么好价钱,因为这些酒的销售对象只能是那些社会最底层的贫寒阶层,但凡兜里有几个大子的人,都不屑于喝火烧,因为那实在是有失体面,丢不起那个脸。

    华夏上下数千年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主流一直都是黄酒,甚至到民国年间都是如此,但是到了后来,火烧却是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了国酒,而有着数千年传统的黄酒文化却是逐渐销声匿迹。

    就跟下九流的戏子成为了社会名流腰缠万贯一样,这是对华夏五千年传统的践踏!

    大乾王朝起家之处,就是典型的?潘客醭??蝗荷皆裘蔷拖不叮?蛘咚得磺?荒芎日馔嬉猓??呛罄瓷砑凵晕⒏辉A诵┖螅?切┥皆裘且彩歉?盼墓倜且黄鸷然凭谱案哐帕恕

    于是乎一一群喝高度数火烧喝习惯了的土匪们,一个个都成为了千杯不醉的酒仙。

    楚行是不喜喝酒的,偶尔喝也只是喝几杯美人温煮的黄酒,不过他对这火烧却是依旧非常感兴趣。

    感兴趣自然不是因为喜欢喝,实际上讨厌喝这玩意,他更加看重都是,这火烧如果再进行提纯的话,就可以得到高浓度的酒精了,而酒精可以用来干嘛?

    后世人人大多都知道:消毒!

    所以很早楚行就尝试着对现有的火烧进行反复的提纯,最后是得出了他自己也不知道多少度数的高纯度的火烧,反正那度数高的很,连酒量超级好的人喝那么一小口都是说受不了。

    在楚行看来,这酒精纯度哪怕不如后世的医用酒精,但是应该也差不多了多少了!

    所以就用这种反复提纯后的高纯度火烧用于给伤兵们进行消毒,并且称之为酒精。

    用酒精给伤口消毒,再加上楚行强行军医院要保持卫生、整洁、通风、时常消毒等措施,让大乾王师的伤兵们的存活率大大增加了。

    在医疗条件极度缺乏的现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死亡率是相当大的,为什么大乾王朝的历次战报里都没有重伤员啊,因为重伤员最后绝大部分死了,没死的自然是变成了轻伤员。

    要减少伤员们的死亡率,手段很多,比如第一时间进行外科手术,但是这对于如今的大乾王朝而言,复杂一点的外科手术基本是奢侈了,顶多给你截个肢啊什么的。

    所以要想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提高伤兵们的存活率,在楚行看来只有一个办法,消毒,防止感染!

    只要伤兵们的伤势能够撑住没有第一时间死去,那么后续只要防止伤口感染,那么就是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活下来的小】

    【说】

    而在没有各种抗生素的年代里要防止感染的话,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进行主动消毒,避免病菌入侵了。

    这一次淮安战役,也是大乾王师接受了最多伤员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应用酒精用来消毒们,以前因为酒精的产量不够大,所以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而已,如今产量提起来,并供应到淮安前线后,军医院也是得到了大批酒精的供应。

    除了各种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酒精消毒外,楚行为了提高伤兵们的存活率,尤其是轻伤士兵的存活率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很早就是从太医院抽调人手,成立了军医院,后来改称为大乾军医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