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繇从江东宛陵发来书信,对有功之士加官进爵,对战死的将士赐下抚恤。
吕岱所呈奏表中的提议都被刘繇采纳,以求赏罚分明。
青州一战功劳最甚者,当属平定臧霸叛乱的陈登和张辽。
陈登在大局上准确判断出曹军不会趁此机会出兵,然后集结徐州西部战线所有兵马紧急回援。
他设计大破臧霸的泰山军,擒获敌将萧建、尹礼、魏越,还擒杀高顺,收复琅琊五县,解除莒县之围。
在之后又听从吕岱的命令北援青州,配合吕岱将审配和袁谭赶出北海。
陈登可谓居功至伟!
为了表彰陈登的功绩,刘繇向朝廷表举陈登为楼亭侯,食邑五百户,封偏将军,赏钱十万,舒锦三十匹。
对于刘繇这种强权诸侯为手下封侯的请求,天子和朝中文武不愿得罪刘繇,都一一应予。
一个亭侯天子还是舍得拿出手的,因为不论如何,刘繇始终还是在给朝廷上供,不能驳了忠臣的面子。
而一直在陈登左右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的张辽,则被赐予讨逆将军的杂号将军位,赐钱五十万,舒锦三十匹。
作为降将并擒获敌将韩猛的成廉,被提拔为中郎将,赐钱十万。
吕岱身为此战主帅,同样被表举为关内侯,封宁远将军,赐钱三十万。
其余如朱桓、侯成、昌?等人也都受赏,不过他们的战功没有上述之人那般显耀,所以封赏不多。
除开这些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人外,战死的孙观和孙贲二人,刘繇都有追封。
孙观为吕岱断后,舍生战死,是必须要封赏的。孙贲虽然丧兵八千,但为了照顾广陵太守吴景的情绪,同时也为了向天下人展示刘繇没有苛待富春孙氏,刘繇在吕岱的建议下同意了对孙贲的追封。
战后,孙观被追封为建节将军,关内侯,赐钱三十万以示悼念。
孙贲则被追封为立义将军,关内侯,赐钱三十万以示悼念。
说完受赏者,自然还要说说俘虏。
泰山军的萧建因为其作恶多端,罄竹难书,直接被吕岱下令斩首。
同样被斩首的还有颜良的部将,被成廉生擒的韩猛,因为他不愿投降。
至于被张辽俘获的魏越,在张辽、成廉等人的劝说下,魏越最终同意归降,暂在张辽手下效力。
除开徐州文武,南下江东投奔刘繇的孔融和祢衡在抵达宛陵后,受到了刘繇的浓重欢迎。
当日,刘繇领着江东一众要员悉数出城迎接孔融的到来。
刘繇、许劭、许靖、孙邵、步骘、严?、程秉等人全都到场!
见到孔融,威严风俊的刘繇亲切地握住孔融的手,过问彼此分别这些年来的经历。
刘繇出身东莱郡牟平县,他和兄长刘岱本就是青州上流,青州士人圈子里的翘楚,和孔融、祢衡等人那是再熟悉不过啦!
大家寒暄了好一阵后,刘繇请孔融一行人入城赴宴。
在盛大的宴会上,刘繇拜孔融为文学从事,祢衡为劝学从事,算是物尽其用。
面对刘繇,祢衡倒是没有像当初在徐州看不起吕岱那样口出狂言,毕竟在祢衡眼中,刘繇和孔融一样,是自己人。
就算祢衡出言不逊,深知祢衡秉性且器重士人的刘繇也不会在意。所以祢衡在刘繇手下倒是过得舒服,就是有些苦了那些慕祢衡大名而来的各地士人。
说起这些仰慕祢衡大名的人,就不得不提一提孔融和祢衡对刘繇集团的产生重大影响!
孔融和祢衡在整个大汉的士人圈子里,影响力绝对是空前绝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尤其是在他二人到了本就“文学不倡”的吴越之地后,简直就如同花蜜掉到了蜂窝里一般。
孔融和祢衡接受刘繇的征辟后,开始在宛陵讲学。二人吸引了扬州、徐州士子数百人,就连荆州、交州、甚至蜀中的士人都在闻讯后游学到丹阳郡。
最盛之时,宛陵讲学上竟然有士子千余人,座无虚席!没有坐席的士子或挤在院落,或爬上墙头,就为了听孔融和祢衡等高士论述经义。
刘繇不得不命人屡次扩建讲学的场所,后来干脆和孔融等人一合计,在宛陵城外划出一地,修建起一座“丹阳书院”,以供孔融讲学。
凑热闹的许劭也不甘寂寞,他和自己的兄弟许靖重新将“月旦评”大操大办,邀孔融等人一起品评士子。
就连刘繇也多次在他们的“杂志期刊”上点评士子,由此获得了许多可用之才。
其中名头大的有在灵帝时举孝廉,做到尚书郎右丞的全柔。
还有程秉、薛综、许慈等名士的老师——大儒刘熙。
薛综、许慈等人后来也随刘熙一起入宛陵,和自己的同窗程秉投效了刘繇。
除此之外,还有出身陈郡袁氏的袁徽,此人是琅琊相袁涣的从弟,素以儒称。袁徽此前一直避居交州,如今也慕孔融之名而来,但他没有接受刘繇的官职,只是在宛陵住下,时常参与士人们的聚会。
还有曾任沛相、出身汝南袁氏的名士袁忠,和其好友且同样出身名门龙亢桓氏的名士桓邵等来投。
数月之间,刘繇凭借孔融的影响力,几乎要将避居扬州和交州的士人一网打尽!
文学不倡,被中原鄙夷的吴越之地,就此迸发出一股子文学的活力。
这算是弥补了刘繇父子因为以江东为根基,从而在文治方面十分依赖江东本土豪族的缺陷。
而今扬州境内可以划分出三个政治派别。
一是以顾、陆、张、魏为首的江东本土豪族,如今此派势力最大,被称为“本州派”。
二就是以孔融、许劭、孙邵等为首避居南方的中原士人,因此被称为“中州派”,他们在影响力上远非江东本土豪族可比。
刘繇手下的中高级官员其实一直都是“中州派”的人占多数,就算在孔融到来之前都是如此。如别驾步骘、治中严?、江东六郡太守是仪、华歆、王朗、诸葛玄、刘基、孙邵,全都是北人!
“中州派”们虽然占据了上层组织,但在江东根基尚浅,所以还无法撼动深入到了中下层的“本州派”的地位。
刘繇隐隐用“中州派”为上层建筑驾驭中下层的“本州派”,以此搭建起了自己的统治框架。
但刘繇本人并没有故意这样做的,他只是按照固有的重视士族的观念在行事。
并不是说刘繇此举不好,相反这是很明智的举措,而促成刘繇如此做的原因,正是在封建王朝中根深蒂固,讲究“大宗治小宗”的儒家系统!
所以不要站在今人的角度一味贬低古时的体制,要说最利于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系统学说,非儒家莫属!
当然,这也是为何后世新文化运动中,当时的文人学子们高喊“打倒儒家”的原因之一。
除开以上两派,还有一派就是被刘基提拔起来的一批人,这些人中有出身寒门的名士如高岱、蒋琬,也有出身高族的名士如刘晔、诸葛瑾,还有靠军功扬名的太史慈、董袭等,来源混杂。
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年轻!
这一批人被好事者称为“少壮派”,且基本都在江北任职,所以又被称为“北府派”,意为在刘基的江北大都督府中效命。
此三派便是如今扬州政治格局的展现,所以不要看孔融来投时手里没有一兵一卒,可他对于刘繇政治集团的影响,非一州一郡之地可比!
而孔融的到来,也使得刘繇对于江东的统治更加稳固,如今江东百姓可谓是只知道镇东将军刘繇,而不知刘姓天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