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大寨主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内朝制度的逐步完善

第二百九十八章 内朝制度的逐步完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怕死的。

    叶文豪此举,是真的心存死志,他虽然贪腐无度,甚至在其他人看来,他甚至有些无能。

    但是他在城破的那一刻,愿意做第一个为大明殉国的高官。

    所以王镜岩是真的怕了。

    一是他不明白,为何做到他这样的位置会这般不在意自己的死活,他可是朝廷的四品大员,若是加入救民军最起码也是个封疆大吏,前途无限。

    叶文豪这个文人所展现出来的视死如归,让王镜岩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

    二是,万一叶文豪死了,他别说是功劳了,说不准还会被上司直接训斥一通。

    王镜岩很快就是带着叶文豪到了自家队官面前,他的上司看到活着被俘虏的叶文豪,也是高兴的很,直接就是把人带到了陈先?面前。

    当陈先?看着叶文豪的时候,也是面露笑容,这俘虏了叶文豪,功劳自然少不了他的那一份。

    前几天在乙字号渡口的战事,他也是知道自己的保守选择让人觉得他作战能力不怎么样,虽然对此他不后悔,但是也是想要补救一二的。

    随后说要追击乙字号渡口的残兵时,他也是主动请战,可惜乙字号渡口的那些残兵早已经溃散了,让他没有捞到什么功劳。

    好不容易有了机会率军攻打安丘县城,然而守城明军不战而降,这功劳自然也就不翼而飞了,可没有人会认为安丘县守军的不战而降,是因为他陈先?的指挥能力强,所以才会投降的。

    但是如今活抓了叶文豪却是不一样了。

    让治安军那边留下部分人马驻守安丘县后,陈先?也是没有心思在这个县城里停留,很快就是带着叶文豪返回薛家桥渡口!

    路上为了防止叶文豪自杀或者出现其他什么意外,他可是严令把叶文豪看住了,一直都用布堵着他的嘴巴,并捆绑的严严实实的,丝毫不给他自杀的机会。

    就当陈先?带着叶文豪刚回到巨洋河渡口的时候,楚行也是正在接见从石桥镇赶来的赛八仙等人。

    救民军即将展开渡河并攻打青州府,这里头涉及的事可是非常多而且复杂的,不仅仅有着大量军事上的问题,还有着大量政治以及民生问题。

    而这些繁杂的事楚行可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亲自处理,他需要把赛八仙、胡爷他们叫过来辅助。

    不仅仅是赛八仙、胡爷等几个高级官员过来了,实际上楚行是把大半个内阁都从石桥镇搬到了薛家桥渡口

    等渡河并拿下青州府后,大乾王国的统治中心自然是不可能继续窝在石桥镇的,就算是安丘县城也不适合,到时候楚行会把整个大乾王国的各类机构都搬迁到青州府城去。

    毕竟大乾王国如今规模是越来越大,内阁的各个机构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而石桥镇乃至安丘县都是无法满足大乾王国的统治需求,最好的地方自然是青州府城了。

    现在就让内阁的高级官员随军行动,等打下青州府后,就能够让内阁第一时间接受青州府的治理,并把整个青州府的人口纳入统治之中。

    和赛八仙他们开着会的楚行听到外头的人陈先?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了叶文豪的时候,立即兴趣大增。

    当即就是道:“把他带进来吧!”

    说实话,他对叶文豪还是很好奇的!

    他楚行和叶文豪彼此敌对也有好几年了,彼此都打过了好几次,在战场上的时候也远远地看过一眼,但是真正近距离打量却们再办科举的时候,不愁天下士子不归心!”

    楚行听到二人的话,也是微微点了点头,看来大家伙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理智,并没有被大乾王国眼前的胜利和扩张眯了眼。

    知道自家的大乾王国虽然已经占据了大片乡镇,乃至以后占据了整个青州府,也不过是一股小势力而已,对于当代的士子而言吸引力非常的小,甚至会被这些读书人们视为反贼。

    因此到时候会有多少士子来参加科举,那是已经可以预料的,绝对不会有多少,甚至有可能都没人来。

    所以楚行自己都是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到时候科举就是做一个面子工程,不奢求多少人真正的来。

    当然了,为了到时候不至于太难看,他还是会弄一些手段,比如说暗地里派一些人去参加科举,或者干脆是威胁利诱一些士子来参加科举,总之这一场科举表面上必须是成功的。

    说完这科举,他们又是继续讨论了一番抵达青州府后该如何主政。

    这些事情大多琐碎,而且说实话楚行自己也未必会比赛八仙,寇烈等人懂得更多,因此这些半吊子更多的是参考现有的王朝,那就是明王朝。

    虽然说大乾王国的内阁和明王朝有些不同,但是这更多是名称上以及职能划分上,而整体上还是差不多的。

    有了明王朝的内阁可以参考,这内阁制度的完善自然也就没有太大的难度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楚行却是考虑的更多,他不仅仅是想要一个明王朝的内阁,因为这样的话,大乾王国的内阁权力就太大了。

    而楚行可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自从与嫂夫人一起学习历史之后,楚行就很清楚,如果自己被文官所掌控,下场到底会有多惨。

    因此在内阁制度出现之后,他就开始完善另外一个部门,一个不隶属于内阁,而是由他直接掌控的内朝。

    这个内朝的名字不重要,可以是翰林院,也可以是女官,他的只能就是楚行的一个秘书办。

    但是楚行不想让这个内朝变成清贵之地,而是真的成为辅佐自己的私人机构。

    对此,他对内朝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下设各科,希望招募一些实干型的人才,用来辅助他处理政务。

    换句话说,他是希望用内朝成为明王朝里的司礼监,清王朝的军机处。

    改制后的内朝根据内阁以及军事各部,分别设立各科,比如有吏科、税科等。

    不过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和内阁和都督府只能自然是不一样的,这各科的职能只是审读各部提交上来的奏折,归纳重点以便楚行批阅奏章。

    而传统的起草诏书等职能也是依旧。

    如果用后世的角度去看,那么这个改编后的内朝,实际上就是秘书机构。

    这种秘书机构看上去没有实权,但实际上权力相当大,发展起来后和内阁分庭抗议也不夸张166小说

    所以从一开始楚行就是对这个内朝进行了极大的限制,内朝的各级官员,其上限就是四品,任职不得超过六年,不得连任,到期后外调地方任职。

    他需要的只是一群秘书而已,顶多就是还有利用这个内朝培养后续内阁大臣而已,可不是想要弄出来一群新的‘阁老’来。

    内朝的改制,只是大乾官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澜而已,实际上大乾王国的官制几乎三天两头就要改一遍,以适应越来越庞大的大乾王国。

    楚行和文官们忙着做政治上的准备时,军方的将军们也是没有闲着,他们在为渡河而做准备。

    要安全的渡过巨洋河,难度可不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